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宝特价版今日上线,打开一看我以为是拼多多

3月26日,淘宝首次发布C2M战略,正式推出淘宝特价版。

淘宝特价版一上线,就冲到了下载榜第一位,主攻C2M(用户定制),号称帮助产业带工厂升级为“超级工厂”。未来3年为创业带制造业创造100亿笔新订单,帮助1000个工厂过1亿产值,并在全国范围内重点打造10个过百亿的数字化产业带集群。

淘宝特价版今日上线,打开一看我以为是拼多多

淘宝特价版呼声很高,人气也很高,但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干,到底有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好,还有待市场检验。

首先,C2M英文名Customer-to-Manufacturer,翻译过来是用户直接制造,本质上是工业互联网内容,是一个十分高大上的概念。但淘宝特价版似乎离这一目标还差的很远。

打开淘宝特价版,看到的工业内容少的可怜,更别工业互联网。里面卖的更多是农产品和小商品,老钉我甚至怀疑自己是不是打开的拼多多,或者聚划算。

淘宝特价版更多内容是以优惠和打折为主,和C2M、工业互联网看不到太大联系,唯一的区别大概就是很多厂家直营批发价的商品。但仅仅这些内容,是否能够撑起一个全新的APP,值得商榷。

淘宝特价版为什么要开发一个单独的APP,老钉我是百思不得其解,这实际是犯了很多大公司经常犯的毛病——摊大饼。仅仅是一些工厂店内容,完全可以直接放在淘宝里,单独开发一个APP实际是在分流自己的用户。一个淘宝已经包含所有天猫的内容,阿里非要再整出一个新天猫,本身就给消费者造成了不便。如今又整出一个“淘宝特价版”,不禁让人怀疑,阿里在内部业务整合上,是否存在障碍?

再说到C2M,阿里凭借自身的大数据和云计算优势,本可以最先算出用户的第一消费需求,但偏偏阿里自己不生产不制造。这些核心数据,普通制造商很难消化,得不到充分利用,到头来生产出来的还是那些过剩的、消费需求不高的商品,最后卖不出去,沦落到从淘宝特价版上打折降库存。

阿里想在C2M上发挥价值,其实是有很大空间的,但第一步,一定是要自己通过分析数据,自主生产制造,生产淘宝牌爆品。仅靠淘宝特价版的那些中小商家,根本做不到这一点,它们更多是来降价促销玩价格战老套路的。

真正的C2M有前景的,我认为小米有品、苏宁小biu、网易严选、京东京造这种模式更合理一些,淘宝如果从事此项业务会有极大优势。可回头来看众多对手都在发力,反而唯独淘宝没有自己的生产线,难道大家都错了,只有阿里是对的?

C2M应该是通过提升商品属性,满足消费者需求,解决消费痛点,有新的科技含量,同时价格又亲民,不断一款款推出畅销爆品来进行消费升级,而不是把那些卖不出货的商家归拢到一起,疯狂打价格战。价格战不是不可以打,阿里已经有聚划算了,再出一个“特价版”,实在让人看不懂这套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