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野圭吾:一個死亡的故事讓我們重新思考生命

【書遊分享的第13本書】

我與本書的故事:

去年夏天,有一次參加讀書會,書友帶了這本書。吸引我注意的是,這本書封面上的一句話:重新定義死亡。人只要呼吸停止不就死了嗎?多簡單的事,還需要寫本書來定義死亡?帶著好奇心我打開了這本書,一下子被書中所講的故事震撼了,也讓我對生命有了新的思考。

【很多時候,我們以為死亡是一個瞬間,其實死亡是一個過程。絕望的守護,遙遠的念想,無盡的掙扎。當希望變成一種絕望,痛苦有如無邊的黑暗吞噬人生。挑戰人性與道德的界限,對人類心中之愛的終極考驗。】

書遊解讀

伊壁鳩魯曾說:“死不是死者的不幸,而是生者的不幸。”人們都說生是偶然,死是必然。當我閱讀本書,為小女孩不幸溺水嘆惜時,更為母親為了女兒能活下來的堅持所感動。為母則強,一個瘦弱的女人為腦死亡女兒苦苦堅守了三年,還要忍受其他人的指責,包括最親近的人。作為一個母親,不想放棄治療,想讓女兒活著不行嗎?

正如伊壁鳩魯所言,死最大的傷害是生者,死對死者是解脫,對生者是一輩子無法抹去的傷痛。我們無法預料意外和明天哪個會先到來,好好珍惜當下。

東野圭吾:一個死亡的故事讓我們重新思考生命

東野圭吾:一個死亡的故事讓我們重新思考生命

一次意外,燻子的愛女瑞穗被判定為腦死亡。醫生例行公事,向燻子和即將離婚的丈夫和昌講解器官捐獻事宜。燻子和丈夫經過一夜痛苦思考,決定捐獻女兒的器官。在最後的告別時刻,女兒瑞穗的手輕微動了一下,夫妻倆決定放棄器官捐獻,繼續讓女兒接受治療。

為了女兒後續治療的費用,保障女兒和兒子的生活質量,燻子決定不和出軌的丈夫和昌離婚。其實,在女兒出事之前,他們已經分居半年了,並決定在女兒小學面試之後就離婚。

為了安心照顧女兒,燻子和剛開始交往的榎田結束關係,每天往返於醫院和家之間,積極學習專業護理,希望可以儘早接女兒回家自己照顧。孩子是母親的心頭肉,只要有一線生的機會,母親都會為之拼盡一切。

沒過多久,燻子和母親都可以自行護理瑞穗。為了女兒能“自主呼吸”,和昌花費巨資為女兒裝上最新的自主呼吸器AIBS。瑞穗裝上自主呼吸器後,被燻子接回家中。

瑞穗居家護理後,身體出現了很多變化,燻子高興地帶瑞穗去醫院檢查,結果顯示和之前出院時一樣,瑞穗的腦部沒有任何改變。命運有時就是如此殘酷,讓人看到希望一瞬間又全部澆滅。

燻子並沒有放棄,她堅信女兒只是暫時睡著了,只要自己不放棄,女兒就一定會醒來。

東野圭吾:一個死亡的故事讓我們重新思考生命

燻子為了女兒的康復想了很多辦法,包括運用老公和昌公司,最新的儀器來幫助女兒做活動。經過一段時間的身體活動,瑞穗的氣色變的越來越好,身體也在不斷成長,還有其他的一些變化。

燻子很高興,醫生卻把這些都歸結於是使用儀器的電流刺激引起的反應。燻子看著女兒一天天“好起來”,她更加堅信,只要自己堅持下去,終有一天女兒會甦醒。

變化比不變化更讓人痛苦,有變化就意味著有希望,而遙遙無期的希望最折磨人。放棄不甘心,不放棄就要無期限的苦苦煎熬。最令人痛苦的不是堅持,而是堅持當中還要受到其他人的議論。

燻子的公公認為孫女瑞穗腦死亡,就是已經死亡了,他不太認同燻子夫妻的做法。接著燻子為瑞穗請的家庭教師,也有意無意的暗示她,瑞穗已經死亡,應該放手了。燻子還是不能接受,她走上街頭,碰到了一個為白血病女孩募捐的組織,她用家庭教師的名字加入了這個組織,捐獻了一筆錢。

在醫院,燻子見到了這個小女孩,她鼓勵小女孩要堅強,一定會戰勝疾病的。燻子給女孩父親講了一個腦死亡女孩的故事,女孩的父親說,他理解這位父母的做法,只要有希望所有父母都會為孩子盡力一搏。

燻子釋然了,原來她的行為不是不可理喻的,還是有人認可她、理解她。生活在世上,誰不渴望自己的生活方式得到認同、被理解,我們有時不開心,就是我們太在意別人的看法。

不幸地是,小女孩的病情發展的很快,沒有救下來。她的父母捐獻了女孩的器官。

東野圭吾:一個死亡的故事讓我們重新思考生命

東野圭吾:一個死亡的故事讓我們重新思考生命

有人理解也就會有人不理解,燻子還是堅持自己的決定,不分晝夜的堅持照顧了女兒三年,但沒能等來女兒的甦醒。丈夫和昌在諮詢了專業醫生後,開始動搖了,再加上公司其他股東認為對一個腦死亡的人運用最新科研儀器,純屬浪費資源,他們紛紛提起抗議,和昌終於受不了,他讓星野迴歸工作崗位,停止對瑞穗進行儀器康復。

燻子仍然沒有放棄,她學習儀器的操作,用儀器活動女兒的身體。平靜的日子終於還是被打破了,最先是燻子的兒子生人,他不再去姐姐瑞穗的房間,也不在像過去那樣對姐姐說話。生人公開對燻子說,媽媽一直再騙他,姐姐已經死了,現在的姐姐是一具屍體。

燻子愕然,一直乖巧聽話的兒子怎麼會說出這種話?燻子之前帶瑞穗參加生人的小學開學儀式之後,生人的同學就說,他的姐姐已經死了。生人為此和同學打架,受同學冷落。生人沒有把這些告訴燻子,燻子也不知道生人心理所承受的壓力,因為燻子太關注女兒了。上次和昌的父親對燻子照顧瑞穗的做法就表示出不贊同,認為燻子把瑞穗當做玩具,照顧瑞穗完全是出於自我的滿足。

死亡是人們最不願談起的話題,日本人對死亡更是有一種獨特的情結,死對於死者來說並沒有那麼可怕,但對於活著的人來說可能就是致命的打擊,他們會感到孤獨和痛苦。孩子是母親的命,孩子的離世對母親來說是最重的打擊,這也是燻子無法接受女兒已經死亡。

東野圭吾:一個死亡的故事讓我們重新思考生命

兒子生日那天,燻子報警了,當著警察的面拿著刀要刺進女兒瑞穗的身體。她只想用法律來證明女兒活著,向世人證明自己的堅持沒錯,女兒不是一具屍體。法律對腦死亡的規定很模糊,只要醫院沒做腦死亡鑑定,就不能斷定這個人死亡,但在醫學上只要是腦死亡就被判定為死亡。

“很多時候,我們以為死亡是一個瞬間,其實死亡是一個過程!”

東野圭吾:一個死亡的故事讓我們重新思考生命

警察也無法確定瑞穗的生死,在家人的勸慰下燻子放下了刀。燻子的侄女若葉看著眼前發生的事,說出了瑞穗溺水的真正原因。瑞穗是為了幫若葉撿掉在泳池底的戒指,才被泳池底的網線纏著溺水而亡。聽到這個消息,燻子一家人都很吃驚,包括若葉的母親美晴。

若葉對燻子說,她一直相信瑞穗還活著,也願意一直照顧陪伴瑞穗。燻子的妹妹美晴也說,她們都相信瑞穗活著,對瑞穗做的事也是真心的,不是演戲。瑞穗發生意外後,燻子的母親、妹妹一直都在自責愧疚中度過,不止燻子,其實家裡每個人都頂著巨大壓力活著

星野的離開,和昌的決定,燻子明白女兒真的不可能再甦醒了。燻子看到女兒對她說,媽媽,我該走了,謝謝你一直以來的照顧。燻子一下子從床上坐起,才發現是一場夢,接著女兒的各項指標都在急速下降,燻子知道這次女兒是真的離開了。

在女兒的葬禮上,燻子對和昌說:“即使這個世界陷入了瘋狂,仍然有我們必須守護的事物,而且,只有母親能夠為兒女陷入瘋狂。”是的,燻子做到了,因為她真的做到保護女兒,為女兒做任何事。

燻子終於釋懷了,她捐獻了女兒的器官,救活了一個小男孩。燻子為了女兒苦苦堅守了三年,她的行為在外人眼中可能很瘋狂,但她自己覺得能夠守護女兒,把女兒照顧好就很幸福。雖然女兒沒在身邊,但女兒能幫助別人,以另一種方式繼續存活在世間就是最好的回饋。到這裡這本書就講完了。

東野圭吾:一個死亡的故事讓我們重新思考生命

本書的作者是日本著名的小說家東野圭吾,大學剛畢業他成為了一個電氣工程師,但他酷愛寫小說,就利用下班時間創作。27歲時,他憑藉《放學後》一書獲得第31回江戶川亂步獎,一舉成名後,他辭職成了全職作家。

東野圭吾曾在訪談中談道:“人性的獨白、社會的炎涼,這些是人類永遠需要關注的命題。”這一點在東野圭吾社會派作品中的情節設計和人性描寫上也體現得非常明顯。

《沉睡的人魚之家》就是這樣一部作品,東野圭吾擅長人物內心描寫,在本書中也是體現的淋漓盡致,所有人物的畫面感極強,閱讀本書就如在觀看一部電影,意猶未盡。

東野圭吾:一個死亡的故事讓我們重新思考生命

《大連日報》評論本書:“書中充斥著東野圭吾對人生以及人性的思考,感受到東野圭吾前所未有的耐心,對內心世界的完美把握和對人性的深度剖析。小說故事也許是虛構的,但人生卻是最真實的。當唯一抓住的希望變成無限延長的絕望,愛是支撐人們堅持下去的信念。 ”

人都向往活著,厭惡死亡。生命無常,我們常常會遭受到生死抉擇,是堅持治療還是放棄,不斷折磨和考驗著人性。

閱讀本書,我們可以感受到人在死亡面前的無奈,也能感受到人性的偉大,尤其是母愛的偉大和無私,生死抉擇之際,唯有愛是支撐我們走下去的信念。


【如果你有想聽的故事,如果你有好故事分享,歡迎留言,我們一起分享,下期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