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聞所未聞的承德市頭溝二溝三溝四溝五溝六溝七溝八溝那些事兒

在承德,古稱熱河,曾經以“八溝哈達,御道欒水”為標誌。

其中的八溝是指現在的平泉。八溝名稱的由來,說起來很簡單,就是從承德東行,按照燕山走勢依次命名的頭溝、二溝、三溝、四溝、五溝、六溝、七溝、八溝。

其中的欒水,是指流經承德縣的灤河、老牛河、武烈河、柴白河白馬河、暖兒河等河流,流經平泉縣境內的遼河、大淩河等河流。

這些村名、鎮名屬於原生態的歷史,有的鎮名、村名有動人心絃的傳說故事,比如頭溝、三溝、六溝、七溝、八溝;有的村名一直默默無聞,如二溝、四溝、五溝。

頭溝,位於承德縣中北部,地處玉帶河下游,河谷兩岸地勢平坦,土壤肥沃,屬於冀北山地。這裡有商周、戰國時期土城子遺址,至今還有城垣遺蹟,在房身溝村的一座戰國墓葬,出土了劍、戈、豆鈴等器具80多件。

這裡有一段漢代長城,如今只剩下一條若隱若現的土崗子。有熱河十景之一的湯冰泉,康熙皇帝曾經來此14次沐浴駐蹕。還有敖龍寺,其中敖龍寺還存有戲樓、山門、香池、正殿、配殿。當地群眾每年在三月都自發舉辦廟會,商賈雲集、生意興隆。遼國和宋朝之間的驛站牛山館建在頭溝鎮三塊地村。

你聞所未聞的承德市頭溝二溝三溝四溝五溝六溝七溝八溝那些事兒

二溝,是三溝鎮的一個村。

三溝,現為三溝鎮,位於承德縣中部,距縣城29.3公里,這裡有一處遼代窖藏,出土了鐵鎖、鐵楔和一套白釉瓷器。其中的一對白釉提樑瓜稜形執壺,系仿定窯產品,胎質細膩,造型精美,是難得的精品。出土時,壺口蓋有“崇寧重寶”銅錢,說明承德一帶是接近宋朝的地域,宋朝錢幣在遼國流通過。

你聞所未聞的承德市頭溝二溝三溝四溝五溝六溝七溝八溝那些事兒

四溝、五溝(包括前五溝、後五溝)屬於六溝鎮管轄的三個村莊。

六溝,現在是六溝鎮,地處承德縣中東部,東部毗鄰平泉縣,境內有老牛河中段流過,地勢北高南低,屬丘陵山地河川地帶。這裡有大東窯水庫,面積1.07平方公里,以養魚垂釣為主。房身溝已經成為具有一定規模的農家旅遊度假村,有采摘園。那裡有威王山部落古蹟一處。在東山咀村的後城子遺址,曾經發現用於占卜的卜骨。遼國和宋朝之間的鹿兒峽館建在六溝鎮東山咀蕎麥地溝門。該村一直謀劃建設集旅遊、產業、基地於一體的綜合性科技示範園。

你聞所未聞的承德市頭溝二溝三溝四溝五溝六溝七溝八溝那些事兒

七溝,位於平泉市西部,老牛河上游,距縣城19.餘公里,現為七溝鎮。自古以來,這裡就是人傑地靈,物華天寶之地,境內有祥雲嶺、鳳凰嶺等十大自然景觀,風景宜人。境內群山環抱、翠綠成蔭,環境生態優美。白石灰、大理石等礦產資源豐富。生產的玻璃製品、白雲灰、大理石板材、杏仁系列飲品、野生水果飲料等產品,產品銷往全國各大城市,玻璃製品遠銷歐美。農業產業已基本實現規模化發展,生產滑子菇、黑木耳、香菇為主的食用菌、肉蛋、露地蔬菜等,主要銷往京津。

八溝,地勢開闊平坦,水草豐茂,土地肥沃。很早就有人類居住繁衍。八溝的名稱幾近消失,它即是指現在的平泉,與遼寧和內蒙古接壤,屬於咽喉要地,有"雞鳴三省,通衢遼蒙"之說。

在承德頭溝至八溝,在春秋時為山戎、東胡領地。秦漢時代,屬於右北平郡。明代,屬於喀喇沁右翼旗。

歷史上曹操北伐烏桓、唐太宗東征高句麗、遼宋議和、常遇春徵元、清康熙巡視蒙古都曾途經八溝。

雍正元年(1723年)在承德設熱河直隸廳;雍正七年(1729年),清朝在這裡設八溝直隸廳;雍正十一年(1913年)改熱河為承德,先後設承德直隸州、承德府;八溝呢,在乾隆四十三年降八溝直隸廳為平泉州。

由於承德縣、平泉縣的重要位置 這兩處地方很早就成為重要的商旅集鎮。到中華民國二年(1913年)裁撤承德府、平泉州,設置承德縣、平泉縣屬於熱河省。

在新中國成立後的1956年1月劃歸河北省。1958年10月承德市、縣合併。1961年恢復承德縣。1983年11月劃歸承德市轄縣。平泉縣設置依舊。但是承德頭溝至六溝一直在承德縣轄內,七溝、八溝一直在平泉縣轄內。

京劇《蘇三起解》裡有這樣一個情節:蒙冤的蘇三被押往它處會審,出洪洞縣的時候,她想給南京的王公子捎個信,心地善良的老解差在旅店打聽有沒有去南京的客商,店小二答道:“去南京的都走了,就剩熱河八溝喇嘛廟拉駱駝的了。”這裡所說的“八溝”,就是指今天的平泉。當年,八溝是一個商貿重鎮,民間流傳有“拉不敗的哈達、填不滿的八溝”之說。

漫步平泉,已經尋不到《蘇三起解》中那個“八溝”的影子,大街小巷裡的古老民居和寺廟建築也所剩無幾。南大街多少還保留著些舊時風貌,一些清代的民居和衚衕尚存,始建於順治四年(1647年)的清真寺,經過多次補建和重修之後,如今已成為鎮內保存最為完好的清代建築群。

如今的望去滿眼都是櫛比林立的樓房;街道兩旁雖然店鋪一間挨著一間,但那些老字號的茶樓酒肆、商號旅館卻早已蹤跡全無;寬闊的公路上也看不到古時那些騎著駱駝行走客商的身影,取而代之的是一輛輛轎車匆匆忙忙地奔馳著。

八溝的特色小吃“平泉羊湯”味道醇厚清香,不膩不羶,最主要的原因在水質上的名氣。據傳,當年康熙北巡經八溝古城,見到此處平地湧泉,清嵐瑞氣散溢街頭,直衝霄漢,乃讚歎曰“聖地平泉”,因此得名平泉。

清人李調元有詩讚曰:“細脈何年洩?泉名冠一州。湧來雖趵突,瀉處總平流。不井千村飲,非田萬頃收。昨宵風雨猛,疑是老龍湫。

如今,在平泉鎮的街市中心,仍然保存有“平泉”遺址一處以作紀念,並立“水泉碑銘”一塊,上面記述了歷史上修建平泉城的經歷。

本文轉載自"https://www.360kuai.com/94c1d9bdf58ccb7ce",文中觀點並不代表本號觀點。本號尊重原創版權,如有冒犯,請私信立即刪除。同時歡迎各類投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