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公布的湖南14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三湘热土的革命先声

湖南被誉为“革命摇篮,伟人故里”,红色旅游资源极为丰富。既有自鸦片战争以来,为了国家昌盛和民族复兴抛头颅、洒热血的大批仁人志士留下的艰难求索足迹,更有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和先烈革命活动、重大历史事件遗址遗迹。诞生了毛泽东、刘少奇、任弼时、彭德怀、贺龙、罗荣桓等一大批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发生了秋收起义、平江起义、湘南起义、通道转兵等重大革命历史事件。三湘大地革命先辈用他们的鲜血和生命染红了湖南热土,留下了丰富的红色资源。据统计,湖南现有红色旅游景区景点310个,其中国家级红色旅游经典景区14个。长期以来,湖南充分发挥其红色旅游资源的特有优势,连续十多年举办中国湖南红色旅游文化节,成为湖南乃至全国红色旅游的著名品牌节会活动;创新推进的全国红色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国际合作创建区,做好“红色旅游 ”大文章,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让我们共同走进三湘四水,感受湖南近代风起云涌的革命先声吧!

NO1.湘潭市韶山市毛泽东故居和纪念馆

国家公布的湖南14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三湘热土的革命先声

地址:湖南省湘潭市韶山市

概述:故居位于韶山乡韶山村上屋场,属土木结构的“凹”字型建筑,坐南朝北,东边是毛泽东家,西边是邻居,中间堂屋两家共用,总建筑面积472.92平方米。故居1929年被国民党政府没收遭到破坏,1950年按原貌修复。纪念馆位于湘潭市韶山区韶山冲,是一座水泥砖木混合结构、苏州园林式的建筑,建筑面积6000多平方米。是反映毛泽东生平和光辉业绩的革命纪念馆。毛泽东(1893~1976),湖南湘潭人,中国人民的领袖,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1949至1976年,毛泽东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领导人。他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发展、军事理论的贡献以及对共产党的理论贡献被称为毛泽东思想。毛泽东被视为现代世界历史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时代》杂志将他评为20世纪最具影响100人之一。

NO2.长沙市红色旅游列景区

1. 湖南第一师范学校旧址

国家公布的湖南14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三湘热土的革命先声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天心区书院路

概述:旧址又名毛泽东与第一师范纪念馆。系仿日本青山师范(今东京学艺大学)建筑风格,坐东朝西,砖木结构,平房与二层楼房有机结合,栋栋之间由走廊或亭楼连接形成四合院落。现存毛泽东青年时期革命活动纪念地14处,包括学校大礼堂、第八班教室、第八班寝室、毛泽东任教二十二班教室等。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创始于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前身是南宋理学家张栻创办的城南书院,湖南全省师范传习所、湖南全省师范学堂等。1911年改称“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 享有“千年学府,百年师范”美誉。中国近代史上著名人物曾国藩、黄兴等曾藏修于此;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毛泽东、蔡和森、何叔衡、任弼时、李维汉、萧三等曾在此学习;徐特立、杨昌济、黎锦熙、王季范、李达、周谷城等曾在此任教(中共一大代表3人),1913年春至1918年夏,毛泽东在该校第八班学习。

2. 中共湘区委员会旧址暨毛泽东、杨开慧故居

国家公布的湖南14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三湘热土的革命先声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开福区八一路538号

概述:旧址位于长沙旧城区东北郊,曾有两口池塘,故称清水塘。旧址是一座坐北朝南,砖木结构,两进三开间江南风格宅院,木板墙、镂空窗,造型精致,古色古香。1921年7月,毛泽东和何叔衡参加中共一大回到湖南后,全国第一个省级支部和中共湘区委员会都成立于此,毛泽东任中共湖南支部书记及中共湘区委员会书记。1920年冬,毛泽东和杨开慧结婚,1921年冬至1923年12月,毛泽东和杨开慧新婚燕尔,两个孩子呱呱坠地,在这里度过了一段相对安稳的日子。1923年12月底毛泽东离开清水塘赴上海后,杨开慧带孩子在这里继续居住至1924年5月,这里是他们所组建的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家。

3. 宁乡县花明楼刘少奇故居和纪念馆

国家公布的湖南14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三湘热土的革命先声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宁乡县花明楼镇

概述:故居始建于清嘉庆年间,坐东朝西,为土砖木结构、稻草与小青瓦覆顶的农村四合院,共有房屋21间半,其中小青瓦房16间、茅屋5间。纪念馆主馆坐北朝南,呈三级阶梯展开,系分散自由群体型庭院结构。建筑面积3200平方米,陈列面积980平方米。馆内有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北方局旧址、盐城新四军军部旧址、西柏坡旧址模型及延安窑洞、中南海福禄居等居室复员陈列。刘少奇(1898~1969),生于湖南省宁乡县,是我党工人运动的著名领袖和主要领导者,华北、华中抗日根据地的主要创建者和领导者,长期担任我们党的重要领导职务。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理论家,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元勋,是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重要成员。

4. 浏阳市文家市镇秋收起义会师旧址纪念馆

国家公布的湖南14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三湘热土的革命先声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浏阳市文家市镇人民路34号

概述:旧址纪念馆总占地104亩,主要包括秋收起义文家市会师旧址、历史陈列馆、积谷仓、秋收广场等部分。会师旧址原为创办于1841年的文华书院,建筑面积3834平方米,为土木结构,是浏阳四大书院之一,书院后更名为里仁学校。1927年9月19日,毛泽东率秋收起义部队会师文家市,在会师旧址里仁学校召开了前敌委员会,决定放弃攻打长沙,向敌人统治薄弱的农村进军,由此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的正确道路。

5. 长沙县杨开慧故居和纪念馆

国家公布的湖南14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三湘热土的革命先声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长沙县雾阳乡(今开慧乡)板仓

概述:纪念馆距长沙城约65公里,由杨开慧生平业绩陈列馆、故居、杨公庙和烈士陵园四部分组成。故居建于清末年间,坐北朝南,土木结构,房舍为上、中、下三栋平行排列,前筑防护矮墙形成院落,杨开慧诞生于此。1980年修缮时,在墙缝中发现有杨开慧1928年在家居住时所写手稿、信札多件。杨公庙为砖木结构四方形房屋,上覆青瓦,内有8个展厅,其中第一、二、三展厅展览了杨开慧生前使用过的一些物品。陵园于1969年修建而成,有杨开慧烈士全身汉白玉塑像、开慧烈士墓地、纪念亭等纪念设施。杨开慧(1901~1930),长沙县清泰乡板仓人,1920年加入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同年和毛泽东结为革命伴侣。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负责中共湘区委员会机要和交通联络工作,成为毛泽东得力助手。大革命失败后,毛泽东领导湘赣边界秋收起义,杨开慧带着三个孩子回到长沙板仓开展地下斗争。1930年10月杨开慧被捕,11月14日就义于长沙浏阳门外识字岭,年仅29岁。

6. 岳麓山景区

国家公布的湖南14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三湘热土的革命先声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

概述:岳麓山风景名胜区位于古城长沙湘江两岸,总面积 36平方公里,由麓山、天马山、桃花岭、石佳岭四个景区及新民学会旧址、南津城士城头二景点组成。麓山景区为全区精萃所在,面积6平方公里,荟萃湘楚文化精华,素以名胜古迹众多,植物资源丰富,革命烈士墓葬群集。千年学府岳麓书院为宋代四大书院之冠,亦座落在山中;号称“汉魏最初名胜,湖湘第一道场”的古麓山寺,亦座落在山中;建于清乾隆 57年地处青枫峡的我国四大名亭之一的爱晚亭,更是风景绝佳之地,也是毛泽东同志早年从事革命活动的地方。景区还有麓山忠烈祠、第九战区司令部战时指挥部旧址、长沙会战纪念碑等纪念性建筑。

7. 何叔衡、谢觉哉故居

国家公布的湖南14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三湘热土的革命先声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宁乡县沙田乡

概述:何叔衡故居位于宁乡县沙田乡杓子冲,建于清乾隆五十年(1785)的普通农舍,坐东朝西,土木结构,有正房、左右厢房计23间,小青瓦屋面,土砖泥筑院墙,占地约2600平方米。何叔衡(1876~1935),出生于湖南省宁乡县一个农民家庭,无产阶级革命家 。1913年,何叔衡考入湖南省立第一师范讲习班,与毛泽东、蔡和森等同学志同道合,成为最好的朋友。1921年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成为党的创始人之一。1928年6月,赴莫斯科出席中共六大。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主力长征后奉命留在中央革命根据地坚持游击战争。1935年2月24日在长汀突围战斗时壮烈牺牲,时年59岁。

国家公布的湖南14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三湘热土的革命先声

谢觉哉故居位于宁乡县沙田乡堆子山南,建于清道光三十年(1850),坐东朝西,二进合院,青砖泥墙,面阔3间,中辟天井,占地约640平方米。后家境小康,搬迁到南馥冲定居,在这里度过了青少年时代。谢觉哉(1884~1971),湖南宁乡人,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延安五老”之一,著名的法学家和教育家、杰出的社会活动家、法学界的先导、人民司法制度的奠基者。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4年参加长征。新中国成立后,曾任内务部部长、最高人民法院院长、中国政法大学校长等职,1971年6月15日在北京病逝。

8.湖南雷锋纪念馆

国家公布的湖南14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三湘热土的革命先声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高新区雷锋街道

概述:纪念馆始建于1964年,由雷锋生平事迹陈列室、雷锋塑像广场和文化活动中心等建筑组成,以详实的内容、丰富的资料,再现了雷锋这位伟大共产主义战士短暂而平凡的一生。雷锋(1940~1962),原名雷正兴,出生于湖南长沙,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共产主义战士。1954年加入中国少年先锋队,1960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同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2年8月15日因公殉职,年仅22岁。

NO3.湘潭市湘潭县彭德怀故居和纪念馆

国家公布的湖南14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三湘热土的革命先声

地址:湖南省湘潭市湘潭县乌石镇乌石村

概述:故居始建于1925年,现存建筑是彭任湘军团长时出资修建,座西北朝东南,砖木结构,粉墙青瓦,具有典型江南风味的普通农舍,占地2490平方米,主体建筑350平方米。彭德怀的弟弟彭金华、彭荣华都于1940年10月前后牺牲,遗体合葬在屋后面的山丘上。 纪念馆与故居相邻,1998年10月20日彭德怀同志诞辰一百周年建成开馆,建筑面积3100平方米,陈列分4个部分20个章节生动、艺术地再现了彭德怀伟大、光辉、战斗的一生。彭德怀(1898~1974),出生于湘潭县彭家围子。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元帅,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政治家,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人和领导人之一。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中共中央西北局第一书记,西北军政委员会主席,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国防委员会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兼国防部长,建设大三线副总指挥。

NO4.岳阳市红色旅游系列景区

1. 平江县平江起义旧址

国家公布的湖南14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三湘热土的革命先声

地址:平江县城开发区

概述:起义旧址原为1867年所建的天岳书院,坐南朝北,共有讲堂三间,院长住房两间,斋房50余间,以及天井、过道等,占地面积6549平方米,建筑面积3907平方米。建筑宏伟,古朴庄重。旧址保留有当年平江起义的主要领导人的住房和会议室,起义士兵营房、穿过的服装和使用过的武器。1928年6月,彭德怀同志率领的国民革命湖南陆军独立五师第一团和第三团三营驻平江,在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的感召下,彭德怀、滕代远、黄公略等共产党人在天岳书院发动了“平江起义”,成立中国工农红军第五军。8月1日,红五军撤出平江县城,开辟了湘鄂赣革命根据地。12月中旬,彭德怀、滕代远率领红五军主力到井冈山与红四军会合,其余部分武装在黄公略领导下,继续在湘鄂赣边区坚持游击战争。

2. 汩罗市任弼时故居

国家公布的湖南14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三湘热土的革命先声

地址:湖南省岳阳市汨罗市弼时镇唐家桥

概述:任氏祖居在白沙河西面的冷水井,后迁至此,故又称“任家新屋里”。建于清末,面向西偏北,为三间三进两偏屋的南方农村建筑,墙壁下部用青砖,上部为土坯,青瓦顶,共有房屋 31间,占地面积 1204平方米。任弼时(1904~1950)湖南汨罗人。1935年与贺龙率红二、六军团长征,力促红军三大主力胜利会师。抗战期间任八路军政治部主任、中共中央秘书长。1943年3月与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并列成为领导全党的“五大书记”之一。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组织家,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卓越领导人,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中共第七届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

3. 华容县湘鄂西革命根据地

国家公布的湖南14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三湘热土的革命先声

地址:湖南省岳阳市华容县

概述:华容湘鄂西革命根据地主要包括桃花山革命根据地、烈士陵园、何长工同志故居等项目。具体为以桃花山、明碧山革命根据地为核心的县委旧址、华容县苏维埃政府旧址、“东山惨案”旧址、贺龙元帅领导的农民军元宵暴动纪念碑、新四军江南挺进支队指挥部,战地医院,简易兵工厂旧址等。以烈士陵园为中心的景点群包括革命烈士纪念馆、烈士墓碑、纪念亭、将军墓碑、博物馆等。以何长工故居为中心的景点群包括何长工故居、何长工纪念馆、何氏宗祠等。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华容是湘鄂西革命根据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贺龙领导的红军四次攻克县城,创建了华容苏区;抗日战争时期,在华容成立的中共湘北工作委员会,是洞庭湖区人民的战斗指挥部。在近半个世纪的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岁月中,毛泽东、彭德怀、贺龙、何长工、周逸群、蔡协民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这块热土上留下了光辉的足迹,全县共有2万多英雄儿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新中国成立后被追认为烈士的有4400多人。何长工同志留法回到家乡华容后,以何氏宗祠为阵地,从事党的秘密工作,宣传革命思想,创办新华学校,为中国共产党输送了一大批青年骨干,在创建井冈山根据地、组建红八军建立了不朽历史功勋。

NO5.郴州市红色旅游系列景区

1. 宜章县湘南暴动指挥部旧址

国家公布的湖南14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三湘热土的革命先声

地址:湖南省郴州市宜章县城关镇

概述:旧址原为宜章女子学校,四栋两层建筑物的四合院,一栋在坪东,一栋在坪。中坪北面原有一栋简易楼房,楼下有两耳房和一厅堂,中厅是起义指挥部及朱德、陈毅等的住房,两侧为红军战士营房。1928年1月,朱德、陈毅等率领南昌起义保留下来的一部分队伍由广东折回湖南,在此举行了“年关暴动”,建立了湘南第一个红色政权宜章苏维埃政府,并把部队改编组成了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一师,朱德任师长,陈毅任党代表,王尔琢为参谋长,揭开了湘南起义的序幕。同年三四月间,在国民党军队的重兵进攻下,朱德、陈毅率起义部队撤离湘南地区,向井冈山转移,与毛泽东率领的秋收起义部队会师后,创建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2. 桂东县“三大纪律六项注意”颁布旧址

国家公布的湖南14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三湘热土的革命先声

地址:湖南省郴州市桂东县沙田镇

概述:旧址位于湖南省桂东县沙田镇,现建有一座高8.1米汉白玉质地三棱立锥体纪念碑。1927年9月毛泽东领导秋收起义时,就要求部队官兵对待人民群众说话和气,买卖公平,不拉夫,不打人,不骂人;同年10月在江西省遂川县荆竹山动员部队向井冈山进发时,站在雷打石上首次规定了三项纪律;1928年1月部队分散到县城周围农村发动群众时提出了六项注意;1928年4月3日部队到达湖南省桂东县沙田村,毛泽东在 “三十六石丘”田边的土台上,向工农革命军和地方赤卫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建军宗旨教育,向全体官兵正式宣布三大纪律六项注意。三大纪律是:行动听指挥,不拿工人农民一点东西,打土豪要归公。六项注意是:上门板,捆铺草,说话和气,买卖公平,借东西要还,损坏东西要赔。从而奠定了红军统一纪律的基础,后发展为《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对人民军队正规化建设发挥了重大作用。

3. 汝城县湘南起义汝城会议旧址

国家公布的湖南14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三湘热土的革命先声

地址:湖南省郴州市汝城县城郊乡津江村

概述:汝城会议旧址位于汝城县城郊乡津江村原乡绅朱雄万之宅院,既是当年湘粤赣农民运动指挥所,也是汝城会议的旧址,有古建筑6栋,建筑面积1463平方米。1927年11月26日至28日,朱德在此主持秘密召开湘南、粤北党组织负责人会议策划湘南起义,史称“汝城会议”。会议制定以朱德、陈毅率领的南昌起义军打先锋,以汝城为中心发动湘南、粤北起义计划。“汝城会议”为湘南起义做了政治上、军事上、组织上的充分准备,是湘南起义纲领性、方向性的重要会议,对湘南起义起着决定性作用。整个景区包括汝城会议旧址、湘南起义策源地纪念馆、湘粤赣农运指挥所旧址、朱子奇旧居、“朱德范石生”合作旧址、朱舜华故居、津江古祠堂、津江古民居等8个景点。

NO6.衡阳市衡东县罗荣桓故居

国家公布的湖南14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三湘热土的革命先声

地址:湖南省衡阳市衡东县荣桓镇南湾村,

概述:故居建于民国3年(1914),是罗父罗国理为纪念第12代先祖异山公倡建的族祠,三进四厢,房屋20间,建筑面积530平方米。主体建筑后面为杂屋,有碾米房、厨房、猪牛栏等。罗荣桓(1902~1963),衡山县寒水乡南湾村(今属衡东县荣桓镇)人。参加秋收起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最高人民检察署检察长、政务院政治法律委员会委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工作奠基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党、国家和军队卓越领导人。

NO7.张家界市红色旅游系列景区

1. 桑植县贺龙故居和纪念馆

国家公布的湖南14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三湘热土的革命先声

地址:湖南省张家界市桑植县洪家关村

概述:故居是一座典型的湘西普通民居建筑,坐北朝南,四扇三间,木架毛瓦平房。原是贺龙祖父贺良仕于清道光年间修建,由于家里人口多,贺父将这三间房用木板隔成六间。贺龙和他的姐姐、妹妹、弟弟都出生在这里。纪念馆位于贺龙故居对面的马颈塔,是一座融现代建材,仿古工艺和民族风格为一体的四合院式建筑,陈列着两把菜刀闹革命、南昌起义等元帅生平事迹。贺龙(1896~1969),湖南桑植人。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始人和主要领导者之一,新中国体育事业的开拓者和领导者,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1916年以“两把菜刀闹革命”,建立起一支农民武装。1927年任独立第十五师师长、国民革命军第二十军军长,8月1日率部参加南昌起义,任起义军总指挥,同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新中国成立后,历任西南军区司令员、国务院副总理兼国家体委主任和国防委员会副主席、中央军委副主席。文革期间被林彪、江青反革命集污蔑搞“兵变”,遭到残酷的人身折磨和迫害,1969年6月9日被迫害致死。

2. 刘家坪红二方面军长征出发地

国家公布的湖南14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三湘热土的革命先声

地址:湖南省张家界市桑植县刘家坪白族乡珠玑塔村

概述:出发地位于桑植县刘家坪白族乡珠玑塔村八卦樓组干田坝,现修建有中国工农红军第二方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馆、纪念碑。红二方面军是中国工农红军三大主力之一。1935年11月19日,贺龙、任弼时、关向应率领红二方面军从桑植县刘家坪出发长征,纵横湖南、贵州、四川等8个省份,行程两万多里,于1936年10月到达甘肃与红一方面军胜利会师,完成伟大长征。

NO8.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永顺县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旧址

国家公布的湖南14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三湘热土的革命先声

地址:湖南省湘西自治州永顺县塔卧镇

概述:塔卧根据地旧址现保存有湘鄂川黔省委、省政府、省军区、红四分校、省委党校、无线电台、兵工厂等,整个旧址共6000多平方米。1934年11月24日,贺龙、任弼时、肖克、王震等率领红二、六军团解放大庸,在城中天主堂成立了中共湘鄂川黔省委、省军区,12月1日成立省革命委员会。以此为标志,以大庸为中心的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正式形成。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是红二方面军最大的和红军在江南最后的根据地。根据地的初始中心在大庸(今张家界市永定区),革命活动区域达31个县市。

NO9.湘潭市湘乡东山学校旧址

国家公布的湖南14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三湘热土的革命先声

地址:湖南省湘潭市湘乡市东山办事处书院路1号

概述:湘乡东山学校始建于1895年,初建时称“东山精舍”,建成后曾多次易名。1958年9月10日,毛泽东为该校题写了“东山学校”的校名,沿用至现在。1910年秋,毛泽东来校求学。校长李元甫思想进步,教员多为维新派,受过日本明治维新的影响。李元浦对少年毛泽东的入学考卷非常赞赏,认为 “学校取了个建国才”。毛泽东在东山学校期间留下了许多刻苦学习、关心人民疾苦的故事。这里还曾培养出了许多革命战士和知名人士,如陈赓大将、谭政大将、著名诗人萧山、革命烈士毛泽覃,以及肖子升、柳宗陶、易礼容等。

NO10.怀化市红军长征通道会议旧址

国家公布的湖南14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三湘热土的革命先声

地址:湖南省怀化市通道县县溪镇

概述:会议旧址即恭城书院,座落在通道县西北的县溪镇(原通道老县城)罗蒙山下,始建于宋崇宁四年(1105年),复修于明初,现存建筑为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重建,为纯木建筑结构,具有典型地方特色和浓厚民族建筑风格,是历代重要讲学育人场所。1934年离开中央苏区开始悲壮长征的红军在广西强渡湘江,队伍从出发时的8.6万人锐减至3.4万。1934年12月12日,中央红军攻占通道县城后,在此召开了中共中央临时紧急会议,即通道会议,接受了毛泽东“放弃北上湘西与红二、六军团会合,转向敌人薄弱的贵州西进”的正确主张,形成了历史上著名的“通道转兵”,救红军于生死,挽革命于危难。

NO11.衡阳市南岳忠烈祠

国家公布的湖南14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三湘热土的革命先声

地址:湖南省衡阳市南岳衡山香炉峰

概述:忠烈祠于一九三八年筹建,一九四二年落成,是中国大陆纪念抗日阵亡将士的大型烈士陵园。整个布局为方体,依山而建,前低后高,规模宏大。祠内的花岗岩石板大道和二百七十六级石磴衔接,将牌坊、“七七”纪念塔、纪念堂、致敬碑、享堂从下而上组成一体。公墓区占地愈200亩,分布着19座烈士墓葬,其中12座为个人墓,7座为集体墓。葬有抗日战争中二十二次正面大型作战,以及全国共计四万次战斗所牺牲的将士。第一批入祠的将领有张自忠、郝梦麟、佟麟阁、赵登禹等三十八名。南岳忠烈祠是中国建筑最早、规模最大的抗日战争纪念地之一,也是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纪念地之一。中华民族阵亡将士的总神位就设立于此。

NO12.怀化市芷江县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芷江受降旧址、飞虎队纪念馆

国家公布的湖南14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三湘热土的革命先声

地址:湖南省芷江侗族自治县芷江镇七里桥村

概述:受降旧址主要包括受降纪念坊:建于1946年2月,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标志,全球六座凯旋门之一,坊上嵌刻有蒋中正、李宗仁、何应钦、白崇禧、于右任、孙科、王东原、居正、王云五等军政要人的题词额和《芷江受降坊记》206字铭文;受降旧址:建于1938年,由受降会场、中国陆军总司令部、何应钦办公室三栋鱼鳞板双层木结构平房组成;纪念抗战胜利展览馆:建于1995年,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馆内设“八年抗战”、“中国受降”、“毋忘历史”三展厅。1945年8月15日,日本政府接受《菠茨坦公告》宣布无条件投降。同年8月21日,代表百万侵华日军的今井武夫副总参谋长奉侵华派遣军司令冈村宁茨之命令,由南京飞抵芷江进行乞降会谈,中国战区受降全权代表何应钦在芷江接受了令其陆、海、空三军缴械投降命令备忘录,宣告了侵华日军的彻底失败,写下了中国近代史上抵御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光辉一页。

国家公布的湖南14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三湘热土的革命先声

飞虎队纪念馆坐落于芷江机场东边,距县城2公里。是为了纪念空军飞虎队对日本空军和地面部队进行了毁灭性的打击,为中国的抗日战争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而建立。纪念馆2005年5月建成。由飞虎队纪念馆、空军作战指挥塔旧址和中美空军联队俱乐部旧址三栋建筑体构成。飞虎队是中国空军美国志愿援华航空队(后为第十四航空队)的简称,由美国飞行教官克莱尔·李·陈纳德创建。在抗日战争中创造了辉煌战绩,立下了卓越功勋。

NO13.株州市红色旅游系列景区

1. 茶陵县工农兵政府旧址

国家公布的湖南14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三湘热土的革命先声

地址:湖南省株州市茶陵县城关镇前进村三角坪

概述:旧址是全国第一个红色政权诞生地,原系南宋至清代的州(县)署衙门,始建于南宋中叶,占地面积18000余平方米,建筑面积4975平方米。青砖灰瓦,圆柱方檩,画栋飞檐,高耸马头墙,属于徽派建筑风格,充分展现了中国建筑艺术和东方审美艺术之美。1927年11月,工农革命军第二次攻克茶陵县城后,根据毛泽东的指示,在此创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县级红色政权茶陵县工农兵政府,并推举谭震林任政府主席。

2. 炎陵县红军标语博物馆

国家公布的湖南14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三湘热土的革命先声

地址:湖南省珠州市炎陵县新市街24号

概述:博物馆包括博物馆主体建筑和文化广场两部分,占地总面积1.4万平方米,其中博物馆主体占地面积1579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892平方米。博物馆仿江南清代祠堂式建筑,主体分两层,集中展示揭取下来的真实标语,并利用现代声光及多媒体技术,模拟当年书写标语的场景,为参观者还原历史。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炎陵县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年,工农红军为发动群众起来闹革命,在炎陵城乡书写了大量宣传标语,仅保存的红军标语就有151处、339条、4826字,可辨别的书写部队番号达66个之多,是全国保存红军标语数量最多、最完好的地区之一。

NO14. 胡耀邦故居和陈列馆

国家公布的湖南14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三湘热土的革命先声

地址:湖南省浏阳市中和镇苍坊村

概述:故居始建于清朝咸丰年间,为典型的清末浏阳农村民居建筑,成凹字形布局,坐北朝南,土木结构,小青瓦顶,共19间,占地面积450平方米。房屋为胡耀邦曾祖父胡名钟和其兄胡明镜当年所共有,自中轴线以西为胡耀邦故居,以东为胡氏宗亲住房。故居对面建有陈列馆。現有故居、陳列館、耀邦廣場、胡氏宗祠、胡氏祖墓、胡家古井等多處景點。胡耀邦(1915~1989), 湖南浏阳人,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领导人之一。历任红三军团第五师第十三团党总支书记、中共中央军委总政治部组织部副部长、第一野战军政治部主任等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中共中央组织部部长、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兼任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三书记、中共中央秘书长兼中共中央宣传部部长。1981年6月至1982年9月担任中共中央主席,1982年9月至1987年1月担任中共中央总书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