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花科創A股上市20週年:山西煤炭“上市第一股”迎蛻變!


蘭花科創A股上市20週年:山西煤炭“上市第一股”迎蛻變!



來源:證券日報


雙輪驅動促蛻變 不忘初心續輝煌

——蘭花科創上市20週年創新發展實錄


1978年,中國改革開放的大幕徐徐拉開。40年來,中國共產黨帶領億萬人民砥礪前行,用雙手書寫了國家和民族發展的壯麗史詩,取得了一系列令世人矚目的輝煌成就。

1998年,中共山西省晉城市委、市政府順應改革開放的歷史大潮,以改革的超前意識和膽量,將晉城市最好的“六礦一廠”強強聯合組建成蘭花集團,並以募集方式設立了上市公司——蘭花科創。

1998年12月17日,蘭花科創成功敲響了登陸上海證券交易所的上市“銅鑼”,一躍成為山西省第一家上市煤炭企業,並由此開啟了20年波瀾壯闊的發展歷程。

20年,伴隨資本市場創新發展的腳步,在晉城市委、市政府,控股股東蘭花集團和社會各界的關心支持下,蘭花科創勵精圖治、團結拼搏,走出了一條地方國有企業改革創新、轉型升級的發展之路。

20年,蘭花科創通過資本市場先後四次融資40.01億元,其中3次股權融資計10.01億元,債權融資30億元,為企業做大做強提供了強有力的資金來源。

20年,蘭花科創始終秉承為股東創造價值的理念,累計現金分紅16次,分紅金額達31.46億元。

20年,公司相繼入選上證50指數、上證180指數、滬深300指數、上證公司治理指數樣本股,榮獲上市公司價值百強、金牛上市公司百強、上市公司內控百強、中證回報百強、中國藍籌上市公司金鼎獎等榮譽稱號。

蘭花科創A股上市20週年:山西煤炭“上市第一股”迎蛻變!


資本之翼

讓蘭花展翅騰飛


“蘭花集團是我們這座年輕城市第一個打破所有制不變、行政隸屬關係不變、財稅上交體制不變的集團公司。我們走的是一條有人走過但沒有走通的路”,“以蘭花股票發行為標誌,在改革開放中誕生的晉城市,像一隻浴火重生的鳳凰,翱翔九天”,“體現了市委市政府改革的超前意識和膽略。”晉城市委原書記、省人大常委會原委員李拴紂在其紀念改革開放四十週年的文章中,這樣評價蘭花科創上市對於晉城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意義。

親歷了蘭花科創上市全程的公司副董事長兼董秘王立印,用三個詞評價公司上市:“很艱辛,很艱苦,很艱難”。他進一步解釋道,“可以說是歷經千辛萬苦,涉險過關,來之不易”,“是上市團隊同舟共濟、逢山開道、遇河架橋、只爭朝夕、通宵達旦與時間賽跑,才趕上了以募集方式設立公司並上市的最後一班車。”

20年過去,隨著社會的發展,當年經歷的許多坎坷和泥濘的選擇,也越來越彰顯出其魅力。

蘭花科創董事長甄恩賜表示:“蘭花科創成功登陸資本市場,為公司的發展打開了一扇全新的大門”。

20年,從稚嫩小苗到如花綻放。蘭花科創從上市初期的“六礦一廠”發展到如今下屬企業30餘家,成為一家以煤炭、化肥、化工為主導,產業結構持續優化的優秀上市公司。

20年,公司資產規模和經濟效益大幅提升,總資產由9.72億元增至252.24億元,增長25倍;淨資產由5.59億元增至106.60億元,增長18倍;銷售收入由3.14億元增至75.66億元,增長23倍;實現利潤由0.66億元增至9.3億元,增長13倍。2018年1月份至9月份,蘭花科創實現銷售收入63.15億元,同比增長6.49%;實現利潤總額12.43億元,同比增長29.32%。

規範護航

讓蘭花行穩致遠



蘭花科創A股上市20週年:山西煤炭“上市第一股”迎蛻變!



公司治理是現代企業制度的核心,是確保企業科學決策、穩健發展的重要保障。上市不僅僅為蘭花科創帶來實實在在的資本,也讓企業管理躍上一個新高度。

上市以來,蘭花科創按現代企業制度要求對公司進行脫胎換骨的改造,實現由工廠制到公司制的根本轉變。公司始終堅持依法治企、規範運行,嚴格按照上市公司相關法律法規要求,結合公司自身實際,不斷建立健全法人治理結構,探索公司治理的新舉措、新方法。

公司積極加強董事會自身建設,切實發揮董事會專門委員會和獨立董事作用,提升經理層高效執行能力,創新監事會監督機制,使董事會“大腦”作用、經理層“心臟”作用、監事會“免疫系統”作用得到有效發揮。公司積極履行上市公司法定信息披露義務,持續提升信息披露質量和水平,提升公司透明度,暢通投資者溝通渠道,塑造了資本市場良好形象。

據瞭解,蘭花科創煤炭主業的毛利率處於行業前茅。很多前去探訪的投資機構人士說,蘭花科創有一支精幹高效、團結務實的經理層團隊。公司積極推行目標成本管理,通過規範化、精細化管理手段強基固本,提質增效。堅持每週召開調度例會,每月召開經營運行分析會,持之以恆,一以貫之,確保公司戰略決策有效落實和生產經營過程中遇到的各類問題及時有效解決。

在上市初期,蘭花科創就率先引入了質量、環境和職業健康安全三標一體管理體系認證,依託國際標準提升企業管理水平。在多年的經營管理實踐過程中,公司還先後積極推廣實施了全面預算管理、內部市場化管理、信息化管理三大管理創新手段,建成了辦公、安環、財資、人事等數十個管理和資源共享平臺。近年來,按照國資國企改革精神,公司不斷壓減管理層級,提升管理效率,開展以“定崗位、定編制、定職數”為核心的人力資源改革,有效建立了與內部市場化相銜接的績效薪酬分配體系,促進企業由達標管理向卓越管理的邁進。

作為山西省首批內控試點企業,自2011年以來,蘭花科創積極推進完善內控規範體系建設,截至目前已建成覆蓋全公司、全流程的內控體系,按照“強化執行、注重實效、加強監督、持續改進”的思路,積極開展制度完善、流程梳理、風險評估、缺陷整改、自我評價等系統工作,有效提升了風險管控能力,確保了企業經營管理各項工作的平穩健康運行。

在蘭花科創唐安煤礦分公司,乾淨的街道和綠化帶讓人忘掉了“挖煤”二字,完全見不到想象中黑煤遍地的情景。唐安煤礦相關人員介紹說:“目前的唐安礦已經實現了機械化和智能化,礦工下井都是採取的虹膜檢測上崗方式。”

無論在煤礦還是化工企業,都伴隨技術革新和內控體系完善發生了質的飛躍。

轉型升級

讓蘭花浴火重生


20年,資本市場形勢風雲變幻、起伏跌宕;煤炭市場也經歷了從1998年-2001年的持續低迷和2002年-2012年的黃金十年;以及2013年-2015年的再次陷入困境,到2016至今的恢復性增長。但是,蘭花科創經風歷雨,經受住了市場的重重考驗,實現了平穩健康發展。

蘭花科創上市20年來,緊緊圍繞煤炭和煤化工兩大主導產業,根據市場形勢的變化適時調整企業發展戰略,以煤為基,煤化並舉,不斷延伸產業鏈條,推進轉型升級發展。公司堅持產業經營和資本經營雙輪驅動,在抓好安全生產、經營管理的同時,借力資本市場多渠道籌集資金,推進產業結構調整和項目建設,實現產業經營和資本經營的良性互動發展。


蘭花科創A股上市20週年:山西煤炭“上市第一股”迎蛻變!



20年,蘭花科創累計投資70多億元,用於礦井技術改造、資源整合收購和基建礦井項目建設。特別是利用從資本市場三次股權融資,公司對主力生產礦井進行了2次-3次提升改造,伯方煤礦經過3次技術改造,礦井生產能力由60萬噸提升至210萬噸;大陽、唐安兩礦經過兩次技術改造,礦井生產能力由30萬噸提升至180萬噸,三礦達到國家一級安全標準化礦井。上市初期,“六礦”生產能力僅為300萬噸,截至目前,公司各類礦井共14座,設計總產能達2020萬噸,其中7座生產礦井產能為960萬噸,6座新建和資源整合在建礦井設計能力為660萬噸,參股41%的華潤大寧生產能力為400萬噸。持續提升礦井裝備技術水平,採煤方式從上市初期的高檔普採為主發展到現在以綜合機械化放頂煤為主,在建年產240萬噸的玉溪煤礦採用成熟先進的綜合機械化一次採全高採煤方法;採煤機械化程度達到100%,掘進機械程度達到95%,井下運輸實現連續、高效機械化作業,安全生產監測監控及可視化系統在各作業場所得到廣泛使用,正在向各安全生產系統機械化、智能化的方向努力邁進。

蘭花科創的傳統煤化工產業,累計投資約40億元,化肥從小碳銨起步,高濃度尿素生產從無到有,1999年在全國化肥和化工原料用煤基地晉城生產出第一粒大顆粒尿素。截至目前,公司擁有尿素企業4個,年尿素產能120萬噸,甲醇轉化二甲醚企業2個,年產能甲醇40萬噸,二甲醚25萬噸。面對近年來尿素市場產能過剩、市場低迷等不利因素,公司在強化強化管理、挖潛降耗、改進工藝,提升裝置長週期穩定運行的同時,以市場為導向積極調整產品結構,先後實施了15萬噸尿基複合肥、年產2萬噸烏洛托品、車用尿素、增效尿素等調產項目,取得了積極成效。清潔能源和丹峰化工兩個二甲醚生產企業,經過多年的小改小革,裝置能力得到有效發揮,經營發展持續向好。

在廣泛研究論證的基礎上,公司啟動了巴公循環經濟園區建設,通過吃幹榨淨、資源共享、循環利用,構建產業集群。目前已建成了互聯互通管網,啟動了GSP氣化爐改造,在煤氣化工藝升級改造的同時,將進一步促進園區工業氣體集中穩定供應、能源清潔高效利用,實現“以新帶老、減肥轉產”,促進蘭花煤化工產業由傳統煤化工向現代煤化工轉型升級。

特別值得關注的是,蘭花科創在現代煤化工產業累計投資25.6億元,建成山西省第一套年產10萬噸己內酰胺裝置。2016年11月份竣工投料試車,僅用一個月時間打通全部流程併成功產出優級己內酰胺,創造了國內同類裝置一次投料試車並順利產出優級品的最短記錄。2017年,新材料公司實現當年達產,當年見效,主要消耗指標達到國內先進水平,各項質量指標均滿足下游高端客戶使用要求,成為己內酰胺行業產品質量的標杆企業。2018年,公司投資2.18億元,啟動了己內酰胺“10改14”節能增效技改項目,將進一步提高裝置效能,提升規模效益,增強己內酰胺產品的市場競爭力。

創新引領

讓蘭花鍛造優勢


20年,蘭花科創始終堅持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全面推進企業的管理創新和科技創新,以創新為引擎,向創新要效益,持續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

“技術進步、技術創新造就了現在的蘭花。”蘭花科創技術中心有關負責人解釋說:“上市時公司最大的煤礦產能只有60萬噸,井下生產採用的是放炮施工等作業方式。這樣的開採方式安全保障能力不高,生產效率低。通過多次的技術改造,提高技術裝備水平,現在的蘭花采用的是綜採放頂煤方式,幾乎都是機械化操作。”


蘭花科創A股上市20週年:山西煤炭“上市第一股”迎蛻變!



在上市初期,蘭花科創組建了晉城第一家省級技術中心,以“兩委兩所一部”的管理構架,與國內20多家知名的大專院校、科研院所開展深度合作,充分發揮創新驅動的能量。20年來,公司累計投入技術創新資金近6億元,依靠科技創新每年在節能降耗、提質增效方面創收增利超億元。公司煤炭生產採掘機械化程度達95%以上,煤化工生產全部實現自動化控制,煤炭毛利率連續多年保持行業領先水平,氨醇能耗水平進入行業先進行列。

值得一提的是,蘭花科創在大型設備檢修(MRO)信息化應用項目的成功實施,為863計劃重點項目提供了一個重要的應用工程範例,填補了國內化工行業推廣應用MRO支持技術的空白,對保障煤炭、化工產業安全運行,提高生產企業現代化管理水平,減少設備安全隱患,杜絕重大安全事故的發生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據瞭解,該項目針對煤炭行業大型複雜裝備檢修業務需求和化工生產設備運行週期長、維護成本高及技術管理嚴等特點,綜合運用現代設備維護、信息和企業管理等先進技術成果,開發了一套適合於煤炭、化工大型設備維修、維護和大修的MRO支持系統,項目分別於2009年和2011年在唐安煤礦分公司、田悅化肥分公司組織實施。

據公司相關人員介紹:“目前,公司有130多個技術人員,為了鼓勵員工發明專利,公司每獲一個專利都會給予員工2萬元的獎勵,此外,在該員工工作的礦廠也會有相同的獎勵,有的員工獲得的專利獎金甚至比工資都高。其中,具有代表性的職工鄭雲瑞幾乎每年都會發明一兩個專利。為此,公司甚至單獨成立了‘鄭雲瑞技能人才創新工作室’搞技術研發。”

蘭花科創對科技創新的重視,極大地激發了廣大技術人員和普通職工的勞動熱情和創造活力,推動了企業技術進步。截至目前,蘭花科創共取得授權專利總數為205個,有14個項目通過山西省科技廳、中國煤炭協會科技成果鑑定,其中山西省科技進步二等獎1個,三等獎1個;中國煤炭協會科技進步三等獎7個。《蘭花科技》累計刊發科技論文1000餘篇,被省部級以上專業期刊、核心期刊收錄200餘篇。

不忘初心

讓蘭花吐露芳華


履行社會責任是現代企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條件。重視社會責任是企業做強做優做大、培育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的內在要求。優秀上市公司既要創造價值回報股東,也要踐行企業的社會責任。

20年,蘭花科創始終秉承“誠信創業、廣惠員工、造福社會”企業宗旨,積極踐行企業應盡的社會責任,致力實現股東、職工、客戶、社會等利益相關方的和諧共贏發展。

唐安煤礦相關人員介紹說,2008年,一輪金融危機衝擊著煤炭市場,許多縣營煤礦紛紛停業整頓,乾脆放起了長假。而蘭花科創加緊內部管理,以安全生產為主線,以節能降耗為輔,平穩地度過了困難時期。

“以前礦工的工資只有200多元,而現在的礦工工資平均能有8000多元。”一位公司老員工介紹稱,現在公司對員工的福利待遇越來越好,更加人性化的是,在從礦井出來後,礦工可以直接到樓裡的浴室洗漱,並隨時供應免費餐飲。

“安全是搖錢樹、環保是致富路”,蘭花科創董事長甄恩賜如此解析安全環保和經濟效益的關係,已成為圈子內的金句。

這句話的內涵是:如果公司在安全方面出了問題,對員工造成傷害,公司的直接損失就是巨大的;如果環保出了問題,大則對周圍百姓有傷害,小則被關停設備,這樣對公司的損失更是巨大的,所以抓好安全環保等於間接地給公司產生了利潤 。這樣的總結與其多年分管安全工作的經歷有著密切的關係。


蘭花科創A股上市20週年:山西煤炭“上市第一股”迎蛻變!



在公司煤炭和化工企業廠區,有關“安全和環保”的標牌往往擺放在最醒目的位置。而在員工言談舉止中,隨時顯露出強烈的“安全和環保”意識。

20年,蘭花科創設立安全專項資金改善安全基礎環境,提高工藝裝備水平,安全硬件保障能力得到明顯提高。公司所屬四座生產礦井步入國家級安全高效礦井行列,其中伯方煤礦分公司和望雲煤礦分公司被命名為安全高效特級礦井。

與此同時,公司年年簽訂年度目標責任,明確環保與安全兩大約束性任務指標及處罰分值,制訂實施《環保管理獎懲制度》,以更有效的措施保障公司各生產單位帶頭規範落實安全、環保相關具體工作要求。

在整治隱患方面,公司著力加強節能減排和生態環保綜合治理,建立健全環保管理體制,建立“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環保網格化管理系統,實現預防和監督機制的協調配合,確保經濟與生態文明相互促進,相得益彰。

20年,蘭花科創積極響應國家精準扶貧要求,派駐6支駐村工作隊、選派6名“第一書記”,實施產業扶貧、健康扶貧、文化扶貧、基礎設施扶貧,幫扶的8個貧困村533戶1510口人全面脫貧。公司熱心社會公益,累計投入6000餘萬元擔當賑災救危、助殘助教助學責任,響應政府號召,累計讓利近2億元為晉城市及地方百姓提供平價煤、低價煤補貼供暖,為社會和諧發展作出積極的貢獻。

揚帆起航

讓蘭花再譜新篇



蘭花科創A股上市20週年:山西煤炭“上市第一股”迎蛻變!



晉城出產的蘭花炭因為燃燒時沒有煙並且藍色的火苗似幽蘭盛開而得名。

百年前,名揚海外的晉城蘭花炭曾經讓英國皇室著迷。

百年後,以蘭花炭為標誌的晉城上市公司蘭花科創贏得了市場廣泛讚譽。

如今,所有蘭花科創的員工都已習慣用“蘭花”稱呼自己的企業。

“花,歌頌東風遍海涯。春永在,億載鬭芳華。”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擔當新的時代使命,蘭花科創產業定位更為清晰。蘭花科創將按照黨的十九大提出的“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新發展理念,堅持“以煤為基、煤化並舉、轉型升級”的發展思路,加快推進“強煤、減肥、擴化、發展新材料”的發展戰略,聚焦主業、固本強基、創新驅動,努力打造主業強、質量高、效益好的現代化企業。

一是穩步提升煤炭產業規模,持續鞏固煤炭主業優勢,持續提升主力礦井開採水平,保持經營效益領先水平。加快新建和資源整合礦井項目建設,力爭2年-3年內煤炭產量超2000萬噸。二是大力實施化肥產業轉型,強力推進化肥扭虧增盈。圍繞造氣工藝革新,盤活公司存量資產,堅持技術創新,淘汰落後裝置。三是積極開發現代煤化工新材料,實現高質量可持續發展。以建設巴公循環經濟園區為抓手,構建資源共享、循環利用的產業集群,探索開發現代煤化工新材料產品,加快推進公司由傳統煤化工向現代煤化工的轉型升級。 未來已來,將至已至。


新起點,新徵程,下一個20年,蘭花科創將奮力書寫新的輝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