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志平《企业回眸——学习 创新 责任》⑨“两材重组”引发的化学反应 ”

编者按 “讲中国故事是时代命题,讲好中国故事是时代使命。”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市场活力来自于人,特别是来自于企业家,来自于企业家精神。“企业家是经济活动的重要主体,要深度挖掘优秀企业家精神特质和典型案例,弘扬企业家精神,发挥企业家示范作用,造就优秀企业家队伍。”宋志平会长目前是中国上市公司协会、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的“双料会长”。在40年传奇企业历程中,他从技术员到央企掌门人,数次将身陷绝境的困难企业改造成全球领军者,先后推动8家央企重组,整合上千家民营企业,成功带出中国建材集团和国药集团两家世界500强,是当之无愧的中国企业界的“稻盛和夫”。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来袭,许多企业身陷困境,很多企业家提出要求,希望学习宋志平带领企业走出困境的成功经验和发展密码。为此,相关媒体特别邀请宋志平,满足广大企业家愿望,支持全国企业打好防控疫情攻坚战,写了这篇回顾性文章,亲自讲述了中国的企业家故事,讲述了他人生和做企业的三个基点——学习、创新、责任,文章叙述得很平白,但其中的体会和观点十分重要也弥足珍贵,全文共35000字,我们分十次予以连载,敬请关注。

宋志平《企业回眸——学习 创新 责任》⑨“两材重组”引发的化学反应 ”

  ■宋志平

  为什么我希望国药集团进入医疗健康领域呢?这基于两个考虑。一是医药这个行业规模并不大,在美国整个医疗健康行业的营业额有3万亿美元,而其中医药只有3000亿美元,只占医疗健康产业的10%;二是在中国的医疗系统里有公立医院,有民营医院,也有解放军医院和武警医院,但中国处于人多、医疗条件欠缺的现状,央企的员工和家属同样存在着看病难的问题。因此,我提出要重组地方的一些医院,建设央企医疗体系,但这个想法遇到了很多困难。尽管如此,我还是顶着压力在河南新乡推动开展第一个重组,重组对象是河南最多床位的医院。我们采取了国药集团控股和地方政府合资的办法,应该说是比较成功的。后来我们又相继和福州、哈尔滨、大同、常州不少城市谈过合作,地方政府也都有积极性,由于各种原因这件事推进得不够顺利。但我把这件事看得很重要,我对国药集团的干部们说,我对国药的贡献不是带大家进入世界500强,而是在集团发展战略中加上了“健康”两个字。

  国药集团的制药业务是个短板,我在国药期间,也在这方面做了整合。在化药抗生素方面,国药选择了大同的威奇达重组,建设了青霉素、头孢等抗生素原料药基地,同时也大规模生产阿莫西林等药品,形成大型的制药基地。另外,在南通建设了阿奇霉素等大型药厂;国药在太仓还投巨资建设了大规模的生物制药基地;而在中药方面,国药采取在香港收购红筹股盈天医药更名为“中国中药”,在国内重组整合了一些有一定规模的中药企业。这样就完备了国药集团的化药、生物制药、中药的制造平台。

  在担任中国建材和国药“双料董事长”那5年,正值两家企业快速成长的5年。5年时间,我没有休过一个周末,尤其是国药,工作极其繁重,我几乎走遍了国药下属企业调研。我也常被问到,“你这么干,国资委给你几份工资呀”,实际上,我只有中国建材一份工资,并没有双份工资。我是2014年4月离开国药的,也是我主动找国资委提出的。因为那年我已58岁,而且国资委交给我重组建设央企医药专业平台的任务已经完成,国药2008年的销售额只有360亿元,而2014年已达到2500亿元。离开国药还有个原因,就是随着2014年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中国建材作为基础原材料企业遇到不少困难,我也想回到中国建材全身心地带领企业战胜困难。国资委领导要我对国药集团下一步的发展提些战略性建议,我当时提了三件事,把这三件事作为离开国药集团时的三条“锦囊妙计”:一是做好医药的研发,在做好国内研发业务的同时,争取在海外收购发达国家的医药科技企业,建立海外的医药研发中心;二是要注重互联网医药销售,随着互联网、大数据的发展,以后医药销售一定是互联网化的线上销售,以前的线下销售方式可能会被淘汰;三是克服困难,尽快把医疗健康事业做起来,这个业务空间大、成长性强,同时也会为我们自己的医药销售创造稳定的客户群。最近我了解到,这块业务有了很好的进展。

  “两材重组”是场化学反应

  “两材重组”就是把中国建材和中国中材重组合并。这确实是一项艰巨任务,中国建材和中国中材两家均为建材类央企,2000年国家建材局撤销时把一些院所和企业分放在两家公司。这两家公司都经历了快速发展,也都发展得不错,但在十几年的发展过程中,两家企业的业务越来越同质化,两家所属企业也不停地恶性竞争,仗从国内打到国外,既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损失,也让国资委和两家企业不胜烦恼。两材合并从2014年下半年开始推动,到2016年8月新公司正式挂牌,整个过程用了两年时间,这场合并是我遇到最难的一场合并,但也是最成功和最有意义的一场合并,这场重组不光改变了中国建材行业的格局,也改变了世界建材行业的格局,我也把“两材重组”这3年时间当成我企业生涯中最灿烂的时光。

  两材的合并,双方规模都很大,我们要考虑如何让合并成为化学反应,就是大家真正融为一体,真正做到“1+1>2”,而不是简单地混在一起。两家合并后,仅一周时间,我们就都搬到中国建材的办公楼一起办公了,这有点像结婚一样,办完婚礼就入洞房了。双方合并后新的中国建材,我是董事长一把手。我懂得一个大道理,就是企业合并能不能做好,关键取决于一把手的胸怀和包容。因而,我对自己的要求是,处理重大事项时必须做到“一碗水端平”,尤其是在人事安排上要尽量向原中材的干部们倾斜。在合并中,我要求做到“两个不”,就是干部们的职级不降、薪酬不降。尽管如此,合并中精简的力度还是很大的,两个集团总部原有275人,新总部只留下150人;原来部门有27个,合并后精简到10个;原来二级单位有33家,合并后精简到12家。这是多么大的精简力度啊!两材顺利合并,得益于我多年来倡导的和谐包容的企业文化,两材的干部们也展现了极高的思想境界和大局观。两材合并3年,没有一个干部找我说什么怨言,所以我也由衷地感激大家。国资委领导在国务院总理常务办公会上做央企重组情况汇报时3次提到“两材重组”,并把“两材重组”的文化融合作为重点进行汇报,得到了国务院领导的肯定。

  “两材重组”集团总部合并后,面临一系列战略整合、业务整合和组织整合,集中开展了“四大优化”,即战略、机构、平台、制度的优化;“六大整合”,即品牌、组织、水泥、工程、产融、产研的整合。在这些整合过程中,不等人的是业务整合,因为这是当务之急的事,也是在创效益方面立竿见影的事。因此,集团先抓了水泥和工程这两个业务的整合,做了两个业务整合的联席会议制度。水泥共有9个片区公司,而工程有11个公司,采取联席会有主要负责人协调,每个月开一次协调会。对比起来,水泥业务比较好协调,也迅速见了成效;而工程板块相对就难一些,尤其是我们大部分的项目都在海外,海外一个招投标项目大家都去,报的价五花八门,这也常让海外业主钻空子,就是反复让中国公司竞争,最后他们拿到最好的条件。有个非洲的业主还到处介绍如何利用中国公司无序竞争的特点,压低价格、让中资企业带资建设、拖欠中资企业的资金等,这使得我们很被动。

  集团内部也有两种观点,一种是放开让大家去竞争,优胜劣汰,不保护落后;另一种是同一个集团所属企业去竞争一个项目,出不同的价格。这在全世界跨国公司都是没有的。其实,我常把这些不同观点当做企业迷思,或许谁也难说服谁,但企业又必须要做出选择。针对国际化工程,我给大家提出两个要求。一是“切西瓜”,就是把全球市场分一分,让大家把各自熟悉的区域作为各自的根据地,进行市场的精耕细作;二是扩展工程服务面,以建材工程为主,也向其他工程延伸,以扩大业务量。经过这样的调整后,整个工程板块的效益提高了30%。那时候,我写了一篇《破除谷仓效应》的文章,就是讲集团不能只有垂直的协调,必须打破谷仓,建立集团内横向的合作和协同。一个集团如果集而不团必然效率低下,而重组并购的失败,绝大多数是因为没有做好有效的业务整合。

  校对:张健

  监审:陶璐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