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婚10年,吵了9年,离不了婚也过不下去的生活,让我陷入绝望中

生活中,总会有一些人让我们觉得:自己一事无成,挫败感十足,而通常给我们这种感觉的人往往是我们最亲近的人,他们也许是我们的伴侣,又或许是我们的父母。


小米与丈夫结婚10年,吵了9年,刚结婚的时候感情还是很好的,生完孩子后慢慢地生活的矛盾开始显现出来。


小米带着孩子不能上班,没有了收入的她成了弱势群体,不得不小心翼翼地看着丈夫的脸色过日子。


因为孩子奶粉的问题,小米和丈夫开始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吵,日子过得鸡飞狗跳的。


小米也想过离婚,但是架不住父母和朋友的劝说,他们告诉小米,所有的家庭都是这样,没有不吵架的,为了孩子凑合过吧!小米被说服了,放弃了离婚的念头。

结婚10年,吵了9年,离不了婚也过不下去的生活,让我陷入绝望中


为了减少矛盾,小米开始上班,有一段时间小米和丈夫的确没怎么吵架了,她感觉一切都在向着好的方向发展。


矛盾只是被隐藏了起来,并不是解决了,而小米却没有发现,这也为后来的生活埋在了隐患。


一段时间后,固态萌发,吵架又成了家常便饭,小米真的觉得坚持不下去了,但是丈夫已如果离婚就不让她见孩子为由威胁小米,为了孩子小米再一次选择了妥协。


父母劝小米再生一个男孩,这样丈夫就不会再没事找事了,毕竟农村很多男人都觉得没有男孩是不行的。


小米听从了父母的意见,生了二胎,但是却又生了个女孩,家庭矛盾并没有多大缓解。


伴随着老二的长大,小米和丈夫的矛盾日益增加,而此时小米已离不起婚了,因为小米知道如果离婚孩子肯定不会给她,最好的情况也就是一人一个孩子。


小米的退步换来的是更加频繁的吵架,小米一度抑郁到必须吃药才能控制,但是医生告诉她,如果她的环境不改变,抑郁症可能一辈子都不会好。


在一次吵架后,小米决定不要孩子也要离婚,丈夫见用孩子不能威胁她了,就给小米父母打电话。


父母并不希望小米离婚,他们觉得孩子缺父少母都不行,母亲甚至以死相逼不让小米离婚,母亲告诉她,小米今天离婚,明天她就上吊。


小米再一次选择了妥协,她可以不要孩子,因为她知道孩子离开她也不会饿着,渴着,因为她们爸爸也可以照顾好她们。


但是小米却不能不顾父母的感受,如果母亲真的因为她而出事了,那么小米一辈子都不会原谅自己。


无奈的小米只能一边吃抗抑郁的药,一边继续着这种无望的日子。

结婚10年,吵了9年,离不了婚也过不下去的生活,让我陷入绝望中


小米丈夫带给小米的威胁是无声的,影响力却十分巨大,因为它往往遮蔽了真相。而且大多数人都像小米一样,会选择继续留在丈夫身边。


小米会不断遭受丈夫操控,是因为在那个时候,让他开心似乎是必要的,但这样做却是危机重重。


跟很多人的反应一样,小米在丈夫的威胁下也会感到愤恨和挫败,但她却认为这样低声下气地屈服才能获得表面的平静。


在这种关系中,很多人通常把焦点放在另一半的需求上,却牺牲了自我需要,而且以为这样的让步都是为双方着想,自顾自地陶醉在这看似安全的幻境中。


几乎在每段人际关系中,这类让人苦恼的互动情况都常常是造成双方摩擦的主要原因,但是很少有人能仔细分辨并了解它们。


这种一方意欲掌控另一方的状况,常被理解为“沟通不良”。很多人会告诉自己:“我靠感觉,而他则靠理智行动。”或是:“他只是想法和我不同罢了。”


但事实上,摩擦的根源并不只是沟通方式不同,而是一方希望凡事都按自己的方式来,却因此牺牲了另一方的利益。这可不是单纯的沟通不良而已,而是双方力量的较劲。


我们身边的亲朋好友会用一些直接或间接的手段勒索我们,我们如果不照他们的要求去做,就有苦头吃了,其实这就是典型的“情感勒索”。


情感勒索更能深切击中我们内心的要害。这些“情感勒索者”了解我们十分珍惜与他们之间的关系,知道我们的弱点,更知道我们心底深处的一些秘密。


不论他们多关心我们,一旦无法达成某些目的,他们就会利用这层亲密关系迫使我们让步。


当然“情感勒索”也并不是全部都是坏处,它可以帮助我们真正透视一段关系的问题所在,从而改善糟糕的关系,如果正视这种情况,则会化被动为主动。


一段亲密关系中有情感勒索的要素存在,并不代表这段关系已经被判定为失败,而是表示我们需要更诚实地面对并改正这种造成自身痛苦的行为模式,让所有的亲密关系都能回归更稳固的基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