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右中旗聚力牛產業 激活產業振興源動力

  科右中旗作為興安盟唯一的牧業旗,地處科爾沁草原腹地,自然環境優良、飼草料資源豐富,發展肉牛養殖既有多年傳統又有許多先天優勢條件。2018年中宣部定點幫扶科右中旗以來,在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宣傳部部長黃坤明同志高度重視和親自推動下,專門派出調研組歷時5個月,通過實地調研、走訪座談、多方論證,形成指導本地產業定位、發展思路、主攻方向的《吃生態飯 做牛文章 念文旅經—科右中旗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調研報告》,為全旗加快發展肉牛產業指明瞭方向。科右中旗委、政府緊緊圍繞盟委、行署重點實施米產業“雙百雙千”工程、牛產業“雙百千億”工程,大力發展鄉村旅遊業的發展思路,將肉牛產業作為打贏脫貧攻堅戰和發展高質量現代農牧業的重要抓手,統籌推進了養殖、改良、飼草、交易、加工等全產業鏈發展,成為科右中旗產業振興的有力引擎。

  一、加強組織領導。科右中旗成立肉牛產業專項推進領導小組,旗委書記任組長,旗長任常務副組長,相關副旗長任副組長,旗直相關部門和各蘇木鎮主要負責人為成員,定期調度肉牛產業工作,並下設肉牛產業專項辦公室,抽調相關部門業務精幹人員,開展具體工作。同時,各蘇木鎮和嘎查也成立了肉牛產業領導小組,安排專幹力量負責肉牛產業工作。

  二、實施肉牛倍增計劃。科右中旗制定印發了《肉牛產業倍增計劃實施方案》,依託農業銀行量身定製肉牛產業鏈貸款。通過免抵押、實行優惠利率、簡化審批手續、延長貸款期限等多種方式支持肉牛養殖大戶、重點合作社擴大養殖規模。科右中旗現有肉牛養殖戶13916戶,肉牛存欄量283303頭,其中基礎母牛206752頭、犢牛61338頭。在肉牛引進方面,以優質母牛擴群增量和提高單產品質為目標,依託龍頭企業加快西門塔爾牛、安格斯牛引進擴繁,擴大優質肉牛規模。在中宣部的大力幫扶下,成功引進山東陽信鴻安集團、億利源公司、呼市儈牛、北京中農等肉牛產業龍頭企業。其中四家龍頭企現在百利舸肉牛產業園區肉牛存欄規模3349頭(鴻安980頭、億利源620頭、儈牛890頭、中農243頭、嘎查集體經濟616頭)。中農興安種牛科技公司順利通過國家種公牛站評審,成為自治區第6個種公牛站,也是興安盟首個種公牛站,從國外引進西門塔爾牛、安格斯、和牛、夏洛萊等優質種牛123頭、種母牛120頭,96%以上的種公牛被農業部評為特級牛,年採精量達300萬劑。

  三、加大肉牛改良力度。科右中旗積極爭取改良項目和資金,加大改良資金投入,強化凍精、液氮等防疫設施配備,制定出臺《2018—2022年科右中旗肉牛無公牛全冷配改良實施方案》,計劃2021年提前完成無公牛全冷配示範工程,人工改良率達到90%以上,基本實現9個蘇木鎮130個嘎查364個艾裡“無公牛全冷配”改良。目前,肉牛改良工作已推進3年,在將黃牛冷配工作作為改良工作重點調整優化畜群結構,共設冷配站點500處,較2018年新增近200處。累計培訓改良員700名,購置改良員配種器材700套、液氮罐550個、實習母牛27頭,投入資金400餘萬元,人工改良率提高到60%(6萬頭)。

  四、推進飼草料基地建設。科右中旗堅持“為養而種、過腹轉化”的理念,積極發展青貯玉米、飼用玉米等種植,推廣科學飼養管理技術。2019年度青貯種植面積34.5萬畝,完成糧改飼項目補助2000萬元,完成收儲50萬噸。可利用草場面積1120萬畝,完成高產苜蓿基地建設7600畝,多年生牧草2萬畝。新建青貯窖7.6萬立方米,新建儲草棚1.28萬平方米。目前,科右中旗標準化棚圈面積達366.4萬平方米,儲草棚9.3萬平方米,青貯窖28萬立方米。

  五、構建動物防疫體系。科右中旗加強旗、蘇木鎮、嘎查三級動物防疫體系建設,加大疫苗、防疫員補助投入力度。計劃爭取動物防疫體系建設項目,提高免疫密度和質量,有效降低人畜共患率。目前,科右中旗設置基層動物防疫站12個,專業技術人才163名,動物防疫員355名,人工授精技術員519名。積極培育壯大新型職業農民隊伍,培訓新型職業農牧民1600人,認定新型職業農牧民760人。

  鄉村振興的關鍵和重點是產業振興。科右中旗通過大力發展牛產業,抓好產業振興,將加快肉牛產業的良種繁育體系、養殖體系、飼草供應體系、加工轉化體系、市場流通體系以及服務體系的建設,為鞏固脫貧成果、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和推動高質量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科右中旗聚力牛產業 激活產業振興源動力


科右中旗聚力牛產業 激活產業振興源動力


科右中旗聚力牛產業 激活產業振興源動力

審編:高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