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改革,学区房开始“大跌跟头”!该来的终究还是来了

五年前的夏天,东北不冷不热,相比南方而言是绝佳的避暑胜地,下午6点,孩子刚放学回家,就被迫的上了我的补习课,中途一道数学题,给小孩将了3遍,他似乎并没有上心,客厅的妈妈看我反复讲后,于是检查他的受教情况,结果一问三不知,或许是因为根本不想补习,又或者上了一天的课太累,他补习时的走神却换来了妈妈一耳光,紧接着一顿吼骂,记得当时话是这样的:你爸在工地上辛辛苦苦的工作,好不容易买到这套学区房,想着你上学能够方便点,哪知道你这么不争气?说实话,我心酸了,我能体会到为人父母都“望子成龙”的心情,都希望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再苦再累都是值得的。

教育改革,学区房开始“大跌跟头”!该来的终究还是来了


生活中还有很多人为了孩子教育不得不购买高于市场价的学区房,因为靠近学校、名校,房子价格普遍高出市场价20%左右,学区房的不平等价格侧面也反映出了孩子受教的不平衡,贴上学区标签后的房子,就意味孩子起点真提高了吗?寒门出贵子,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依靠学区房来“拔苗助长”未必能如家长所愿,更多时候只会助长房产炒作,现在的学区房也开始渐渐失去“味道”,每个城市都有学校,坐公交车都很方便,无论是周边有中学还是小学甚至补习机构,都极易被房企贴上学区房标签,以此来提高自身利润。

教育改革,学区房开始“大跌跟头”!该来的终究还是来了


然而,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学区房因教育而得势也因教育的改革逐渐会消失在人们视野中,传统的教育改革围绕几个方面展开:一是师资水平提升;二是硬件设施升级;三培养方向完善;四是检验机制改革,这些在教育范围内的改革对学区房的影响其实并不大,但是自春节以来,3月1日本是各个学校开学的标准时间,却因受到疫情影响不得不延迟开学,与此同时,为了让学生学习保持连续性,线上教育支撑起了中小学上课的一片天地,可以说线上教育正是一次客观且意义重大的教育改革。

郑强教授曾表达过对学区房的感受,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可能是一件错误的事,因为高起点让孩子前期跑得太累,后期容易“跑不久”,更多时候应该注重孩子从小的情感、身体健康方面的培养,笔者集结合这几年房地产中学区房的发展状况,也明显意识到学区房在接下来的时间内将“大跌跟头”,具体原因有以下几点:

教育改革,学区房开始“大跌跟头”!该来的终究还是来了


首先是教育的方式在发生改变,孩子的主动学习能力正在加强,使得对学区房的重视程度会逐渐消退。上学可以通过线上直播或者观看录播教学视频,这样不仅能提高教学效率,还能培养孩子主动学习意识,不懂的知识可以在网络这片知识海洋中无尽的探索,学习的捷径可以通过网上走,学区房的优势自然不再明显,就像过去重实体轻互联网一般,在互联网还未普及时,人人都以投资商铺为荣,看准商铺未来商机无限,谁知道互联网的到来,给实体经济“沉重一击”,实体的零售行业几乎消失殆尽,开零售店不如网店赚钱,租商铺的老板便越来越少,商铺的价值也逐步缩水,甚至陷入“租不起、卖不掉”的僵局。

教育改革,学区房开始“大跌跟头”!该来的终究还是来了


其次靠近学校的楼盘越来越多,无论是现房还是期房,房企在营销方面都会跟学区挂钩,从供需原理讲,过去的学区房稀缺优势同样会随着数量增多而不具备涨价能力,特别是期房类学区房,其增值潜力愈发减弱,众所周知,期房存在交房周期,而部分期房项目的学区房更是有着先房后学校的现象,也就是房子都建成了,而学校却还未动工,相当于在规划上先给购房者定心丸,实际与预期却存在误差。

最后房地产大环境不景气,国家开始重视房地产调控,对于捂盘惜售、饥饿营销的管控越来越严厉,只要楼市稍微有些风水草动,就可能引来央行、中央的注意,如此而来,学区房想要依靠学校优势进行炒作的可能性会越来越小,学区房的价格也有望降下来,“跌跟头”的日子将不再遥远。

教育改革,学区房开始“大跌跟头”!该来的终究还是来了


该来的终极还是来了,据业内人士透露,3月份长春某盘二期开盘,一期业主售卖价格在15000元/㎡左右,二期开盘的卖家却只有9000多元/㎡,二期价格低于一期已经不是第一次发生,而学区房低于一期价格还是很少见的,并且还是期房,这样一来早购买的房产不但没有保值,反而贬值了,业主自然不高兴,这个现象虽然不常见,却有力地表明了学区房的优势越来越不明显,随着城市交通越来越便利,学区房甚至不排除会退出历史舞台,正好也符合未来购房者的预期。

对此你认为还有高价买学区房的必要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