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富裕家庭子女的学费,就能实现教育公平?不,这是在打劫!

近日,“网易财经”在其微博账号上发布了一篇题为《武大教授刘穷志:提高富裕家庭子女的大学学费》的文章,引起不少人的关注。

文章称,“中国家庭收入基尼系数早已越过了0.4(即贫富差距的警戒线),富裕家庭子女读大学的比例远远高于贫困家庭子女读大学的比例。

通过提高富裕家庭子女的学费,既可以实现教育公平,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教育经费不足。”

提高富裕家庭子女的学费,就能实现教育公平?不,这是在打劫!

对此,网友意见不一。

赞同者认为,富裕家庭的子女受大学教育的比例明显高于贫困家庭,因为他们从一开始就享受到了更好的教育,这是一种教育机会和教育过程的不公平。

所以提高富裕家庭的大学生学费,有利于实现教育公平,也有利于获得更多的教育经费反哺到教育中来。

但反驳一方的意见也很明确,称有钱人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既然大家都是享受一样的大学、一样的教育,凭什么多交学费?

难道就因为有钱“这个错”就得多出钱?不要啥事都拿贫富来说,也不是啥事都让富人多出钱来解决。

提高富裕家庭子女的学费,就能实现教育公平?不,这是在打劫!

首先,我也是穷人家的孩子,但我却并不认可刘教授的言论。

我个人认为,他的出发点是好的,是为了让贫困家庭的孩子同样“有书可读”。

但让穷困孩子的孩子有书可读,靠提高富裕家庭子女的学费来实施,未免有失偏颇。

这些年,国家针对穷困家庭无书可读的现象,已实行了很多政策。

包括:建档立卡贫困户的教学资助、大学校内的勤工助学、助学金、学费减免及助学贷款等政策。

提高富裕家庭子女的学费,就能实现教育公平?不,这是在打劫!

前些年,经常在新闻媒体中看到,有不少品学兼优的孩子因为家庭贫困只能无奈中断学业。

这些年,此类新闻却很少见了,说明国家的相关政策已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

也就是说,只要孩子有心想读书,会有很多的办法。

但有人也会说:助学贷款不是白送,也是要还的。

借钱要还,这是一个基本的常识,一个家庭能为孩子借钱、贷款读书,那这个孩子会更懂得自力更生而更加发奋读书。

提高富裕家庭子女的学费,就能实现教育公平?不,这是在打劫!

如果,只是单纯地让有钱家庭多出钱,那么,就是对交钱少、甚至不交钱的贫困孩子的一种优待吗?

我看未必!

学生在校受到优待,就是在告诉他:我穷我光荣,既然如此,我还努力奋斗做什么?

等到大学毕业后进入社会,现实的残酷可能会让他心理失衡,或是变得不堪一击。

提高富裕家庭子女的学费,就能实现教育公平?不,这是在打劫!

什么是公平的教育?那应该是同样的门槛和同样的标准。

在同样的大学环境下,你通过努力去赶上他、去超越他,用你的努力去实现公平。

而不是拉低下限,把人家口袋里的钱摸给你,如果都这样,谁还想努力,又有谁还敢努力?

所以,让富裕孩子多交学费,我认为这不是体现公平,这是在打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