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的这个人不简单偷越国境却成了民族脊梁

公元600年洛州缑氏县游仙乡控鹤里凤凰谷陈村休水河畔的陈家大院里诞生了一个婴儿。他的父亲给这个婴儿取名为陈祎(yi),这个婴儿就是西游记中唐僧的原型。

洛阳的这个人不简单偷越国境却成了民族脊梁

玄奘故里

洛阳的这个人不简单偷越国境却成了民族脊梁

玄奘故里景区大门

洛阳的这个人不简单偷越国境却成了民族脊梁

玄奘故里正门

洛阳的这个人不简单偷越国境却成了民族脊梁

玄奘故里照壁

少年的陈祎聪慧过人显示出非凡不俗。一次父亲在给陈祎讲曾子避席的故事,陈祎猛然从座位上离开站在一旁躬身而立。父亲问他为何。陈祎说:父亲刚讲到曾子避席,曾子听孔夫子讲课的时候都要避席而立那么我现在听父亲讲课也要效仿圣贤。父亲听了陈祎这番话觉得很是吃惊同时又甚感欣慰。

洛阳的这个人不简单偷越国境却成了民族脊梁

玄奘故里慈恩堂

陈祎十岁时父母相继离世,年幼的便跟随二哥长捷法师在洛阳的净土寺生活。陈祎十三岁时隋朝大理寺卿郑善果到洛阳选拔僧侣。年幼的陈祎因年龄不够所以被拦在门外。等郑善果走出官署大门陈祎便很有礼貌的对郑善果表达了想剃度为僧的想法。郑善果便问陈祎为什么剃度出家?陈祎回答:为远绍如来近光遗法。陈祎的回答让郑善果感到震撼。小小年纪竟然有如此的胸襟和报复,将来必定称为释门伟器。于是郑善果破例剃度陈祎出家,法名玄奘。

洛阳的这个人不简单偷越国境却成了民族脊梁

古树掩映中的慧泉

玄奘出家后遍读经典四处求学。在学习的过程中玄奘发展很多佛经存在很多疑问而且版本众多。于是玄奘便萌生了远赴印度求取正法的念头。公元629年玄奘从长安开始了西行求法的征程。因为当时属于特殊时期玄奘没有取得合法的出境手续,所以玄奘靠着坚强的信念和有缘人的帮助克服困难终于在玉门关悄悄的逃出了大唐的国境。

洛阳的这个人不简单偷越国境却成了民族脊梁

玄奘像

玄奘历尽艰辛到达印度,在印度那烂陀寺学习五年。遍览佛经融会贯通。后又游遍五印。公元643年玄奘开始回国公元645年玄奘回国,带回佛经600多卷以及佛像舍利等物。玄奘受到唐太宗的亲切接见。玄奘法师回国后便开始了佛经的翻译工作,呕心沥血夜以继日,长期的翻译工作使玄奘法师的身体变得虚弱。公元664年玄奘法师圆寂于长安玉华宫肃成院。唐高宗痛呼:朕失一国宝。罢朝三日以示哀思。玄奘被安葬在白鹿原。 送葬的各界人士排成的队伍绵延数十里。

洛阳的这个人不简单偷越国境却成了民族脊梁

玉华宫肃成院石牌坊

洛阳的这个人不简单偷越国境却成了民族脊梁

肃成院遗址

洛阳的这个人不简单偷越国境却成了民族脊梁

肃成院石窟

洛阳的这个人不简单偷越国境却成了民族脊梁

肃成院玄奘讲经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