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對茶文化的一些見解,茶文化歷史

中國茶文化博大精深,意蘊深厚。中華茶文化因時代不同,茶類不同而形成不同類型的茶道和儀式,並不刻意追求繁文縟節,而是著意於品嚐和發揮各種茶類的色香韻味,追

求一種融洽寬鬆的氣氛,達到 “釋躁平矜,怡情悅性 ”的精神境界、其茶道程序和儀式與科學飲茶密切配合,相得益彰,把茶的保健價值、養生價值和欣賞價值三者有機結合了起來,實在是

一種精神和物質和諧結合的活動。這正是中華茶道兼有健身與養生功能的道理所在,又是中華茶道能夠從古到今、從宮廷到民間、從文人到僧侶、從中原到邊疆流傳不息並達到空前繁榮的原因。本文主要從茶文化的歷史性,民族性,地域性,國際性等方面談談中國茶文化。

我對茶文化的一些見解,茶文化歷史


一、中國茶文化的特性

茶文化的形成和發展其歷史非常悠久。武王伐紂,茶葉已作為貢品。原始公社後期,茶葉 成為貨物交換的物品。戰國,茶葉已有一定規模。先秦《詩經》總集有茶的記載。漢朝,茶葉 成為佛教 “坐禪 ”的專用滋補品。魏晉南北朝,已有飲茶之風。隋朝,全民普遍飲茶。唐代,茶業昌盛,茶葉成為 “人家不可一日無 ”,出現茶館、茶宴、茶會,提倡客來敬茶。宋朝、流行鬥茶,貢茶和賜茶。清朝,曲藝進入茶館,茶葉對外貿易發展。茶文化是伴隨商品經濟的出現和 城市文化的形成而孕育誕生的。歷史上的茶文化注重文化意識形態,以雅為主,著重於表現詩

詞書畫、品茗歌舞。茶文化在形成和發展中,融化了儒家思想,道家和釋家的哲學色澤,並演變為各民族的禮俗,成為優秀傳統文化的組成部分和獨具特色的一種文化模式。

(一)時代性

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的發展,給茶文化注入了新的內涵和活力,在這一新時期,茶文化內涵及表現形式正在不斷擴大、延伸、創新和發展。新時期茶文化融進現代科學技術、現代新聞媒體和市場經濟精髓,使茶文化價值功能更加顯著、對現代化社會的作用進一步增強。茶的價值是茶文化核心的意識進一步確立,國際交往日益頻繁。新時期茶文化傳播方式形式,呈大型化、現代化、社會化和國際化趨勢。其內涵迅速膨脹,影響擴大,為世人矚目。

我對茶文化的一些見解,茶文化歷史


(二)民族性

各民族酷愛飲茶,茶與民族文化生活相結合,形成各自民族特色的茶禮、茶藝、飲茶習俗及喜慶婚禮,以民族茶飲方式為基礎,經藝術加工和錘鍊而形成的各民族茶藝,更富有生活性和文化性,表現出飲茶的多樣性和豐富多彩的生活情趣。藏族、土家族、佤族、拉祜族、納西

中國茶文化源遠流長,巴蜀常被稱為中國茶業和茶文化的搖籃。

我對茶文化的一些見解,茶文化歷史


① 三國以前的茶文化啟蒙

很多書籍把茶的發現時間定為公元前 2737-2697 年,其歷史可推到三皇五帝。東漢華佗《食經》中: “苦茶久食,益意思 ”記錄了茶的醫學價值。西漢以將茶的產地縣命名為 “荼陵”,即湖南的茶陵。到三國魏代《廣雅》中已最早記載了餅茶的製法和飲 用:荊巴間採葉作餅,葉老者餅成,以米膏出之。茶以物質形式出現而滲透至其他人 文科學而形成茶文化。

② 晉代、南北朝茶文化的萌芽

隨著文人飲茶之興起,有關茶的詩詞歌賦日漸問世,茶已經脫離作為一般形態的飲食走入文化圈,起著一定的精神、社會作用。

③ 唐代茶文化的形成

“自從陸羽生人間,人間相學事新茶。 ”中唐時,陸羽《茶經》的問世使茶文化發展到一個空前的高度,標誌著唐代茶文化的形成。《茶經》概括了茶的自然和人文科 學雙重內容,探討了飲茶藝術,把儒、道、佛三教融入飲茶中,首創中國茶道精神。 以後又出現大量茶書、茶詩,有《茶述》、《煎茶水記》、《採茶記》、《十六湯品》等。唐代茶文化的形成與禪教的興起有關,因茶有提神益思,生精止渴功能,故寺廟 崇尚飲茶,在寺院周圍植茶樹,制定茶禮、設茶堂、選茶頭,專呈茶事活動。在唐代 形成的中國茶道分宮廷茶道、寺院茶禮、文人茶道。《茶經》是個里程碑。幹百年來, 歷代茶人對茶文化的各個方面進行了無數次的嘗試和探索,直至《茶經》誕生後茶方 大行其道,因此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我對茶文化的一些見解,茶文化歷史


④ 宋代茶文化的興盛

宋代茶業已有很大發展,推動了茶葉文化的發展,在文人中出現了專業品茶社團, 有官員組成的 “湯社”、佛教徒的 “千人社 ”等 。宋太祖趙匡胤是位嗜茶之士,在宮庭中設立茶事機關,宮廷用茶已分等級。茶儀已成禮制,賜茶已成皇帝籠絡大臣、眷懷親 族的重要手段,還賜給國外使節。至於下層社會,茶文化更是生機活潑,有人遷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