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功”无数却遭毒酒一杯,水浒论“义气”还是讲“意气”

在整个水浒宇宙中,其实有许许多多的好汉的故事可以供人们传颂至今,固然有许多道理值得反复推敲。智取生辰纲的智多星吴用,棒打洪教头的豹子头林冲,或是醉打吊睛白额虎的行者武松……

立“功”无数却遭毒酒一杯,水浒论“义气”还是讲“意气”


然而,我注意的方面不仅仅是对于当时宋末那种官逼民反、逼上梁山的腐朽社会状况或者是民不聊生的悲惨情形,更多的是如标题所言——义气。

立“功”无数却遭毒酒一杯,水浒论“义气”还是讲“意气”


众所周知,在梁山泊,那些“土匪”们大口吃肉,大口喝酒,哪个不是称兄道弟的。所以,在这种江湖上,讲究的就是义气;我阅读后,感觉这江湖义气可不是一个正确的观念,往往害人颇深。

要说李逵与老大宋江的故事真是喜剧性的见面和悲剧性的结局。宋江看到了李逵身上别人看不到的性格——率真单纯,有勇却无谋。或许这在宋江眼中是个优秀的保镖,说难听点就是用来当枪使,呼来唤去的狗腿子。但李逵可不这么想,宋江在他缺银子的时候及时送了十两银子,所谓的“及时雨”便是如此。从紧接着发生的事即可看出——黑旋风水战浪里白条,也由此成为一个经典故事,李逵为了给老大喝一口鲜鱼汤,不惜直接与渔人闹矛盾从而大打出手,直至宋江来才被平息,从中可以看出李逵对宋江的忠心,同时也可以看出李逵是一个莽夫,有勇无谋,毫无耐心,做事粗鲁,讲不了道理就动手。最终坐上了第二十二把交椅,也是

立“功”无数却遭毒酒一杯,水浒论“义气”还是讲“意气”


在《水浒传》中,江州劫法场也是个脍炙人口的典故。根据原文——“脱得赤条条的, 两只手握两把板斧, 大吼一声, 却似半天起个霹雳, 从半空中跳将下来。 手起斧落, 早砍翻了两个行刑的刽子。” 毫无疑问,李逵毫不在意敌我力量的悬殊,单枪匹马上前与官兵战斗,不在意后果和自己的危险性,表现的是他的那种莽撞大胆和彪悍勇猛,更重要的是他那种记恩并做回报的义气之行值得钦佩。然而后续发生的事——李逵杀人杀得过火,都忘记自己来此之目的,也只能给他定义一种头脑简单、好战嗜杀的形象。在后来的打祝家庄和打扈家庄中,也深深地体现了他喜欢滥杀无辜、杀到兴头上就听不了的这一点。

立“功”无数却遭毒酒一杯,水浒论“义气”还是讲“意气”


只记得,李逵与宋江的最后一次交情,便是喝毒酒一事了,这事,我阅读后微微沉默。思来想去——实际上从李逵的角度,为自己名声不受败坏而杀死自己的弟兄,确实是有点不近人情,甚至于是有些残忍,毫不讲义气;然而从宋江的角度来看,确实于情于理。说是怕败坏名声,大概是宋江了解李逵,清楚若是自己死了,李逵将会起来进行复仇,在与方腊的战斗中,梁山泊的战斗力已所剩无几,这样只会导致最终结局更惨,还给自己戴上心存造反的帽子。所以说在这一点上从大局着想,讲“义气”还是讲“意气”,就一目了然了。

立“功”无数却遭毒酒一杯,水浒论“义气”还是讲“意气”


《水浒传》有更多的故事值得人们去考究,更多的道理值得人们去思考,或许这也是他能成为四大名著之一的理由了罢。

立“功”无数却遭毒酒一杯,水浒论“义气”还是讲“意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