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是一个人生命的底色

童年,是一个人生命的底色

不知你是否留意,在介绍某个人物时,往往会重笔描述他的童年。

那是因为,童年是一个人生命的底色。

作为一个人对世界和情感的最初经验,童年那些初经的、新鲜的认识和情感是人认识世界、感知自我的基础。

随着岁月的叠加,这些认知和情感就潜入记忆的深处、意识的深处,变成一种模糊的,但更为本色的东西,成为一个人构建知识体系和情感体系的基石,在不知不觉中影响着后来岁月的认识和情感,就像人类远古的模糊的认识和思想,仍影响着现代人的生活和思想一样。

在成长的过程中,当童年的记忆变得模糊之后,人便会一次次地用回忆去修复童年记忆,而在修复的过程中,总会在不自觉间过滤掉不如意和痛苦。

而那些心回不了家的人,心头的线会时时扯动他的心,带给他永久的痛。

这是一种别样的苦涩别样的痛。

童年从未远离,童年经历一直都是我们生命的底色。

每一种性格缺陷都是由童年的不幸造成的。

永远的“俏黄蓉”翁美玲是一个私生女,七岁时,翁美玲父亲去世,母亲因为没有名分,得不到遗产。

翁美玲和母亲相依为命,她坚强成熟的背后是固执倔强和愤世嫉俗。

因艳照门而臭名昭著的陈冠希,童年家里很穷,为了便宜的房租,十年搬了十几次家,父亲在他的脑海中只是模糊的印象。

成年的陈冠希叛逆极端的外表下,是一颗惶惑不安缺乏安全感的心。

张爱玲出身显赫,祖父张佩纶是李鸿章的女婿,但其父吸鸦片,赌博嫖妓样样来。

父母感情不和,母亲多年留洋海外,缺少爱和陪伴的童年养成了张爱玲敏感孤僻冷漠的性格。

张爱玲这样形容母亲:她才醒来,总是不甚快乐的。玩了许久,方才高兴起来。

而母亲给他取名爱玲,源自英语ailing,意思是苦恼的。

张爱玲的才气令人瞩目,但她的文字总有一些挥之不去的灰色和沉重。

冰心的父亲是一名海军军官,参加过甲午战争,母亲温柔慈爱。

童年的冰心生活优渥,无忧无虑,冰心这样描述自己的童年:童年呵/是梦中的真/是真中的梦/是回忆时含泪的微笑。

冰心的文字始终有一种温暖的光泽。

所以,童年是人生的底色。

作为父母,我们怎样给孩子打好他人生的底色呢?

首先,我们要给他足够的爱。

其次,我们要给他温暖的陪伴。

最后,我们要懂得放手。

尽我们所能,给孩子一个幸福有爱的童年,为他的人生打一个温暖亮丽的底色。

苏格拉底说,“我更愿意同一个孩子探讨哲学”。

试想,牛顿没有童心,便不会对苹果落地现象产生兴趣;瓦特没有童心,便不会对烧开水现象产生疑问;爱迪生没有童心,便不会坐到鸡窝里去“孵小鸡”。

心理学反映,人成年后的行为,基本是童年经历的重复,每个人的性格品质大都可以从童年时代找到原因,由此看来,保护孩子的童心何其重要!

幸福的童年生活,能给人带来更多的积极思维,相反,不幸的童年经历,会给人带来沉重的心理枷锁。

童年缺爱,严重影响孩子们的成长和今后的人生。

他们性格孤僻,不合群,是因为他们已经丧失了美好的原生家庭,童年缺爱,时间久了就会产生自卑、暴躁的心理情绪。

成年人,一旦遇到困难,心理就容易极度不平衡,宣扬负能量,不能和人友好消除,甚至走向极端。

昨日,看到一篇文章,我特喜欢一句话——“我在生命的路上不停地走着,每次转弯的时候,我都听到了童年的呼唤。”

今年依然火爆的《歌手 2019》,让大家又重新认识了 " 宝藏男孩 " 吴青峰:

独特的嗓音和演唱风格,给人带去治愈的力量;

拥有半个娱乐圈的朋友,口碑和实力都广受好评;

他爱笑的个性,承包了观众一季的笑点 ......

在节目里首发的一首新单曲《歌颂者》,吴青峰用了《小情歌》的一段经典歌词:

" 我想我很适合,当一个歌颂者。"

在我看来,这句词,吴青峰并不是唱给别人的,而是唱给自己的。

因为 " 歌颂者 " 的使命和意义,一直以来,都是吴青峰最强大的力量来源。

吴青峰给观众的感觉就是一个小宇宙非常精彩、能量十足的人,然而,其实他却拥有一个相当灰暗的童年底色。

温柔羞涩的他,从小生活在一个暴力的家庭。

他的父亲性情暴戾,常常打骂妻儿。

母亲怀着他的时候,有一次遭受拳打脚踢,差一点投河自尽,被婶婶劝下之后,才有了后来的他。

在这样的家庭中成长,难以想象一个人该多强大,才能健康和快乐。

如果你看过他小时候的照片,你会发现:一个本该天真烂漫的小男孩,脸上却有一股忧郁神色。

他曾在采访中提到,童年常常在日历上打标签,打 X 代表这一天被打了,△ 代表被骂,O 则代表相安无事。

长大后有天他翻看日历,发现几乎很少有 O,最惨的时候,既有 X 又有 △ 。

什么是 " 命运 "?

心理学把它解释为 " 人生底色 ",它大概率地影响着你这一生的走向,而其中很重要的一环,就是出身和家庭。

长大后的青峰依然延续着童年的底色,虽然逃离了家庭带给他的伤害,却也不是完全不受影响。

长大后,他为了逃避家庭,很长时间不回家、不联系,他也不清楚爸爸到底知不知道他当了歌手。

从小就是个缺爱的孩子,成名以后,吴青峰也常常不自信,因为小时候就是在伙伴的嘲讽中长大,也没有得到父母的一句认可。

已经 37 岁的他,有过无数的表演、得到过无数赞美,但在舞台上,他的紧张、感性,看着总像是一个没长大的少年。

这就是家庭底色,给他带来的影响。

他在歌里为友人打气,向已逝的父亲表达内心渴望得到肯定的遗憾,为生活中奋斗的小人物鼓掌。

现实恰恰是,他是从绝望中走出来的人,可他更愿意歌颂快乐。

正如他所说:" 要勇敢地为自己站出来,温柔地推翻这个世界,然后把世界变成我们的。"

了解自己的底色,并给它重新上色。

所谓的 " 人生底色 ",在心理学上,指的是你会遇见什么样的人、经历什么样的事、取得怎样的成绩,甚至收获一个怎样的结局,其实在人生早期就写好了剧本。

它是由其出生背景、自我认知、人际基础和环境因素四大方面共同决定的。

吴青峰眼含泪水,唱出这一句:" 我想我很适合,当一个歌颂者。"

这就是吴青峰自我认知的力量,在灰色的童年底色上,这是他给自己画上的最浓墨重彩的一笔。

也许你和吴青峰一样,童年很悲惨,底色黑暗,你必须选择重新上色——重新去感受这个世界。

当然,能做到这点的人,不会很多。

因为大部分人会被曾经的灰色所迷惑,以为这就是自己全部的人生剧本。

你在内心深处是如何看待自己,你跟他人又是一种怎样的关系,你又是用一种怎样的方式回应世界,构成了你人生的底色。

唯有真正读懂自己,你才可能去改变。

了解自己的人生底色之后,才是改变的开始。

人生就像是一出戏,有一半靠临场发挥,另一半就是写好的剧本。

童年是孕育幸福的种子,只有被温柔以待,才能开出美丽的花朵,结出甜蜜的果实。

孩子的童年由父母书写,一笔一划,都关乎孩子未来的幸福,都凝聚着父母的希望。

孩子,是父母生命的延续。

孩子的童年,也需要父母参与。

因为,小时候的经历对人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如果说孩子们如一张干净的白纸,那么孩子们的童年,就决定了白纸上是彩虹还是阴霾,而父母便是孩子们的油墨粉刷匠。

童年的颜色,是奠定人生是否幸福的底色!

一个人的性格,以及行为处事,都与其小时候的经历和生长环境有关。

童年的记忆抹不去,童年的经历会奠定一个人一生的底色。

雪穗,是东野圭吾《白夜行》里的女主角。

她容貌绝伦,有着猫咪一样的眼睛,最细腻的瓷器般白嫩的皮肤,堪称精致的身材,以及时时表现出来的智慧和优雅,使她不管走到哪里,总是引人注目,气场全开。

然而,这样一个夺目的女子,却是一朵邪恶之花。

她不动声色地伤害着身边的人:藤村都子、奈美江、松浦、金诚、江利子、高宫诚、金枝、唐泽礼子、美佳……她伪装了自己,迷惑了每一个人。

小说最后,当她把小时候的遭遇复制到她的继女美佳身上时,她竟然还平静地说:不要紧,我小时候也经历过,而且更凄惨,恶魔不会因为你小就会放手。

可是,她没有觉察到,自己已然成了恶魔!

雪穗十来岁的时候,她的父亲去世了,母亲把她卖给了一个中年男人——一个恋童癖。

当这个男人又一次牵着雪穗的手走向邪恶的时候,他的儿子,也是雪穗的同学,好朋友——桐原亮司,看到了父亲的丑恶行径,父亲的形象在他心里轰然倒塌,他用一把剪刀刺死了父亲。

为了不暴露,雪穗又设计害死了自己的母亲。

从此,两个十来岁的孩子手牵手行走在无边的黑夜里,彼此成为照亮对方的一点白光。

他俩互利共生,一明一暗,残忍冷酷不择手段地扫清任何妨碍他们利益的障碍。

雪穗美丽的大眼睛里闪着诡异的光,她的生命里几乎没有灵魂,只有夺取。桐原亮司阴沉着脸,活在阴郁黑暗的世界里。

他们面对的世界,再也没有爱,没有温暖,没有了阳光。

雪穗说:“我的天空里没有太阳,总是黑夜,但并不暗,因为有东西代替了太阳。

虽然没有太阳那么明亮,但对我来说已经足够。

凭借着这份光,我便能把黑夜当成白天。

我从来就没有太阳,所以不怕失去。

”这是一个绝望的、扭曲了的灵魂!伪装,冷漠,无情,报复就是他们的生活方式。

小时候受到的伤害深深地埋在了心底,而这种来自亲人的伤害,更具有无法想象的杀伤力。

面对他们的罪恶,更让人感受到的是一种悲哀!

童年生活,对孩子一生的影响是巨大的。

电影《芳华》里何小萍和黄小枚的悲惨结局,就是家庭直接造成的:缺席的父亲,不接纳的母亲,童年太过贫瘠的爱,让黄小枚、何小萍太珍惜进入文工团这来之不易的机会。

她们以为这是人生命运的逆转,却一不小心,就珍惜得用力过猛——

以至于成大家的笑柄和排挤对象,都来得那么自然而然。

书中和剧中,无论是黄小枚,还是何小萍,她们都努力地证明着自己,她们想让家庭、让同伴、让领导、让荣誉……让世界,接纳自己。

因为证明得太努力,以至于都略显悲壮。

最终的结局是:她们在籍籍无名的小人物里仓皇了太久,当英雄的光环罩过来时,她们承受不住,精神失常,疯了……

而她们最大的不幸,不是来源别处,而是来自于童年不被母亲和家庭的接纳。

童年黑暗无色,她们找不到和世界深层次的链接点,如飞蛾扑火般,所有的证明,早已都写明了幻灭的结局……

不同的童年,截然不同的人生。

童年珍贵,贵在它可以为人生底片增色。

缺爱甚至被虐的童年,人生底色必将黑暗。

身为父母,不要辜负《芳华》这片初心,记得去赋予一个生命—色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