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心中的繼承製度是這樣的嗎?

商代是以商王為首的奴隸主貴族的專政政權。王權是奴隸主階級專政的總代表。在卜辭中,商王自稱“餘一人”或“一人”,充分揭示了商王唯我獨尊、至高無上的特權地位。

你心中的繼承製度是這樣的嗎?

帝辛

王權的世襲制度在夏代已經確立。商代王位同夏代一樣,是一姓世代相傳,至於王位世襲的方法,夏代大致是兄終弟及和父死子繼相結合。到了商代,王位的繼承仍然遵守這樣兩個法則:一是兄終弟及,二是父死子繼。

商代前期,還沒有確立嫡長子繼承製,因此商王的兒子原則上都有繼承王位的資格,兄長去世後,兄弟們都可以繼承王位,這就是“兄終弟及”制。與此並行的則是父死子繼制,即傳位於子的繼承製度。從商湯到紂王的17代中,兄終弟及的共有9世,而從康丁以後一直到商末,則一直實行嫡長子繼承製,即由商王生前預立的嫡妻所生的長子繼承王位。例如商紂王帝辛有兄弟三人,長兄為微子啟,次兄為仲衍,帝辛最小,但帝辛卻得以繼承王位,就是因為帝辛的母親是他父親帝乙的嫡妻,他兩個兄長都是庶妻所生的緣故。

你心中的繼承製度是這樣的嗎?

商紂王

從商代以後,中國曆代王朝,雖也有兄弟相傳之例,但王位世襲的主流卻變為了父死子繼。歷史經驗表明,兄弟在未婚之前,尤其是孩提時代,關係十分親密、融洽,一旦各自娶妻生子、成家立業,由於異姓之介入,便逐漸疏遠。倘若遇到根本利益衝突,如財產、權位等繼承,則往往勢同水火。所以商代後期嫡長子繼承製的確立並非偶然,實為家族關係演進的必然結果。

你心中的繼承製度是這樣的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