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鶴樓詩賞析: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

2020年4月29號,已經暫停98天的黃鶴樓終於恢復開放。從疫情爆發,武漢封城,我們經歷了太多太多。如今,湖北解封,黃鶴樓等景點陸續恢復開放,說明疫情已經控制住,人民的生活特別是武漢人民的生活,都在慢慢迴歸正軌。

黃鶴樓恢復開放,我們也趁此時機再給大家介紹下黃鶴樓。黃鶴樓始建於三國時代,當時是夏口城一個瞭望守戍的“軍事樓”。當三國統一歸晉後,黃鶴樓也就失去了軍事價值,但隨著城市的發展,黃鶴樓就逐步變成了觀賞樓。但在戰火紛飛的封建時代,黃鶴樓屢屢被毀,重建之後又被毀,1884年,也就是光緒十年,黃鶴樓再次被毀,只遺留下一個黃鶴樓銅鑄樓頂。建國以後,國家於1981年重建黃鶴樓,1985年落成,規模更高大更雄偉。

黃鶴樓詩賞析: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


關於黃鶴樓的景觀,大家可以去查看相關的介紹。今天我們來說一說有關黃鶴樓的詩詞。

第一首自然是我們都熟悉的崔顥的《黃鶴樓》: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

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崔顥登臨黃鶴樓,飽覽勝景,詩興大發,寫下了這首千古傳頌的詩。崔顥登高望遠,遠離家鄉的他心裡泛起一絲寂寞。他想到黃鶴樓仙人的傳說,仙人乘鶴來此休息,而後離開,不再回來,只留下黃鶴樓和晴川、芳草、漢陽樹、鸚鵡洲與白雲共悠悠。這首詩備受歷代文人推崇,大詩人李白經過此樓時,目睹此詩,亦大為折服,說“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顥題詩在上頭”。

黃鶴樓詩賞析: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


孟浩然亦有關於黃鶴樓的詩,孟浩然的老朋友王迥將遊江東,孟浩然作詩送之,於是寫了一首《鸚鵡洲送王九之江左》:

昔登江上黃鶴樓,遙愛江中鸚鵡洲。洲勢逶迤繞碧流,鸚鵡鸂鶒(xi chi)滿灘頭。

灘頭日落沙磧長,金沙熠熠動飆光。舟人牽錦纜,浣女結羅裳。

月明全見蘆花白,風起遙聞杜若香。君行采采莫相忘。

孟浩然曾登頂黃鶴樓,遙望鸚鵡洲,看見鸚鵡洲上的美景:曲折蜿蜒的河流、沙灘水鳥、黃昏日落、舟人浣女、明月蘆花、江風杜若。從自然寫到舟人浣女,從傍晚寫到月夜,最後勸君“莫相忘”,點明送別的主旨。《唐詩評選》中稱“此作寓意於言,風味深永,可歌可言亦晨星之僅見。”

黃鶴樓詩賞析: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


“吾愛孟夫子,風流天下聞。”這是李白寫給孟浩然的詩句,李白和孟浩然的情誼是詩壇上的一段佳話。他們飲酒唱和,攜手遨遊,結下不解之緣。當孟浩然離開去廣陵時,李白約他在黃鶴樓見面,親自送別,為他寫下了這首《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

黃鶴樓是聞名天下的名勝,且有著仙人飛昇的傳說,當對李白和孟浩然的口味,於是他們約在此地會面。舊友告別告別黃鶴樓向東而去,在煙花如織的三月向揚州飄去。帆影慢慢消失在水天之際,只有滾滾長江水向天邊奔流不停。

黃鶴樓詩賞析: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


李白這首詩極富詩意,受到無數文人的讚譽,《唐詩摘鈔》言“不見帆影,惟見長江,悵別之情,盡在言外。”陳繼儒說它是:“送別詩之祖,情意悠渺,可想不可說。”

關於黃鶴樓的詩詞還有許多,除了上面提到的詩人外,李商隱、蘇軾、蘇轍、曾鞏、辛棄疾、姜夔、黃庭堅、陸游等無數詩人,都曾寫下有關黃鶴樓的作品,這裡就不再多提,最後我們再次祝福武漢,祝福湖北,不管前路多艱險,只要我們團結一致,一切都會好起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