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倫比亞的鄉村“新學校”是如何覆蓋全國的?

2019年5月,奕陽教育集團董事長張守禮老師隨21世紀教育研究院參訪了哥倫比亞五所採用新學校(Escuela Nueva)模式的鄉村學校。

6月14日,張守禮老師在第三屆LIFE教育創新峰會“深圳之夜”上與大家分享了此行的所思所想:哥倫比亞新學校模式的生長土壤是什麼?《學習指南》何以成功?如何規模化?

以下為演講全文,我們一起思考。

本文選自微信公號LIFE教育創新(ID:LIFE-JYCX)

從拉美的生態來講,其特點即其悠久的民族主義傳統,民粹主義往往會導致威權和專制政府的出現。而哥倫比亞是拉美第一個民主共和國,政治上自由主義傾向較強。在哥倫比亞,81%的民眾信仰天主教,城鄉人口比例是7:3——城市化程度較高,這個也與其歷史左翼和民粹主義沒有那麼發達有關。哥倫比亞國土面積是110多萬平方公里,大概相當於七個山東,人口4900萬,相當於中國所有的幼兒園在園兒童數量。人均收入大約5800美元,所以哥倫比亞從經濟指標來講是略低於中國的。

本次行程我們一共參訪了五所學校。在波哥大和新教育基金會做交流後,我們飛到亞美尼亞(Armenia)參訪了三所學校,緊接著經過三個小時的車程,在位於哥倫比亞西部的第三大城市卡利(Cali),我們參訪了兩所在典型山區裡的學校。

他山之石 | 哥倫比亞的鄉村“新學校”是如何覆蓋全國的?

▲哥倫比亞地圖,描箭頭的為本次訪學的路線。

在村小訪學期間,我個人的觀感是相當顛覆認知的,因為這是一種全新的學校形態,我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在其他國家見過這種新的學校形態,我是從來沒有見過這樣一種農村學校的。

它的第一個特點是普遍的小規模。從學生人數和教師人數來說,我們參觀的五所學校裡面最大的是78人,剩下平均都是20、30人,還有15個孩子的,所以它是絕對的小規模學校。

第二是大複式。從學前班到小學五年級基本上都是在一個教室上課,我們小時候也在鄉村學校上課,我們高年級也有複式,但跟這個複式完全不一樣。

第三是全科全年段教師。所有的科目,所有的年段就是一個教室,一個老師負責,一個教室又容納了這麼多年級。這種學校形態確實非常少,大家知道美國也是全科教學,但它是分齡的。

他山之石 | 哥倫比亞的鄉村“新學校”是如何覆蓋全國的?

▲哥倫比亞新學校生態

這種學校的學習第一主要是自學,這麼小的規模,這麼多年齡的孩子都在一起,這麼少的老師,在我們看來這個學校是難以正常運作的,但它的秘訣是什麼呢?以學習指南為載體的自學。主要是自學,活動裡面有70%-80%全是自主學習,同時我覺得新學校的倡導是站在現代教育的一個高嶺上倡導教育的,就是我們說的全人教育,社區、自治、領導力、公民教育,這些在整個新學校實踐裡面都是非常突出的。

如果我們從這五個中,單獨拿出一個因素來可能在各處都有,但是我們把這五個因素放在一起的話我覺得它確實是顛覆我們的認知的。同時在裡面走你就會反覆地想新學校的生態,它的一般性的樣態,比如說老師少、規模小、大複式,這種模式跟新學校倡導的教學方式,學生的自學和自治這兩者之間是相互影響和塑造的,有A和B都是不行的,它是A和B相互塑造的,同時這個結構是套在一起的,所以這是它最大的魅力所在,它不是在某一個點上,而是整個系統完全是一個不一樣的系統。

楊東平老師也解釋過他們的學習指南,學習指南更多的是一種學習能力、學習模式的探討。在新學校模式裡面其實是通過四個要素的整合,課程、管理體制、社區融合、培訓支持。通過這四個因素整合,促進以學生為中心,互相協調激發的協作學習,靈活調整的學習節奏,教師角色的轉變,學校與社區的聯繫,民主意識,男女平等,現代的價值觀教育。通過這些來培養現代兒童,促進整個哥倫比亞民主和平發展,這是新型教育運作的完整模式的表達。

他山之石 | 哥倫比亞的鄉村“新學校”是如何覆蓋全國的?

基於王甘老師考證,新學校模式有兩位重要的奠基人,一位是有革命新意識的奧斯卡校長(Oscar Mogollón),他使用一種新型學習模式,混齡課堂裡學生按照各自的進度自己學習,把抽象概念操作化並運用到生活中,同時提高學生的公民素質,這是《學習指南》的雛形;另一位是來自美國的一個志願者(Beryl Levinger),1976年她到拉美支教,參加農村項目時她就深感當地學習的無效,也就是我們常看到的傳統課堂佔主導的方式,她就把奧斯卡校長的那套東西移植到拉美去,推廣到十幾所學校中。

我們也看到過比較早的版本,第一版沒見過,但是80年代、90年代版還是看到一些。所以實際上《學習指南》起點挺高的,在我看來它就是某種IB課程(IB即國際文憑組織IBO(International Baccalaureate Organization)為全球學生開設從幼兒園到大學預科的課程——編者注)的民間版,自學版的IB課程,從70年代開始這麼做,所以從它整個的課程發展歷史來看,我覺得它還是站在一個非常高的起點上。

他山之石 | 哥倫比亞的鄉村“新學校”是如何覆蓋全國的?

▲較早版本的《學習指南》

《學習指南》涵蓋6個學科,數學、語文、社會、科學、技術和倫理,覆蓋了9個年齡段,所以它是6*9應該是54個。但是它第一個級別是4本,應該正好是50本。教師只有一個一般性的教師指導手冊,沒有一個教案,每一個分齡,比如3年級、4年級沒有單獨的教案,只有一本教學指南。

哥倫比亞新學校的課程模式

在這個課程的考察中,我認為比較突出的特色是這五個:

第一是以學生自學為主的學習方式;

第二是高度的結構化、標準化的內容與靈活性的兼容。“自學”大家會聯想到高度標準化的、一個模式化的、程序化的東西,但是這個課程模式中你會看到它在學習節奏的掌握和整個學習的過程中是非常靈活的,不會因為老師的水平不同有太大的波動,也不會因為教學進度人為的拉快或者拉慢去改變它。

第三是書本知識和生活技能的結合,就是生活教育,這與它農村的社區和一般的生活教育是高度統一的。

第四是課內學習與家庭社區參與的統一。

第五是學習能力培養與價值觀教育並重。

學習指南課程樣例

給大家看一個課程的樣例:《安全清潔的水源》。大家注意,教師在什麼時候出現,教師在哪個環節幹什麼,因為"自學為主,老師指導為輔"的原則,老師什麼時候出現給學生支持,這其實是它的關鍵。

他山之石 | 哥倫比亞的鄉村“新學校”是如何覆蓋全國的?

他山之石 | 哥倫比亞的鄉村“新學校”是如何覆蓋全國的?

他山之石 | 哥倫比亞的鄉村“新學校”是如何覆蓋全國的?

高質量的培訓和持續性的教師支持是新學校模式得以持續性良性發展的保障。在中國做一個課程推廣是相當難的,為什麼?因為除了要有好的材料和內容之外,還需要大量的專業化服務支持。但我個人看來,可能是因為這個《學習指南》太成功了,他們給這些學校服務支持的頻率和強度讓我大吃一驚,在我們中國的課程服務來看可以忽略不計,老師大概也都是自學的。

《學習指南》何以成功?

第一,約束催生了創新。我們越是在面臨資源約束的時候,越是要用創新的方式去解決它。我們在解決一個問題的時候也是一樣的,它可能是一個系統解,需要很多題來解,但是一定有一兩個關鍵的解,是槓桿率高的,我認為它就是一個槓桿的解,她用學習內容的革命來帶動整個鄉村教育的發展,我認為她找到了這樣一把鑰匙。

第二,從研發來講在課堂上看到結構與自主的平衡。

自學和自我探索的學習,其實是建立在一個精密設計的結構裡面的,如果沒有這個結構就沒有自主,我認為這點就是新學校學習指南的特點。

第三,如果你把它視為一種農村支教,它是大幅度給鄉村教師減負的。它的意思是不要迷信教師,不要過多把精力放在他們身上。薇奇·科爾波特講,你就按規定動作來,時間長了規定動作做完了,就能優化它,優化完了你就能內化,我們老是想把鄉村教師培養成特別優秀的,培養名師等。她跟這個模式完全是不一樣的,我覺得這是一種很好的反向思維。

第四,它跟應用環境之間把握了很好的度,就是適應和改造。一方面它適應了當時普遍的需求,但是它沒有說我簡單地就滿足了需求,而是用一種全新的方式,把農村整個的樣態都改變了。我剛才講的五個要素,如果沒有新學校這種方式大規模地介入可能他們也跟我們一樣,也寄宿制,也是大規模,所以我覺得這是學習指南的一些思考。

他山之石 | 哥倫比亞的鄉村“新學校”是如何覆蓋全國的?

新學校課程的啟示

對中國的教育工作者來說,尤其是小學和初中階段,中國也有一些探索的教材。我覺得它的優異之處有幾個方面。

第一,這套教材並不是簡單著眼於生活教育或知識學習,而是關注學習能力的培養。楊老師講到,儘管表現出來他在非認知層面上的各種因素,但實際在認知方面,他們還是非常重視的,在這方面沒有懈怠。在這種學習規律基礎上以教材為指引,引導學生髮現問題,研究問題,討論問題,回答問題,這種設計實際上把學習的天花板拉得特別高,所以學生並不是通過填空答題,而是沿著一條精心設計的路徑在不斷拓展著自己的學習空間。

第二,教材簡單易懂,邏輯清晰,對學生自學有非常好的支持性。從閱讀材料上,大家都可以看這種層層遞進性,另外問題的設計是基於陳列式策略的培養,這也是課程非常重要的方向。問題和挑戰的難度適宜,每個層級對學生提問的問題非常精準,對那個年齡段孩子的認知特點和發展水平的把握非常好。比如像《安全清潔的水源》這一課,第一階段、第二階段、第三階段,與教師,與同伴,與家人這樣層層遞進。

第三,學習方式的精心編排保證了學習行為的可持續性。他們提問角度多變,但都跟真實生活,小孩子的生活經驗緊密相關,這是他們避免學習倦怠的方式。同時小組合作,師生之間的協作互動能夠調節學生注意力,我覺得這是他們做的比較好的地方。

最後,也是最難能可貴的,是“新學校”課程從設計之初,就綜合考慮到了學生、社會、政府、教師、成本等方面,不止將創新的教育理念融入到課程設計中,也基於這樣的課程內容,架構起完整的、可持續的、可複製的推廣及運營模式。成為惠及500萬學生的教育革命。新學校模式為我們提供了課程與推廣機制整體設計並貫徹實施的絕佳案例。

哥倫比亞新學校模式為什麼會成功?

在新學校裡面,新學校這麼有名,這麼成功,為什麼呢?我個人覺得大概有三個方面。

第一,哥倫比亞社會環境發展不足,但足夠自由和開放,同時由於70年代內戰的原因,農村的發展是特別凋敝的,這兩者是非常大的需求推動,所以它能夠做這麼多。

其實它客觀上扮演了民間教育部的角色,或者是民間語文統編教材的決策,這種是在特定的環境和特定發展階段的需要推動,離開這個環境它的效果就會打折扣。

第二,這個模式確實是用一種創新的方式,引領了一場鄉村兒童的學習革命,和鄉村學校模式的創新。如果要改變勢必要顛覆,這個模式完全是重建了整個鄉村的兒童學習模式,這點我覺得是整個信息化模式中非常有利的、工具化的支撐。

第三,是社會精英的力量。任何事情都是人乾的,如果離開薇奇·科爾波特這個人可能也很難做成,巴西、墨西哥和其他國家就沒有這麼一個人,我們叫她拉美教育公益一姐。我們現在見到她已經70多歲,已經不是她精力最好的時候,但是她全程跟著我們在參訪,一句話可以形容她:小到村長,大到總統全能搞得定的人,執行力超強,而且精力旺盛,價值觀非常鮮明、堅定,這是絕對的社會精英。

可能在教育部的工作資歷和在美國的教育經歷影響了她,因為這期間國際組織,尤其是世界銀行給了她很大的支持,我覺得在這方面也起到很大的作用,同時她的先生也是一個社會學家。

他山之石 | 哥倫比亞的鄉村“新學校”是如何覆蓋全國的?

▲左下角的這位帥哥,也是世界銀行的一個專家。

如何規模化?

在24000多所學校裡面,新學校模式覆蓋了19000多所,這相當於差不多是全覆蓋了。中國的公益界也都在討論規模化問題,這兩年尤其講得比較多。關於規模化,從新學校來看我覺得有幾點思考。

第一,可複製和複製的速度取決於需求和應用環境。沒有風口的事硬推是推不起來的。

第二,低成本。薇奇·科爾波特說,一共就這點《學習指南》,兩個孩子用一本,一個學校15個孩子,七套八套,理論上就夠了。她說這個錢他們都不出,而且課本是循環用的,課本學生用,但是寫東西是自己有作業本,不在課本上寫。在現在的發展環境和教育裡面去討論低成本的標準是什麼,我覺得這是一個特別有意思的事,是產品成本還是制度成本,是交易成本還是組織成本?我覺得在中國這種產品成本約束多半是偽命題,是自我設限的問題。

第三,易操作。這些年也加上蘋果手機的普及,我們整個教育公益中有一種教育服務產品化的傾向。這種產品化也帶來了一個問題,大家是持續在產品上做減法,努力把更復雜的功能塞進一個特別簡單的小樣裡面去,我覺得這是錯的,易操作要讓對象做到易操作,恰恰是你要做的特別豐富、複雜。你都那麼簡單,其實就把這個問題踢給對象了。

最後,我覺得公益規模化不是既定的話題,不一定非要這麼幹,我們要看它的應用領域、場合和條件。

對我們鄉村教育的思考

我們中國的鄉村教育,為什麼在相似的發展水平下表現出完全不一樣的樣態?我覺得是目前鄉村教育投入產出比仍然很低,學習方法變化不大,沒有顯著創新。

鄉村學校的整個形態和社會變遷的態勢脫節,跟整個社會的流動人口、留守兒童問題也脫節,那麼我們期待學校能夠來解決這些問題,它是否承擔得了。

哥倫比亞的大環境不是應試的,不像我們非常焦慮,同時我們也要反思我們的義務教育體制。我認為,在中國儘管教育技術還沒有應用到一線,但是最缺的是自由和公平,同時還有教育權和選擇權。我們更重要的是超越教師、教學而營造一個健康的教育形態。

一點淺見,不一定對,大家批評指正,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