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化學必考知識總結:鈉及其重要化合物

  一、鈉單質
  1.Na與水反應的離子方程式:命題角度為是否違反電荷守恆定律。


  2.Na的保存:放於煤油中而不能放於水中,也不能放於汽油中;實驗完畢後,要放回原瓶,不要放到指定的容器內。
  3.Na失火的處理:不能用水滅火,必須用乾燥的沙土滅火。
  4.Na的焰色反應:顏色為黃色,易作為推斷題的推破口。注意做鉀的焰色反應實驗時,要透過藍色的鈷玻璃,避免鈉黃光的干擾。
  5.Na與熔融氯化鉀反應的原理:因鉀的沸點比鈉低,鉀蒸氣從體系中脫離出來,導致平衡能向正反應移動。【Na+KCl(熔融)=NaCl+K】
  二、氫氧化鈉
  1.俗名:火鹼、燒鹼、苛性鈉
  2.溶解時放熱:涉及到實驗室製取氨氣時,將濃氨水滴加到氫氧化鈉固體上,其反應原理為:一是NaOH溶解放出大量的熱,促進了氨水的分解,二是提供的大量的OH-,使平衡朝著生成NH3的方向移動。與之相似的還有:將濃氨水或銨鹽滴加到生石灰上。涉及到的方程式為NH4++OH- NH3?H2O NH3↑H2O。
  3.與CO2的反應:主要是離子方程式的書寫(CO2少量和過量時,產物不同)。
  4.潮解:與之相同的還有CaCl2、MgCl2。
  三、過氧化鈉
  1.非鹼性氧化物:金屬氧化物不一定是鹼性氧化物,因其與酸反應除了生成鹽和水外,還有氧氣生成,化學方程式為:2Na2O2+4HCl=4NaCl+2H2O+O2↑。

  2.過氧化鈉中微粒的組成:1mol過氧化鈉中所含有離子的數目為3NA,或說它們的微粒個數之比為2:1,命題角度為阿伏加德羅常數。
  3.過氧化鈉與水、CO2的反應:一是過氧化鈉既是氧化劑也是還原劑,水既不是氧化劑也不是還原劑;二是考查電子轉移的數目(以氧氣的量為依據)。
  4.強氧化性:加入過氧化鈉後溶液離子共存的問題;過氧化鈉與SO2反應產物實驗探究。
  四、碳酸鈉與碳酸氫鈉
  1.俗名:Na2CO3(純鹼、蘇打);NaHCO3(小蘇打)
  2.除雜:CO2(HCl),通入飽和的NaHCO3溶液而不是飽和Na2CO3溶液。
  3.NaHCO3(少量與過量)與石灰水的反應:命題角度為離子方程式的書寫正誤。
  4.鑑別:用BaCl2、CaCl2或加熱的方法,不能用石灰水。
  5.NaHCO3溶液中離子濃度大小的順序問題:因HCO3-水解程度大於電離程度,順序為c(Na+)>c(HCO3-)>c(OH-)>c(H+)>c(CO32-),也有c(CO32-) <c(H2CO3)。
  五、氯化鈉:
  1.除雜:NaCl的溶解度受溫度的影響不大,而KNO3的溶解度受溫度的影響較大,利用二者的差異情況,進行分離。NaCl(KNO3):蒸發、結晶、過濾;KNO3(NaCl):降溫、結晶、過濾。

  2.氯鹼工業:電解飽和的食鹽水,以此為載體,考查電解原理的應用。題目的突破口為:一是溼潤的澱粉KI試紙變藍,判斷此極為電解池的陽極;二是在電解後的溶液滴入酚酞試液,溶液液變紅,判斷此極為電解池的陰極。
  3.配製一定物質的量的濃度的溶液:因其是高中化學中的第一個定量實驗,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主要命題角度:一是計算所需的物質的質量;二是儀器的缺失與選擇;三是實驗誤差分析。


2020高考化學必考知識總結:鈉及其重要化合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