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會“抽”,家長以為是調皮,卻不知道是生病得治

小兒抽動症

全稱為:多發性抽動症

又稱為:兒童抽動一穢語綜合症

從字面意思上理解呢

就是就是“小兒”會“抽”

常見於2-15歲的男孩


最常見的小兒表現就是

眼睛一眨一眨的,

眨眼頻次明顯高於平時

經常性的皺眉,揚眉、眨眼、聳鼻

看上去彷彿是孩子在做鬼臉

有的會出現反覆清嗓、咳嗽、吐痰、

喊叫、甚至會罵人、說髒話等

肢體也會不受自我掌控的出現

聳肩、鼓肚、甩手、跺腳、踢腿等

幅度較大的動作


“小兒”會“抽”,家長以為是調皮,卻不知道是生病得治

西醫來說是抽動症,

如果去查腦,可能會有異常放電,

中醫裡把這一類症狀多歸於“風”,

抽動的症狀與“風”有脫不開的關係。


《素問·風論》:“風者,百病之長也”

“風者,善行而數變”

《素問·陰陽應象大論》“風勝則動”


風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致病因素。

一般我們認為的風邪,

是來自自然界或者來自人體內部的。

即:外風和內風

外風指一般體表感受到的自然界的風


“小兒”會“抽”,家長以為是調皮,卻不知道是生病得治

情緒失常導致的肝風

自身肝陰不足出現的風

和身體熱極所生的風

都屬於人體內部的風邪


風呢,容易善變,就會像脫韁的野馬一樣四處亂竄,不受控制,因此抽動症的患者會很難控制自己的某一部分行為動作,肌肉經常會不自主的抽動。


抽動抽動,抽動證的最主要表現就是動,

這個動是什麼呀,就是風的相,就是肝風。

五行五臟中

風與肝是對應的

肝主疏洩,管情緒,參與消化

肝主藏血,與內分泌、代謝有關

肝主筋,與筋有關


“小兒”會“抽”,家長以為是調皮,卻不知道是生病得治


抽動症的發病機理不明,

但抽動症有明顯的誘因

精神壓力大、焦慮、緊張、過度興奮等

有調查顯示60%抽動症小孩

情緒問題可能是引起抽動症最主要的原因

身體本身的因素也有影響。

肺的功能不足、脾胃功能虛弱的兒童

更傾向於患上抽動症。

而不當的飲食,會增加誘發抽動症的可能性。


“小兒”會“抽”,家長以為是調皮,卻不知道是生病得治

下面就門診接診的抽動症病案給大家進行分析一下:


在2020年4月5日,我門診接診了一名11歲的男孩子,據家長孩子反映:眨眼半年餘,清嗓頻繁、甩手、抖膀4個月,吃飯時或緊張時加重,未曾就診治療。


平素飲食正常,大便正常,夜間入睡困難,大約11點左右入睡,易激惹、易哭。神可,面榮,雙面頰淡紅,舌質淡紅,苔薄白,脈弦滑。


這個孩子是七情鬱結,鬱久化熱,痰火上擾心神的表現。


當人體處於緊張的狀態,壓力過大的時候,身體就產生了肝氣,這個肝氣是要往外釋放,就會出現易激惹、易哭症狀;百病多由痰作祟,同時也會出現眨眼、頻繁清嗓、甩手及抖膀等症狀;肝鬱日久化熱,擾亂心神,而出現夜間睡眠欠佳;同時結合脈象,弦應肝,滑主痰熱。


原則:平肝熄風 清熱化痰 安神定志


選穴:頭面四大手法、清天河、平肝肺、二馬、八卦、豐隆,背部點穴、足部反射療法


患兒二診後,當夜呼呼入睡,次日說話交流增多(與家長),症狀緩解,尤其是吃飯時清嗓聲偶發


最快改善的就是入睡沒那麼困難了。把這個肝火放出來之後,他感覺自己的緊張情緒得到了緩解。


患兒五診時,因食用辣皮、炸雞腿等食物後,清嗓加重


不當的飲食,會增加誘發抽動症的可能性。患有抽動症的孩子,風重的食物也不宜多吃。

“小兒”會“抽”,家長以為是調皮,卻不知道是生病得治

患兒十診時,症狀基本消失


小兒抽動症的發生與家庭環境、飲食習慣、兒童心理有較大的關係,春天又是抽動症高發季節。因此,家長一定注意孩子的身心健康和養成良好的飲食、生活習慣,不要一味地給孩子只提供物質營養。



兒推+臟腑推拿+足部反射療法在小兒抽動症的應用,極短的時間內出現這麼好的療效,還是憑藉醫師多年的臨床經驗及專業水平才能達到的。

“小兒”會“抽”,家長以為是調皮,卻不知道是生病得治

何玉華小兒推拿門診的洪繼禮醫生:

從事兒科臨床工作二十餘年

三字經派小兒推拿及小兒臟腑點穴趙鑑秋教授第三代傳人

擅長治療小兒抽動症、小兒肌性斜頸和哮喘等疑難雜症

下期為大家講解:《抽動症的飲食注意事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