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擇控股上市兩月股價暴跌67%: 渠道費年增96% 業務碰紅線


慧擇控股上市兩月股價暴跌67%: 渠道費年增96% 業務碰紅線


上市2個月,上市保險中介平臺慧擇控股(NASDAQ:HUIZ,下稱“慧擇”)的股價坐上了“過山車”,從其業績情況也不難發現原因。北京時間4月24日,慧擇以表格20-F的形式完整披露了其2019年全年的經營情況。


此前,3月31日,慧擇對外發布了2019年第四季度及全年未經審計的財務業績報告。但“調整後全年淨利潤1.1億元”的成績未能扭轉慧擇股價的頹勢。財報發佈當日,慧擇股價下跌5.52%,收於8.05美元。


事實上,自2月12日正式掛牌交易以來,慧擇股價經歷大漲大跌。2月26日起,慧擇股價突然飆升,3月3日盤中達到了上市以來最高點14.8美元。隨後便一路下跌,4月上旬一度跌至4.83美元,不足發行價10.5美元的一半,較最高價跌幅超過67%。


截至美股4月28日收盤,慧擇股價為7.81美元/股,較最高價跌超47%近腰斬,市值僅剩4.06億美元。


而股價的表現,實際上折射出資本市場對慧擇商業模式和業績的“不買賬”。金融觀察團發現,慧擇業績並不如宣傳的亮麗:調整前年利潤僅為1500萬,Q4虧損擴大,賴以生存的佣金收入出現下滑;作為流量的“囚徒”,慧擇對渠道的依賴度持續增加,成本攀升,商業模式可持續性待考;此外,慧擇還涉嫌自行理賠、與無資質機構合作等違規行為。


慧擇控股上市兩月股價暴跌67%: 渠道費年增96% 業務碰紅線


1

業績堪憂:實際年利潤僅1500萬元 Q4虧損擴大78.5%


慧擇控股上市兩月股價暴跌67%: 渠道費年增96% 業務碰紅線


根據慧擇發佈的2019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財報,慧擇2019年營業收入9.93億元,同比增長95.2%;調整後淨利潤1.10億元,同比增長265.1%。


“淨利潤大增”也成為慧擇2019年線上業績發佈會上的一大賣點。但仔細查看財報,我們發現慧擇的真實業績並不理想。


按照GAAP(美國一般公認會計准則)計算,慧擇2019年全年淨利潤僅為1500萬元。相較Non-GAAP(非美國一般公認會計准則)計算方式下的1.10億元,大幅縮水86.4%。而未被納入淨利潤計算中的部分,正是慧擇9500萬元的股份酬金支出


從2019年第四季度運營情況來看,慧擇業績更是堪憂。報告期內,慧擇營收2.58億元,同比增長44.2%,環比下滑9%;淨虧損750萬元,相較上年同期淨虧損420萬元擴大78.5%。即便是以更為寬鬆的Non-GAAP計算,慧擇Q4淨利潤610萬元,同比也下滑34.4%。


此外,從具體收入上看,慧擇是一家保險電商,主要通過在平臺上分發由保險合作伙伴承保的保險產品,幫助他們吸引大量的保險客戶購買保險產品,主要收入來源是與保險公司合作賺取的佣金。


根據公開數據,近幾年慧擇的佣金收入都佔到了營收九成以上。2017年、2018年、2019年,慧擇營收中佣金收入的佔比分別達到了95.5%、99%和98.9%。


但2019年第四季度,慧擇控股不僅出現淨虧損,賴以生存的佣金收入也出現下滑。財報顯示,Q4慧擇賴以生存的佣金收入為2.54億元,同比增長42.9%,環比下滑9.6%


進一步看,慧擇不僅依賴佣金,佣金的來源也依賴少數幾個產品。截至2019年12月31日,慧擇累計服務的保險客戶數量為630萬,2018年同期為530萬。但這些客戶所購買的保險相對較為集中,前五名保險產品合計佔慧擇控股經紀收入總額的32.3%。


2

流量“囚徒”:營業成本、渠道費同比大增超90%


慧擇控股上市兩月股價暴跌67%: 渠道費年增96% 業務碰紅線


根據財報數據,慧擇在從保險公司合作伙伴承銷的保險產品銷售而產生的佣金收入中,“間接營銷”佔比高達74.5%,“直接銷售”僅佔24.7%。而所謂的間接收入,即通過微信公眾號、知乎、微博等社區的營銷號,通過第三方渠道流量帶來客戶,進而產生收入。


這也決定了慧擇的商業模式高度依賴渠道流量,運營成本居高不下。這兩年,慧擇的成本更是急劇飆升。


數據顯示,慧擇控股的營業成本連續三年接近翻番。在2017年,營業成本僅為1.64億元,2018年增長92.7%至3.16億元,2019年增長至6.3億元,同比增幅達99%


進一步看,慧擇控股2019年全年總運營成本和費用9.91億元,同比2018年的4.84億元增長104.8%。而在2017年,這個費用額度為3.64億元,增長了接近2倍。


慧擇控股上市兩月股價暴跌67%: 渠道費年增96% 業務碰紅線


慧擇財報中也承認,成本的增加是因為在支付用戶流量渠道服務費和廣告費方面付出了大量費用,“我們利用用戶流量渠道吸引新的保險客戶加入我們的平臺,並在支付用戶流量渠道服務費方面產生大量成本。”


數據也顯示,在收入成本中,慧擇控股2019年支付給用戶流量渠道的服務費從2018年的2.86億元增至5.62億元,同比增長96.5%;與其保險顧問相關的人事費用從2018年的3070萬元增至6790萬元,同比增長近一倍。


不難看出,慧擇的業務發展模式對第三方渠道依賴日益顯著,高流量與高成本相伴相生。而在互聯網流量紅利日益開發殆盡的情況下,慧擇未來的獲客等成本將會遇到更多挑戰。


3

碰觸紅線:自行理賠 與無資質機構合作


慧擇控股上市兩月股價暴跌67%: 渠道費年增96% 業務碰紅線


作為一家互聯網保險公司,慧擇目前持有保險經紀牌照,但從財報中看,在業務開展過程中,公司有不少違規行為,碰觸監管紅線。


首先是自行理賠。慧擇控股在財報中承認,在2019年初之前,為保險客戶提供了小額索賠申請的索賠支付服務,以加快索賠解決速度,從而改善用戶體驗。對於根據預定條件提交的關於定東索賠的保險客戶金額,慧擇直接向保險客戶預付款,然後再向保險合作伙伴索賠。


而根據《保險法》,只有持牌保險公司才有資格確定最終的理賠金額。慧擇控股坦言,其在2019年前制定的索賠服務程序可能被視為超出業務範圍的活動,並可能受到中國監管機構的罰款和警告。而對於慧擇已預先付款的索賠申請,其保險合作伙伴可能會拒絕償還,或者償還比預期更久,這會對其財務狀況造成不利影響。


出席之外,慧擇控股還涉嫌與無資質機構開展合作。慧擇表示,截至2019年度報告發布之日,其合作的一些用戶流量渠道尚未獲得ICP許可證,或者尚未按照適用法律或法規向相關當局完成必要的備案或註冊。同時,某些用戶流量渠道未能在其平臺上向保險客戶披露法律要求的信息。


根據介紹,與不符合中國相關法律的第三方在線平臺合作的保險機構將受到整改指令,中止合作直至此類第三方在線平臺合格或受到監管機構的行政處罰。此前,杭州心有靈犀互聯網金融股份有限公司就曾因無證經營而被罰122萬元。


根據《保險法》規定,擅自設立保險專業代理機構、保險經紀人,或者未取得經營保險代理業務許可證、保險經紀業務許可證從事保險代理業務、保險經紀業務的,由保險監督管理機構予以取締,沒收違法所得,並處違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沒有違法所得或者違法所得不足五萬元的,處五萬元以上三十萬元以下的罰款。


結語


總體上看,作為一家保險中介機構,慧擇控股如今走的是“中間商、賺差價“的路子,並沒有一款屬於自己的保險產品。慧擇控股的商業模式也決定了,慧擇控股賺的只能是保險公司的佣金以及投保人的諮詢服務費。有合作伙伴的關係、對流量的獲取,決定了其未來發展。


金融觀察團認為,問題在於,隨著近年來互聯網保險的飛速發展,包括互聯網流量巨頭在內的強勢競爭者也加入了戰局。慧擇這種中間商可謂前有狼後有虎。互聯網巨頭自帶天然流量,勢必加劇行業競爭競。而慧擇還要從競爭對手手中獲取流量,未來難度將會更大,成本與日俱增。另一方面,作為保險中介,慧擇的核心優勢在哪裡?如何在保險公司和消費者之間做出權衡,出險後迅速核保、理賠,又不傷害合作伙伴利益?


試問,在互聯網紅利逐漸消退的情況下,慧擇控股買流量、賣保險的商業模式,能否撐起自己的野心?真正的出路又在哪裡?


*聲明:金融觀察團登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建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