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是报仇,别人都希望现报,而张居正忍了28年才报

这是一个关于“别人家的小孩”带来的忧伤的故事!


同样是报仇,别人都希望现报,而张居正忍了28年才报


从小,我们都讨厌“别人家的孩子”!每次听父母说:“你看别人家的小孩都能自己扫地洗衣服,学习成绩还非常好,每次考试都是第一名。你再看看你,在家什么事都不做,成绩也不行,怎么差别就这么大呢?”是不是每次听到这种话的时候,你就会恨的牙痒痒?其实不仅现在人讨厌“别人家的小孩”,古时候的人也讨厌“别人家的小孩”!“别人家的小孩”几乎能成为人们儿时的梦魇!

明朝时,张居正就是典型的“别人家的小孩”!别的家庭多以他为榜样来激励自己家的孩子上进。张居正5岁入学,7岁通六经,12岁中秀才,15岁中举人,被当地人称为神童!正所谓物极必反,他的“神童光芒”给他带来了诸多好处的同时也给他家带来了一件祸事!

1540年,年仅15岁的张居正高中举人后回到江陵老家,张家人欢天喜地!而此时,他的祖父张镇却因为酒精中毒而亡。为何会酒精中毒?事情还要追溯到3年前张居正12岁那年考中了秀才说起。当时荆州城里的辽王朱致格得了重病,一命呜呼!他的儿子朱宪㸅因为只有12岁,不能马上继承爵位,王府的大权都掌握在朱致格的老婆毛女士手中。毛女士有才干有见解,她见朱宪㸅整天不务正事,担心以后难以担当大任,想用榜样的力量来激励他,于是请了年仅12岁,刚刚考中秀才的张居正来家做客,在落座时,要求朱宪㸅坐在张居正的下首,这显然与当时的礼节不符。毛女士于是挑明了说:“你如果再不上进,以后就会永远坐在他的下首!”这句话激怒了朱宪㸅,但是他并未行于色,而是将仇恨的种子种在心里,让它慢慢发芽!

同样是报仇,别人都希望现报,而张居正忍了28年才报


1540年,张居正高中举人,衣锦还乡!消息在荆州城传开,已经继承爵位的朱宪㸅内心深处的仇恨再次被激发,他决定整治张居正!然而,张居正是当时的大红人,他自然不能拿他做事,于是心上一计:那就整治他的爷爷张镇吧!因为张镇一直在辽王府当护卫,他有的是机会!

于是,他以祝贺张居正高中举人为由,请张镇吃饭,张镇因为第一次被王爷请吃饭,而且自己的孙子又高中举人,双重喜悦让他情难自禁,在席上就有点微醉了,后来朱宪㸅又软硬兼施的劝他喝了很多酒,抬回家时已经成了一堆乱泥,第二天凌晨就一命呜呼而去。

当时张居正虽然高中了举人,但是他的势力仍然无法与皇亲国戚的王爷抗衡,张家只能把这件事烂在肚子里。然而张居正并未把此事忘掉。

1568年的最后一个月,朱宪㸅被御史锆光先弹劾13项大罪。张居正犀利的抓住了其中最重要的一条“违制娶娼,冒充世子”,顺利的将朱宪㸅软禁,爵位被剥夺。本来这“13项大罪”在当时的王爷身上,几乎人人都沾边的,为何只有朱宪㸅的爵位被剥夺了?

同样是报仇,别人都希望现报,而张居正忍了28年才报


1568年,张居正早已是内阁大臣,特别是内阁首辅徐阶的下台,造成他的权利迅速上升。在这个位子上,想要处理一个没有实权的王爷就不是一件难事了!但是张居正当时的人设不允许他是一个记仇的内阁大臣,所以他必须把这件事办理的人不知鬼不觉。最后想来想去:他把这13项大罪的最后一条抄写在了奏折的第一条上面,因为朱宪㸅年轻时纵欲过度,以致他人到中年仍然无后,还不能生育,所以他从妓院的相好里夺了一个男孩过来,冒充是他的小妾所生。在帝王之家,最恨这种狸猫换太子的把戏,不是龙种却冒充龙种就是大罪。所以皇上看到第一条“违制娶娼,冒充世子”时就怒不可赦,下令撤销了他的爵位,还把他软禁了起来!

从1540年到1568年,事情整整过去了28年,这个家族大仇终于隐晦的报了!正所谓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大概讲的就是张居正这类心有大志的人吧!

同样是报仇,别人都希望现报,而张居正忍了28年才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