瀘定縣突發山洪泥石流?原來是一場應急演練

“我命令,建立州指揮體系。立即啟動局地質災害III級應急響應,成立‘甘孜州應急管理局地質災害指揮部’。”28日,甘孜州應急管理局指揮中心大廳內,一場山洪泥石流應急演練拉開序幕。

演練模擬的是受強降水天氣影響,2020年4月27日至2020年4月28日,24小時內,瀘定縣A鄉降水量達57毫米。2020年4月28日10時15分左右,瀘定縣A鄉B村發生山洪泥石流,泥石流方量約10萬方,泥石流造成25戶房屋被掩埋,需緊急轉移安置群眾132人,受威脅群眾達320餘人,S211線B村段道路阻斷,通信線路受損,通信中斷。州指揮部派出現場指揮部,搭建現場指揮體系,迅速將現場音視頻圖像傳回州指揮部。

此次演練預演,啟動局地質災害III級應急響應後,組建6個應急救援工作組,以工作組為單位協同開展工作。主要職責是按照演練流程,負責前後指揮部聯絡,及相關科目演練,制定、起草、下達指揮部文件、指令等,負責演練總結和評估。州應急管理局相關負責人表示:舉行應急演練就是要通過“實戰”,讓每個工作組對自己的職責都有更立體的認識。

演練預演中,各小組負責人按職責分工,根據報告災情、研判險情、提出處置建議、彙報處置進展等。演練還設置了一些險情處置情節,比如山洪泥石流之後造成道路受損等。

現場,州應急管理局“動中通”“靜中通”兩輛通訊車為搶險救災提供通信保障。通訊車配備了對講機、無人機、微波單兵傳輸系統,同時搭載了4G單兵圖傳系統等,即使在通訊斷絕、斷水斷電的受災現場,也能第一時間搭建應急通信鏈路。

泸定县突发山洪泥石流?原来是一场应急演练

近年來,州應急管理局加強風險排查工作,建立健全預警機制,及時發佈預警信息;不斷完善應急預案,提升應急處置能力;強化工作措施,做好應急善後相關工作。

新聞多一點

面對山洪及泥石流如何防範?

1.在泥石流多發地區的居民要隨時注意暴雨預警預報,選好躲避路線,避免到時措手不及,留心周圍環境,特別警惕遠處傳來的土石崩落、洪水咆哮等異常聲響,積極做好防範泥石流的準備。

2.在上游地區的人,如果發現了泥石流症狀,應設法立即通知泥石流可能影響的下游村莊、學校、廠礦等,以便及時躲避泥石流。

3.在泥石流易發地區的居民,不要留戀財物,聽從指揮,迅速撤離危險區。

4.在溝谷內逗留或活動時,一旦遭遇大雨、暴雨,要迅速轉移到安全的高地,不要在低窪的谷底或陡峻的山坡下躲避、停留。

5.發現泥石流襲來時,千萬不要順溝方向往上游或下游跑,向與泥石流方向垂直的兩邊山坡上面爬,且不要停留在凹坡處。

6.千萬不要在泥石流中橫渡。

7.在泥石流發生前已經撤出危險區的人,千萬不要返回收拾物品或鎖門。

8.儘快與有關部門取得聯繫,報告自己的方位和險情,積極尋求救援。

山區旅遊如何躲避泥石流?

1.在泥石流多發季節(比如夏季)內,儘量不要到泥石流多發山區旅遊。

2.出行前收聽當地天氣預報,在大雨天或在連續陰雨幾天、當天仍有雨的情況下不要貿然成行,進入山區溝谷旅遊。

3.最好聘請一位當地嚮導,從而可避開一些地質不穩定的地區。

4.準備一些必要的食品、藥品、飲用水以及救生用的器材。

5.野外紮營時,要選擇平整的高地作為營址,儘量避開有滾石和大量堆積物的山坡下或山谷、溝底。

6.在溝谷內遊玩時,一旦遭遇大雨、暴雨,要迅速轉移到安全的高地,不要在低窪的谷底或陡峻的山坡下躲避、停留。

7.碰上泥石流,不能沿溝向下或向上跑,而應向兩側山坡上跑,離開溝道、河谷地帶。但注意不要在土質鬆軟、土體不穩定的斜坡停留,應選擇在基底穩固又較為平緩開闊的地方停留。

8.暴雨停止後,不要急於返回溝內住地,應等待一段時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