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零開始,開一家書店是什麼體驗

座標一座四線小城市,我們決定開一家書店。

開書店的想法來源於老闆在某次出差的晚上和同事逛了鍾書閣,如水涼夜加上一天的疲憊,大概是突然被包圍在書香和寧靜裡,精神世界的任督二脈通了又通,於是萌生了開書店的想法。至今我們也沒明白,怎麼會這麼膨脹呢,但書店確實是開起來了。

開到現在時間不長卻有很多感受,便想著寫出來分享,偏向於講述一個書店小白入行前後的體會和經驗(以後逐步更新更多)。這一年多經歷的痛苦遠多於過程裡的喜悅,認識了很多有意思的人,聊過天南海北的天,也遇到以前未曾見識過的事情,按住脫口而出的C泥馬,默默消化各種令人不安的負能量。

希望能分享自己對於閱讀、對於書店的感想,不是來打廣告的,所以文章裡不會出現城市名、我們書店的名字或帶有名字的圖片(文中會有不同書店的圖片,大多是我自己隨手拍的,沒有追求角度和效果,如果有需要可能會用到網絡圖片,如果涉及版權或哪位老大覺得不合適的請私信我刪除)。


從零開始,開一家書店是什麼體驗

為什麼會選擇自己開一家書店?

喜歡看書,喜歡生活裡的美好,開書店大概是每個文藝或偽文藝的年輕或不年輕的人都想做的一件事。固然困難重重也不知道成與不成,但一輩子能幹一次這樣的事情,也算是自認為值得驕傲的一個壯舉。我們也覺得其實書店依然有生存的空間,複合型的業務模式可以有機會為整體提供現金流支持運營,以此為基礎進一步打造自己的品牌和業務空間。書店並不僅僅只是傳統的賣書,而具有其獨特的功能為其他業務提供支撐,很多人提到書店腦子裡會浮現出書籍,而實際上書店的出現也在一定程度上意味著“流量”,只是這種流量必須依託在足夠的現金流和轉化模式基礎上才能實現價值。


從零開始,開一家書店是什麼體驗

在籌備的階段,有很多人質疑現在還有人買書嗎、怎麼能活下去、你們有這樣的能力嗎,等等。至今我還是不知道為什麼敢就這麼做了,但衝動比起深思熟慮來說要容易得多,無知者無畏,開一家書店其實很容易,運營書店卻比開書店要難上好多好多倍。

雖說是衝動,但也不是隨便一拍即合就開幹,我們幾個人雖然不是書店運營的專家,但是由於幾個人經常跑市場(書店也是渠道之一)所以對於書店的環境還是相對熟悉的。在一開始的時候幾個人在老闆家裡支起小投影,列出了一系列的項目板塊,一個一個地分析、討論、推翻、又拾起來,做出了幾個不同的預測方案。一開始按照理想狀態預測做的模型連自己都不敢相信,感覺很快就可以如星爺說的“做大、上市、分拆、再上市、再分拆、再上市”,實際上我們並不相信一門生意可以這麼順利,於是選擇了相對保守的狀態進行預測,結果比較“正常”(在實際運營中發現其實“正常”也很難,後面再展開講)。


從零開始,開一家書店是什麼體驗

考察的階段

在一開始,我們去考察了不同的書店,一邊看一邊想我們要怎麼做。現在可以說只要到一家書店裡去,我就能基本上知道大概的運營情況,可是在開始的時候只有類似“好牛啊”“太好看了叭”“哦哦哦,原來是這樣”“好像也不怎麼樣嘛”“這個我也要”的感慨,這個充分說明了經驗很重要,內行看門道,外行看熱鬧。

考察的時候店還在規劃設計,所以在看書店的時候設定的主要考察目標是——

1、設計風格 2、空間佈局 3、商品結構 4、書目選擇 5、陳列方案


從零開始,開一家書店是什麼體驗

1200很棒的創意,店裡很多東西是淘來的舊傢俱

從零開始,開一家書店是什麼體驗

方所的策劃能力非常強

從零開始,開一家書店是什麼體驗

聯合書店的燈光設計很有意思

從零開始,開一家書店是什麼體驗

言幾又的空間很開闊

從零開始,開一家書店是什麼體驗

言幾又雖然和西西弗都是擴張模式,但路數不同

從零開始,開一家書店是什麼體驗

西西弗的陳列和經營模式切合,非常優秀

從零開始,開一家書店是什麼體驗

1200的另一家店,有時晚上會有live show

從零開始,開一家書店是什麼體驗

香港誠品最出名的維港窗

從零開始,開一家書店是什麼體驗

很有愛

從零開始,開一家書店是什麼體驗

香港庫布里克書店,旁邊是家小劇場,看到劇目好像每場都去看

從零開始,開一家書店是什麼體驗

樹德書店,工業風

從零開始,開一家書店是什麼體驗

扶光書店的設計特別棒

從零開始,開一家書店是什麼體驗

小讀者們放飛自我了

從零開始,開一家書店是什麼體驗

唐寧書店在小區裡

從零開始,開一家書店是什麼體驗

另一家庫布里克,以電影和藝術為主題

從零開始,開一家書店是什麼體驗

覔書店,後來在這裡淘到喜愛的書,還是英國出版的好開心

從零開始,開一家書店是什麼體驗

本來書店,很舒服的風格

從零開始,開一家書店是什麼體驗

另一家本來書店,走的更高端點的路線

還有好多家書店,走過的、路過的看過好些,慢慢地自己想要的風格也更清晰了起來,過後再來寫一篇,把在這些書店看到的、感受到的體會和他們的特點寫下來。

現在回過頭來看,考察的這些項目都是我們需要借鑑的,其實還是表面上的東西。雖然很重要,但內在的核心的東西在當時來說我們的理解是很膚淺的(到現在我覺得自己的理解也只是皮毛的表層)。如果你也在想著開一家書店,看一下其他人怎麼做的會給你帶來很多啟發,但前提是自己先設定好自己的“內核”,再fancy的風格、再炫麗的style、再震撼的效果也只是一時的話題,

對於“書店”的理解以及由這種理解延伸出來的營利方式,才是第一重要的事情,至於呈現的效果是不是時尚或有設計感並沒有想象中那麼重要。


從零開始,開一家書店是什麼體驗

接下來會另外再來寫自己在籌備和運營書店的過程裡的體會和感想,對書店的理解,對讀書的理解,在文化與商業之間的平衡等等。

這裡先寫一點—— 很多人覺得自己開個書店好爽,可以整天地想怎麼看書就怎麼看書,其實這幾乎是不可能的。

以前我也覺得是,書架上那麼多書,可以自己想看啥就看啥,而實際上從自己開書店開始反倒是沒有了看書的時間和精力,真的是太!累!了!當個讀者比起當個書店老闆要幸福得多!如果是想舒舒服服看書的,或許可以考慮把規模開得小一點,一個不大的地方(租金很便宜或者是自己的物業),否則要麼是沒有時間可以看書,要麼是有很多時間看書但沒有看書的心情(每天焦慮沒有顧客怎麼活下去啊),而且開門做生意就沒辦法挑顧客,會遇到很多想也想不到的人,這個以後再寫寫。特別感恩在運營過程中碰到的很有意思的顧客,你們的出現讓很多書店從業人員感受到自己存在的價值和幸福感

歡迎大家在評論區提問,關於書店的一切問題都歡迎哦~ 我知道的會回答,我不知道的會寫下來自己的看法。我依然只是這個行業裡的小白,希望能有機會和大神們交流學習,和喜歡讀書的朋友們談天說地~

來張圖片鎮樓,除了書店,開個冰淇淋店好像也很好!!!!!!

從零開始,開一家書店是什麼體驗

還要啥自行車!!!

另外一篇,歡迎點點點!!!戳戳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