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婚10年,吵了9年,離不了婚也過不下去的生活,讓我陷入絕望中

生活中,總會有一些人讓我們覺得:自己一事無成,挫敗感十足,而通常給我們這種感覺的人往往是我們最親近的人,他們也許是我們的伴侶,又或許是我們的父母。


小米與丈夫結婚10年,吵了9年,剛結婚的時候感情還是很好的,生完孩子後慢慢地生活的矛盾開始顯現出來。


小米帶著孩子不能上班,沒有了收入的她成了弱勢群體,不得不小心翼翼地看著丈夫的臉色過日子。


因為孩子奶粉的問題,小米和丈夫開始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吵,日子過得雞飛狗跳的。


小米也想過離婚,但是架不住父母和朋友的勸說,他們告訴小米,所有的家庭都是這樣,沒有不吵架的,為了孩子湊合過吧!小米被說服了,放棄了離婚的念頭。

結婚10年,吵了9年,離不了婚也過不下去的生活,讓我陷入絕望中


為了減少矛盾,小米開始上班,有一段時間小米和丈夫的確沒怎麼吵架了,她感覺一切都在向著好的方向發展。


矛盾只是被隱藏了起來,並不是解決了,而小米卻沒有發現,這也為後來的生活埋在了隱患。


一段時間後,固態萌發,吵架又成了家常便飯,小米真的覺得堅持不下去了,但是丈夫已如果離婚就不讓她見孩子為由威脅小米,為了孩子小米再一次選擇了妥協。


父母勸小米再生一個男孩,這樣丈夫就不會再沒事找事了,畢竟農村很多男人都覺得沒有男孩是不行的。


小米聽從了父母的意見,生了二胎,但是卻又生了個女孩,家庭矛盾並沒有多大緩解。


伴隨著老二的長大,小米和丈夫的矛盾日益增加,而此時小米已離不起婚了,因為小米知道如果離婚孩子肯定不會給她,最好的情況也就是一人一個孩子。


小米的退步換來的是更加頻繁的吵架,小米一度抑鬱到必須吃藥才能控制,但是醫生告訴她,如果她的環境不改變,抑鬱症可能一輩子都不會好。


在一次吵架後,小米決定不要孩子也要離婚,丈夫見用孩子不能威脅她了,就給小米父母打電話。


父母並不希望小米離婚,他們覺得孩子缺父少母都不行,母親甚至以死相逼不讓小米離婚,母親告訴她,小米今天離婚,明天她就上吊。


小米再一次選擇了妥協,她可以不要孩子,因為她知道孩子離開她也不會餓著,渴著,因為她們爸爸也可以照顧好她們。


但是小米卻不能不顧父母的感受,如果母親真的因為她而出事了,那麼小米一輩子都不會原諒自己。


無奈的小米只能一邊吃抗抑鬱的藥,一邊繼續著這種無望的日子。

結婚10年,吵了9年,離不了婚也過不下去的生活,讓我陷入絕望中


小米丈夫帶給小米的威脅是無聲的,影響力卻十分巨大,因為它往往遮蔽了真相。而且大多數人都像小米一樣,會選擇繼續留在丈夫身邊。


小米會不斷遭受丈夫操控,是因為在那個時候,讓他開心似乎是必要的,但這樣做卻是危機重重。


跟很多人的反應一樣,小米在丈夫的威脅下也會感到憤恨和挫敗,但她卻認為這樣低聲下氣地屈服才能獲得表面的平靜。


在這種關係中,很多人通常把焦點放在另一半的需求上,卻犧牲了自我需要,而且以為這樣的讓步都是為雙方著想,自顧自地陶醉在這看似安全的幻境中。


幾乎在每段人際關係中,這類讓人苦惱的互動情況都常常是造成雙方摩擦的主要原因,但是很少有人能仔細分辨並瞭解它們。


這種一方意欲掌控另一方的狀況,常被理解為“溝通不良”。很多人會告訴自己:“我靠感覺,而他則靠理智行動。”或是:“他只是想法和我不同罷了。”


但事實上,摩擦的根源並不只是溝通方式不同,而是一方希望凡事都按自己的方式來,卻因此犧牲了另一方的利益。這可不是單純的溝通不良而已,而是雙方力量的較勁。


我們身邊的親朋好友會用一些直接或間接的手段勒索我們,我們如果不照他們的要求去做,就有苦頭吃了,其實這就是典型的“情感勒索”。


情感勒索更能深切擊中我們內心的要害。這些“情感勒索者”瞭解我們十分珍惜與他們之間的關係,知道我們的弱點,更知道我們心底深處的一些秘密。


不論他們多關心我們,一旦無法達成某些目的,他們就會利用這層親密關係迫使我們讓步。


當然“情感勒索”也並不是全部都是壞處,它可以幫助我們真正透視一段關係的問題所在,從而改善糟糕的關係,如果正視這種情況,則會化被動為主動。


一段親密關係中有情感勒索的要素存在,並不代表這段關係已經被判定為失敗,而是表示我們需要更誠實地面對並改正這種造成自身痛苦的行為模式,讓所有的親密關係都能迴歸更穩固的基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