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元的娃娃炒到900元,又跌至400元!疯狂的盲盒“熄火”了?

59元的娃娃炒到900元,又跌至400元!疯狂的盲盒“熄火”了?

让人欲罢不能的盲盒,最近开始熄火了?不仅杭州的线下店门庭若市,而且不少“退坑”“回血”的玩家开始频繁在二手交易网站出售藏品。

相应地,二手价格也在集体走下坡。比如一款原价59元的茉莉花童隐藏款,在去年10月还能卖到近900元,现在的价格跌到了400元左右。而原价59元的普通款,现在只能卖15-20元,相当于一开盒就贬值7成。

线下门店冷冷清清

“疯狂”的盲盒熄火了

所谓盲盒,就是装着不同款式玩偶的盒子。这些盒子的外观都一样,拆封前不知道里面装的是哪一款。

许多人喜欢抽盲盒,是因为喜欢盲盒的不确定性和拆盒时收获的“惊喜感”。这也导致了很多“极端”玩家为了凑到整组或者“隐藏款”,而反复购买或者“端盒”(一次买一整组)。

最近,这门火热的生意似乎戛然而止。

今天下午,记者在杭州大厦中央商城看到,在负二楼的中庭位置,摆了3台不同品牌的盲盒自助贩卖机,并没有看到排队买盲盒的场景。观察十几分钟,路过的行人并没有停留,更无人购买。

59元的娃娃炒到900元,又跌至400元!疯狂的盲盒“熄火”了?

59元的娃娃炒到900元,又跌至400元!疯狂的盲盒“熄火”了?

国大一楼的盲盒自助贩卖机曾经是很多95后潮人的“打卡点”,记者观察的十几分钟里,有一个女孩驻足观看,但没有操作购买,行情还不如旁边的共享充电宝。

远洋乐堤港有一家泡泡玛特线下店,热推的是小黄人合作系列,进店的客户三三两两,和去年的热闹非凡相比显得尤为冷清。

二手交易价格直线下滑

杭州妹子:我是不是被“割韭菜”了?

近几年,盲盒圈不断壮大,“以娃养娃”的需求也直接催生了二级交易市场,其中不乏许多逐利者。于是,盲盒在去年迅速出圈。

在二手交易网站上,经常能看到玩家“重金求隐藏款”。比如泡泡玛特的茉莉花童隐藏款,去年10月一度卖到近900元,而它本身的售价仅59元,翻了14倍。

而现在,这款玩偶的价格跌到了400多元。在某二手交易网站上,该隐藏款最贵标价560元,是“全新未拆盒”版,最便宜的“无盒有卡”挂价388元,较多的“拆卡未拆盒”版,价格在400元出头。

59元的娃娃炒到900元,又跌至400元!疯狂的盲盒“熄火”了?

这款曾经炒到近900元

非隐藏款的普通盲盒,折价率就更高了。目前二手交易网站上,单个售价15-20元,相当于一拆开就贬值7成。那些靠转卖“回血”的玩家,多半后悔不已。

“真心建议妹子们早日出坑,真的不值得。”杭州大学生小于在年初选择“收手”。她回忆,自己大概入坑3个月,基本上一周买2-3个,旗舰店和商场的盲盒机都买过,前前后后花了1000多元。

“突然有一天,我意识到自己并不是真的喜欢这些玩偶,只是追求拆盒时的刺激感,加上玩偶本身根本不值59元,除了观赏没有别的用处。”小于说。

认识到了这一点,小于做了一次“断舍离”。大大小小20多个玩偶全部挂在二手交易网站上,20元一个包邮。“到现在还有几个款转不出去,我是不是被‘割韭菜’了?”小于说。

59元的娃娃炒到900元,又跌至400元!疯狂的盲盒“熄火”了?

59元的娃娃炒到900元,又跌至400元!疯狂的盲盒“熄火”了?

挂在二手平台上的盲盒便宜卖信息

这些漂亮的塑料玩具

是怎么样被炒上天的?

“渐渐地就变味了,对潮玩纯粹的喜欢,变成了倒卖赚钱,之前经常能看到一大群黄牛在门店里‘称重’‘摇盒’。”盲盒资深玩家小天对记者说。

她解释,称重,是为了在不破坏盒子的情况下,挑出其中的隐藏款。后来,厂家在盲盒里放了“配重币”,保证每个盲盒之间重量差距不大。这招失灵之后,“摇盒族”们上线了。一些对盲盒系列比较熟悉了解的玩家,通过上下左右摇晃盒子的手感来判断盒中的款式。

被“精挑细选”后的隐藏款盲盒,被放到二手交易平台上高价出售。这个原本是娃友们“换娃”“出售闲置”的渠道,反而变成了盲盒炒作的助推器,越来越多“炒家”“黄牛”加入进来,“炒”出了溢价几十倍甚至几百倍的疯狂涨幅。

泡沫终归有破裂的一天。在疫情影响下,买家数量和热情不足以支撑虚高的价格时,“炒货”游戏就不再奏效了,也就是现在看到的,二手交易价格急剧下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