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怕的3歲"令家長頭疼,當孩子出現這幾個行為的時候你要這麼做

每一個母親都有一個這樣的體會,在孩子剛剛出世的第一年裡充滿著新生命的喜悅和帶娃的辛酸第一年的血淚歷史,讓我們回顧一下。

卸貨完畢之後,腰痠腿疼頭髮禿;母乳餵養困難,漲奶漲到懷疑人生;孩子嗷嗷待哺,老公一動不動;沒一天睡過好覺,孩子半夜頻繁夜醒;沒理由地大哭,餓了哭,不餓哭,媽媽不在哭,媽媽在也哭。天天盯著孩子的屎尿屁;怎麼今天比昨天多拉了一次?怎麼今天放屁特別臭?怎麼今天還不拉?......

第一年過完終於感覺可以鬆一口氣了,但是越發感覺不對,我們家這個小東西怎麼開始亂扔東西,每天晚上半夜不睡覺都在嗨,有的時候都開始打人了,去翻了翻網上的秘籍才知道,快三歲的孩子到了人生中的第一個叛逆期,人人稱之為"可怕的3歲"時期。

1、 什麼是可怕的3歲

那麼什麼是可怕的三歲呢?這個發生時期一般都在孩子1歲半到三歲多這段時間。這個時候孩子正在從嬰兒時期過渡到幼兒時期。孩子在身體、情感、認知等各個方面都有巨大的變化。

2、3歲的孩子會有什麼樣的行為

朋友家裡的孩子正好三歲,我們在打電話的時候,朋友就開始叫苦。她家裡的寶寶三歲了,按照她說的就是從一個小天使變成了一個小惡魔。最讓朋友頭疼不已的是孩子居然開始打人了。

當孩子開始打人我們應該怎麼做

孩子打人我們應該正視這個問題,如果家長開始責罵,懲罰,甚至動手打孩子。反而自己用行動告訴孩子,打人是可以的,從而加重孩子打人的行為,使得情況更加糟糕。 對於三歲的孩子來說語言表達能力還沒有跟上,當孩子情緒來的時候對外表達的感情就採用他們最為熟悉的肢體語言,孩子打人的行為本意不是傷害,最多是為了表達自己的拒絕和憤怒。

當孩子打人的時候可以這樣做:

1、把孩子帶離爭吵的地點,跟孩子單獨待在一起;

2、用堅定而溫柔的語氣,告訴孩子:"我知道你很生氣,但是不可以打人,打人會傷害別人,如果你繼續這樣,就只能在這裡玩了。"這時候可以讓孩子冷靜幾分 鍾,減少對孩子的關注。

3、等孩子平靜下來了,再過去擁抱孩子,告訴孩子:"打人是不對的,媽媽是很愛你的,但是不喜歡你這樣做,記住了嗎?"

三、怎麼陪孩子度過這個階段呢?

1、堅守自己底線,愛與管教並行

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這句話用在育兒養己,到現在仍有教育意義。可以跟孩子一起制定生活中的小規矩,比如:看電視只能看半個小時、晚上八點之前就要睡覺等等,制定下來就要貫徹到底。當孩子遵守規則時,及時表揚和鼓勵

2、理解和支持

當孩子不聽話的時候要避免和孩子發生正面衝突,以柔克剛。理解孩子的行為,做孩子最堅強的後盾,給予孩子尊重和支持。

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經歷了生產剝離的疼痛,經歷過了孩子一聲聲啼哭。 經歷多多少難熬的時刻和心酸,換了孩子健康成長,相信每個父母都會覺得這樣的時光千金不換

寶寶成長中每到一個階段,就會出現引起家長重視的行為,每種行為的產生和停止都有其特定的成因和規律。面對孩子的壞行為,父母要記得不要硬碰硬,正確引導孩子認識錯誤,解決問題。

我家孩子從小非常喜歡看繪本,特別是《兒童習慣培養和情緒管理》這套繪本,全套有10個小故事。我家孩子特別喜歡裡面精美的圖畫,即使我不在身邊,孩子也能看懂故事的內容。

每天睡覺前,我都會把繪本里的故事講一遍給孩子聽,孩子也漸漸的能夠分清什麼行為是好的、什麼行為是不好的。

這套繪本一共有十個主題,分別從不同的角度講述不同的故事:做最好的自己、誠實守信、不亂髮脾氣、自我保護、克服恐懼、團結友愛、知書達禮、分享快樂、我能行、形成好習慣。從而幫助孩子規範自己的行為習慣,養成講文明、懂禮貌的好習慣。

所以,孩子進入“可怕的3-6歲”這個階段,確實會給各位家長帶來很大的難度,但同時也是一個不可多得的機遇。相信聰明的家長們一定可以抓住機會,順利培養出優秀的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