头版头条!邯郸日报打call我的城~邱县"里子"实在"面子"新鲜!


邯郸日报头版头条聚焦


4月10日,邯郸日报头版头条,以《“里子”实在 “面子”好看 ——从获称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看邱县环境整治生动实践》为题,深入报道了我县人居环境整治的经验做法和优秀成果。


头版头条!邯郸日报打call我的城~邱县


中/国/二/十/四/节/气/之/一

头版头条!邯郸日报打call我的城~邱县

报道

链接↓↓↓


“里子”实在“面子”新鲜

——从获称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看邱县环境整治生动实践


近日,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发布《关于通报表扬2019年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深入开展2020年村庄清洁行动的通知》,对106个措施有力、成效突出、群众满意的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予以通报表扬。邱县榜上有名,成为我市唯一入选县(市、区)。

位于邯郸东部的邱县,县小、人少,多数农村基础差、底子薄,是一个典型的平原农业县。如何从“小县”逆袭全国先进县?带着疑问,我们一探究竟。

清、拆、改、建——拔除“脏乱差”老根

要干净,得从村里裸露的土地着手。可作为财政困难县,资金从哪里来?邱县跳出思维怪圈,充分抓住上级系列扶持农村发展的优惠政策的同时,整合农业农村、教育、交通、自然资源等部门涉农资金,打捆用于村庄治理。

农村治理不能搞面子工程,全民动员才会“里子”实在、“面子”新鲜。邱县在广泛征求基层党员干部、群众代表意见基础上,确定“全民动手共建美丽家园、党群联动共享美好生活”的建设路径。

针对群众担心拆除后的宅权归属问题,邱县确定“宅权不变、群众自愿、绿树留存、百姓受益”原则,给群众吃下“定心丸”。于是,一场清杂物、清残垣断壁、清空闲宅基、拆除坍塌破房的“三清一拆”活动在全县兴起。


头版头条!邯郸日报打call我的城~邱县


清和拆不是目的,方便群众、为民所用才是真正落脚点。邱县在清理出来的地方建游园、建花园、建菜园、硬化胡同、打造民俗馆、改建阅览室……既美化了环境,还让“荒芜”变成“实用”。

据统计,全县各级干部群众累计出义务工310万余人次,217个村共清垃圾杂物170余万方、清空闲宅基、庭院及坑塘4万余处,拆坍塌破房、清残垣断壁28746间,清出土地12800余亩,利用旧砖铺砌胡同1300余条、140余公里;建成农村特色菜园4253处、游园825处、果园1342处,村史馆、民俗馆100多处。


头版头条!邯郸日报打call我的城~邱县


变被动为主动——建立“常态化”管控机制

环境美化了,可更需要维持。为建立常态化有效管控机制,邱县按照“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原则,开展垃圾分类减量化处理。大力推行“一人一月一元钱”,建立农村卫生长效管护机制,同时成立督查组,每个村配备3名至5名监督员,常态巡查管控。

“过去,大家习惯把垃圾堆到路边上或直接倒进水渠,久而久之,路边垃圾成堆,水沟里臭气冲天,屋里苍蝇成群,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坞头村支部书记张善彬介绍,现在,给村里每户配发了垃圾桶,村保洁员定时上门收集垃圾,定期清运垃圾,遏制了垃圾乱倒乱埋乱烧现象的发生。


头版头条!邯郸日报打call我的城~邱县

作为村里的保洁员,邱城镇石佛寺村村民郑永建除日常垃圾收集之外,还有个特殊身份——“坑长”。他说,“我的工作职责就是监督大家不要往坑里扔垃圾。”随着全县清洁行动的开始,村里的大小坑塘不仅有了负责人,还被改造成公园,成为美景一角。

奖、补、评、比——培养“干净”意识

垃圾清扫易,陋习清扫难。在清洁村庄中,部分村民喜欢在房屋四周堆积杂物。这更让香城固镇付东村清洁村庄小组成员明白,破除陈旧思想需要一个过程。

——本着少花钱、多干事原则,用好财政资金杠杆,撬动社会资金投入。健全奖补机制,发挥财政资金最大效益,坚持“先干后奖,干好重奖”,充分调动乡镇和村“两委”的积极性。

——通过建立村规民约、开展星级文明户评比等,教育引导群众共同维护好村容村貌。同时充分发挥农村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引导群众积极投身村庄环境建设。在各村建立门前屋后“包清扫垃圾、包清理小广告、包环境绿化”三包制度,村干部定期上门检查,现场督办。

——实行党员联系户制度,按照“就近、就亲、就勤”的原则,由党员负责相应村民的环境整治监督指导工作,抓住垃圾分类这个关键,利用每天“一早一晚”两个重要时间段,由村干部定时、定点手把手帮助群众做好垃圾分类,教育群众养成垃圾分类的好习惯。

——利用各村党建信息平台,通过“大喇叭”,定时广播垃圾分类方式、方法及环境整治成效,公开曝光正反面典型,强化群众思想自觉、行动自觉。

为进一步巩固成效,邱县一方面示范探索农户垃圾分类减量化处置,一方面推行“塑料袋换鸡蛋”等垃圾换物模式,以群众获利方式,引导村民养成垃圾分类处理的习惯,全面开展村内垃圾分类和处理城乡一体化试点,实现保洁、运输、处理“一条龙”。

壮大集体经济——富民产业蓬勃发展


头版头条!邯郸日报打call我的城~邱县

良好的环境直接带动乡村产业发展。邱县通过组建农宅合作社,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方式,完善村集体与群众利益共享联结机制,深入挖掘各村独特的历史文化和自然资源,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手工业等特色富民产业。目前,全县共发展集体经济试点村42个、乡村旅游村23个、农家乐餐厅12家。建成2个省级、1个市级、5个县级农业园区,培育了新马头镇蜜桃、邱城镇蜜薯、香城固镇食用菌、梁二庄镇文冠果等特色产业,成功创建“邱县蜂蜜红薯”“东方智慧树、邱县文冠果”两个区域公用品牌。

头版头条!邯郸日报打call我的城~邱县

头版头条!邯郸日报打call我的城~邱县

头版头条!邯郸日报打call我的城~邱县

头版头条!邯郸日报打call我的城~邱县

头版头条!邯郸日报打call我的城~邱县

头版头条!邯郸日报打call我的城~邱县

“哒哒……”走进香城固镇东石彦固村东头,尚未进门,就听到机器运转的作响声,几名建档立卡贫困群众正在这里进行服装缝制。去年,东石彦固村硬化了全村出行路,村容环境更加干净整洁,不仅引来了优质葡萄种植项目,还建起了扶贫微工厂,吸纳东石彦固及周边村5名建档立卡贫困群众就业。

头版头条!邯郸日报打call我的城~邱县

头版头条!邯郸日报打call我的城~邱县

头版头条!邯郸日报打call我的城~邱县

头版头条!邯郸日报打call我的城~邱县

经济发展同时,该县不忘关怀弱势群体。陈村乡陈一村利用闲置校舍建设农村互助幸福院,周边群众自发送米送面,定期开展志愿服务,11位孤寡老人在这里互帮互助,过上幸福的晚年生活。

通过整合民政、残联等专项资金,对部分闲置房屋进行改造,邱县建设互助幸福院13家,对农村孤寡老人、留守儿童等弱势群体进行集中管护,使农村最需要帮助的人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


毫无疑问

邱县农村清洁行动的持续开展

助推了全县各项工作腾飞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之下

未来

我们的家乡会更加灿烂辉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