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大鼠疫的危害有多大,究竟有多恐怖?專家:導致明朝走向滅亡

提到明朝的最後一位皇帝,崇禎帝朱由檢,人們往往會評價他道:“有道無福”,他雖然繼位後勤勉圖治,但在位十八年,旱九年、澇九年,嚴重的天災使得朝廷束手無策。

明末大鼠疫的危害有多大,究竟有多恐怖?專家:導致明朝走向滅亡


百姓忍無可忍,終於在李自成的帶領下起兵反明,崇禎帝落得個吊死煤山的結局。在各種各樣的天災中,崇禎帝繼位之初的鼠疫可謂駭人。

那麼,明末大鼠疫的危害有多大,那場災難到底有多恐怖呢?明朝末年華北地區發生了一場大鼠疫,不少人認為它是壓倒明朝的最後一根稻草,更有歷史學教授曾提出了“老鼠亡明”的觀點,一場鼠疫難道還能滅亡一個朝代?

《崇禎實錄》有記載:京師大疫,死亡日以萬計,這就是說當時明朝的京城,每天死去的人,多達上萬,這只是明朝的都城,那麼地方上因為鼠疫死亡,沒有被記錄的死亡人數,究竟會有多少呢?

與此同時地方上的情況也絲毫不比京城樂觀:根據當時的地方誌記載稱崇禎14年始大名府瘟疫大行,人死十之歲大凶。廣平府大飢疫,人相食。

明末大鼠疫的危害有多大,究竟有多恐怖?專家:導致明朝走向滅亡


明朝末年,天似乎在作變,大明的江山岌岌可危,崇禎皇帝算的上是一個好皇帝,他每天很努力的工作,廢寢忘食,想把祖宗留下來的江山在他手裡傳承下去。

但是現實是那麼的殘酷,關內義軍四起,關外後金虎視眈眈,朝廷國庫空虛,兵源虛崗空餉嚴重,各地自然災害不斷,更讓崇禎頭疼不已的是,自萬曆年後不斷爆發的鼠疫,居然在這個時期,又到處肆虐,尤其是華北北京等地,鼠疫的肆虐,給本來心情就糟糕的崇禎更加的憂慮。

其實,從明朝中後期,大約是萬曆年間開始,華北地區的氣候就開始發生異變,出現了全國性的少雨現象,受此影響,旱災逐漸變得頻繁。

光是萬曆年間就曾經三次爆發大型旱災,災難中死去的動物、百姓屍體導致了瘟疫和疾病的傳播。其次,隨著明朝中後期,原有耕地已經滿足不了百姓們的需求。


明末大鼠疫的危害有多大,究竟有多恐怖?專家:導致明朝走向滅亡


於是很多的人口北遷到原本屬於遊牧民族的草原上開墾土地,南北的頻繁交流也使得許多原本生活在北方草原上的老鼠作為外來物種入侵了南方的田地,這為日後的大鼠疫埋下了伏筆。

北方出現了持續的乾旱,莊稼顆粒無收,再加上北方的寒冷天氣,牲畜凍死現象頻發,很多人都面臨著被餓死的境地。

當然,肆虐天災之下,生活困苦的不僅僅是人,動物們也面著臨絕種的威脅。其中就有老鼠,他們也向南遷徙,試圖入侵的人類相對密集的居住地尋找糧食,這其中就有一些帶著鼠疫的老鼠。

要知道,在古代缺醫少藥的社會,鼠疫,細菌的爆發就代表著成千上萬人感染死亡。鼠疫是由鼠疫菌所致的烈性傳染病,傳染性極強,而且病死率極高,對於社會造成的危害極大。

在發病之後也沒有人醫治,所以只能等死,大街上全部都是人們的屍體,由於接連的天災以及瘟疫,當地的官員也沒有辦法,只能看著自己的百姓死去,甚至很多百姓無人埋葬。

明末大鼠疫的危害有多大,究竟有多恐怖?專家:導致明朝走向滅亡


直到後來李自成攻打到西安的時候,如果此時京城有兵丁還好,但是由於鼠疫霍亂以至於湊不出一支香菸的兵丁,所以京城幾乎是不攻自破。

而當時北京城的駐軍中也有幾乎一半染病身亡,京城駐軍的3萬匹戰馬中在扛過瘟疫後還真正具備戰鬥力的不足一千匹,這直接削弱了明軍的戰鬥力,僅僅一年後李自成的大順軍攻克北京,這時等待李自成的北京城已是一座被鼠疫肆虐的“死城”。

一個王朝的都城,經過了兩百餘年的建設加固,卻在五十萬農民軍的進攻下,兩天即宣告淪陷,大明滅亡,是不是太不可思議了。但如果你知道此前北京已經在鼠疫中挺了一年多,你就不會覺得不可思議了。

明末大鼠疫的危害有多大,究竟有多恐怖?專家:導致明朝走向滅亡


明朝的滅亡肯定不是由某一個原因造成的,而鼠疫僅僅是壓倒大明王朝的最後一根稻草而已。

不過這也說明了明末的朝廷,為何會那麼脆弱,十室九空,保衛京師的士兵,也大片死去,戰鬥力下降,自然也在情理之中。

無論如何,明末清軍入關,都是撿了一個大便宜,算是趁虛而入,您認為呢?

明末的鼠疫始於天災,但更重要的是人們沒有醫療方面的常識,才導致鼠疫氾濫,百姓慘死,這也直接導致明朝走向滅亡,大家對於這件事有什麼看法呢?

李自成攻破北京前夕,一個擔任候補縣佐虛職的福建人經過研究,發現利用刺血法可以有效醫治鼠疫,每天到他這裡排隊看病的患者多達數萬人。到了崇禎十六年冬季,嚴寒凍死了大批老鼠,加上這位神醫的治療,北京城的疫情實際上正在逐步得到扭轉。

明末大鼠疫的危害有多大,究竟有多恐怖?專家:導致明朝走向滅亡


《新樂縣誌》中載:“萬曆十年春夏,大頭瘟疫,民死者十分之四”。而清軍入關之後,大量部隊未做停留,這雖然使南方又遭了殃,但是由於京師一代人口密度降低,使鼠疫疫情得以減弱。

而且清軍剛剛入關,採取滿漢分居的政策,使得疫情進一步得到控制,再加之氣候變化,這場明末大鼠疫才宣告結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