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帶貨”背後的資本力量

現如今的網絡營銷模式,不管是直播帶貨、網紅帶貨還是明星帶貨都已經超越了傳統的電商模式,成為當下最炙手可熱的營銷手段。

然而當消費者面對直播營銷的過程中,通常因價格低廉、所謂的“貨量少”和漫天的安利而失去理智從而購買,商品往往一搶而空。在瞭解某種推銷手段的過程中,賣家和主播之間的利益線也不緊讓我們發問:賣這麼便宜真的有錢賺嗎?賣家給主播多少彩頭?怎麼算的?

一部分情況是良心商家通過走量而讓利,降低商品銷售價格,定點加量。這些商品往往是我們所熟知的品牌,有質量和品質的保證。

更多的情況是賣網紅定製款。我們隨便走進一個主播的直播間,點擊商品出售欄,可以看到很多低價格的生活類商品,這些商品通常比淘寶上銷售的同款商品低很多,網上賣99塊而直播間只賣9.9。看似很划算但是隻要稍一研究就能發現那些賣99塊錢的幾乎沒有銷量,就是給你去比價用的,這就是所謂的“網紅定製款”。很多商家都在為直播定製生產各種產品,同時在淘寶上設置一個高價同類產品,並且與網紅提前溝通,誘導各位看官去淘寶搜一搜同款,製造出“非常實惠”的假象。還有很多的產品也有類似的做法,同一個廠家生產出來的同一種產品,換個平臺,換個文案圖片,再定一個接近的價格,完全可以矇混過關,不能讓消費者正常比價。

還有一種情況是一些擁有大粉絲量級、巨大流量的確實擁有巨大帶貨量的網紅,去和廠家談價格,憑藉著能帶來的巨大銷售量去和廠家壓價,從而拿到一個非常低的價格,這種情況看上去是雙贏的,但是如果出現帶貨量下降、工廠產能不足、訂單出現問題等等,吃虧的就是廠家了,很有可能虧大錢。

直播帶貨真的好嗎?用一句大家都熟知的話——你覺得值,那就是好。但從客觀的角度來說,這和電視賣貨是一個道理,當你自以為淘到一個物美價廉的東西並且慶幸自己手速快的同時,從未想到這只是被廠家和網紅賺了一個信息不對稱的錢而已。

2020年必將有更多的資本投入到直播帶貨中去,這是趨勢,也正是網紅經濟所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