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織網 築牢常態化疫情防控精神之基

近日,中央文明辦發出《關於在精神文明創建活動中深入開展愛國衛生運動的通知》。廣泛動員群眾參與愛國衛生運動,為常態化疫情防控營造良好社會環境。文明城市、文明村鎮、文明單位、文明家庭、文明校園,五網共建,為打造新時代背景下的優良人居環境,全社會共同行動切斷疫情傳播途徑,提供了“硬核”精神力量。

“文明”織網,外化於行。愛國衛生運動源自上世紀50年代,是我國防控傳染病的一個傳統法寶,也是具有中國特色的全民健康促進行動。在疫情襲擾全球的當下,將愛國衛生運動引向縱深,更具有現實意義。從城市、鄉村到校園、家庭,只有千千萬萬個乾淨整潔的“小環境”,才能構建出美麗和諧的社會“大環境”。在春光明媚,萬物復甦的四月,全國各地相繼按下了愛國衛生運動的“啟動鍵”。安徽合肥的村頭田間,衛生專管員帶領村民進行汙水管網系統的鋪設和旱廁改造選址,力求徹底解決汙水亂倒亂流以及農村蒼蠅多“解手難”的現象,著力保持農村環境整治常態化。青海西寧動員轄區各族群眾參與其中,“打造最乾淨高原城市”的號召,迅速得到廣大群眾的響應。在遼寧瀋陽,各地各單位廣泛動員機關團體、企事業單位、學校和廣大群眾,充分發揮社會組織力量,創建文明城市。

“文明”織網,內化於心。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舉國上下萬眾一心,聯防聯控共克時艱,終於取得了階段性勝利。成果來之不易,國人倍應珍惜。勤洗手、多通風、戴口罩、少聚集,只有個人好習慣的點滴養成,才能推動整個社會形成新風尚。公共場所佩戴口罩、禁食野生動物、使用公筷公勺、採取分餐制……每一種文明行為,正體現在當今社會的一個個細節之處,並逐漸成為每個人的自覺行動,“一米線”也正成為日常生活中最為靚麗的風景線。在許多城市,無論是醫療機構,還是車站、銀行、商場、超市等場所,“一米線”標識,時刻引導人們按照一米安全距離排隊,它也成為了人們心中的“文明線”,體現出人們對於彼此健康的尊重,丈量著個人和整個社會的文明水平。

“文明”織網,久久為功。五一勞動節即將到來,在全社會的共同努力下,各地復工復產覆校復課正在有序開展。隨著國內防控形勢的平穩向好,很多人憋在心中的消費衝動正在不斷湧動。“慎終如始”,眼下還沒有到放心摘下口罩的時候,無論是小長假出行,還是到各地景點參觀遊覽,亦或是家人們假期相聚小酌,都不能掉以輕心 。大家應該時刻銘記,在多數人休息娛樂的時候,還有很多一線戰“疫”工作者仍然穿著悶熱厚重的隔離服在進行著核酸檢測、幫助入境人員轉移、在公共場所進行消殺滅菌……

文明是歷史的沉澱,也是一種符合人類精神追求,能夠被大多數人認可和接受的人文精神,成為全社會的公序良俗。在疫情防控常態化的背景下,更需要每個人都能夠挺身而出,做到“防疫有我,文明同行”。以“文明”織網,築牢常態化疫情防控之基,為疫情防控和迎來這場戰役的最終勝利,凝聚起磅礴的精神力量。(央廣評論員 徐志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