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漢後期真的人才凋零?為什麼就不出名將了?被諸葛亮浪費了太多

諸葛亮在用人方面存在不少問題,用人的格局、手腕不如曹操、孫權、劉備。很多人說蜀漢後期人才凋零,但仔細數數,被諸葛亮冤殺、棄用的人才真是不少,組成一個獨當一面的軍團都綽綽有餘。李嚴和魏延都是能夠獨當一面的人,但在諸葛亮設計的組織架構中都成了輔助性的角色。魏延前期被劉備任命為漢中太守,還有一定的獨立性,等到諸葛亮坐鎮南鄭指揮北伐時,魏延已經降格為一個先鋒的角色了。

蜀漢後期真的人才凋零?為什麼就不出名將了?被諸葛亮浪費了太多


劉封是劉備集團中期成長起來的少壯派將領,也是劉備的養子。劉封先隨諸葛亮、趙雲、張飛的“二路兵團”進攻益州(當時二十餘歲),又隨劉備、法正進攻漢中,年紀不大,戰功不少。後來劉備派劉封配合孟達一起,攻佔上庸郡。當劉封拒絕孟達的勸降,回到成都後,居然在諸葛亮的建議下被劉備殺了。諸葛亮擔心劉封過於剛猛,今後劉備去世後難以控制駕馭,所以藉機除掉劉封。

蜀漢後期真的人才凋零?為什麼就不出名將了?被諸葛亮浪費了太多


龐統、法正去世以後,蜀漢一直沒有很好的軍事參謀人才,好像諸葛亮唱獨角戲。蔣琬、費禕長於政務,不善軍事,馬謖又言過其實,街亭一戰留下千古罵名。其實蜀漢有一位軍事才能突出的人才,卻沒有得到諸葛亮的認可和重用,最終還被逼死了,他就是彭羕。可就是這樣一位軍事人才,諸葛亮一直看不上他,說彭羕心大志高,難保以後會做出什麼來。

蜀漢後期真的人才凋零?為什麼就不出名將了?被諸葛亮浪費了太多


在諸葛亮的影響下,劉備對彭羕逐漸疏遠,後來把他調動到偏遠的江陽郡擔任太守。失落的彭羕,找馬超發牢騷,對馬超說了一句“你負責外面,我負責裡面,天下可以輕鬆平定”。沒想到被馬超檢舉揭發,彭羕在獄中向諸葛亮認錯辯解,都沒有用,最後被誅殺,年僅三十七歲。好端端的人才沒有用武之地,被逼得走投無路,真是浪費。

蜀漢後期真的人才凋零?為什麼就不出名將了?被諸葛亮浪費了太多


在蜀漢最後的幾次戰爭之中,領兵之將,不是軍二代就是官二代,真正在行伍出身一步步爬上來的少之又少,魏延算一個,可惜冤死,姜維也算一個,但是卻也是諸葛亮賞識提拔,還是降將身份。在漢末三國時期,就缺乏一定有效的人才選拔制度,當時的主要方式是徵辟、察舉,直到曹魏搞出九品中正制,也只是針對士族而已。

蜀漢後期真的人才凋零?為什麼就不出名將了?被諸葛亮浪費了太多


無論是在劉備和諸葛亮時代,基本上由於戰爭的頻繁,以及各種其他原因,早期的一些大將紛紛去世很早,年輕一代的也很多早夭。比如早期就跟隨劉備的將領,諸如張南,馮習,傅彤等,都是志慮忠純,作戰勇猛之輩。可惜夷陵之戰全被劉備消耗光了。中期大將魏延、張嶷等。年輕一代的,關興,張苞,諸葛喬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