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刻,我感到了末日...”——唐山大地震中的天津

今天是一个应该篆刻在所有中国人心里的日子,

那场至今提起还令人心有余悸的唐山大地震,已经过去了整整43年。

“那一刻,我感到了末日...”——唐山大地震中的天津

其实近年来地震频发,今年更是在云贵、四川等地发生了多次地震,每一次震动,每一场救援,都牵动着亿万人民群众的心。

2010年的时候,电影院上映了一部电影。换来了无数人的眼泪。正是讲述43年前的那场天灾的《唐山大地震》。

“那一刻,我感到了末日...”——唐山大地震中的天津

1976年7月28日

3时42分53.8秒

7.8级

24.2万人遇难

都说在文字中,数字是最显眼的,确实,在这一行字中,数字的力量强大到令人触目惊心。

“那一刻,我感到了末日...”——唐山大地震中的天津

兰州道震后情况

但是在世人将眼光都放在唐山的时候,远在130公里以外的天津,同样在这一天变成了人间炼狱。是当时仅次于唐山的重灾大城市。

“那一刻,我感到了末日...”——唐山大地震中的天津

天津死亡人数为24296人

重伤21568人

市区房屋有62.4%受损

郊区为56.8%

直接经济损失为39.2亿元

“那一刻,我感到了末日...”——唐山大地震中的天津

毗邻唐山的宁河、汉沽、宝坻和蓟县受灾最严重。

市中心6区完全震毁的房屋达14%,比较严重的地区是四平道、甘肃路、贵阳路一带。

“那一刻,我感到了末日...”——唐山大地震中的天津

天津作家冯骥才回忆道:“小铁床像大风大浪中的小船那般癫狂,屋顶老朽的木架发出嘎吱嘎吱可怕的巨响,顶上的砖瓦大雨一般落入屋中。”

“我亲眼看见北边的山墙连同窗户像一面大帆飞落到深深的后胡同里。闪电般的地光照亮我房后那片老楼,它们全在狂抖,冒着烟土,声音震耳欲聋……

那一刻,我感到了末日……

“那一刻,我感到了末日...”——唐山大地震中的天津

天津市第二毛纺厂染整车间承重墙倒塌

“窄窄的街面已经被地震扭曲变形,波浪般一起一伏,一些树木和电线杆横在街上,仿佛刚遭遇炮火的轰击。通电全部中断,街两边漆黑的楼里发着呼叫……一路上,看到不少尸首身上盖一块被单停放在道边,

我已经搞不清自己到底是怎样还活在这世上的。

“那一刻,我感到了末日...”——唐山大地震中的天津

泰安道原天津市委

一位工人亲历的那个夜晚:“我那天是上夜班,检查完火车回休息室歇会,迷迷糊糊偷着打起肫来,到了后半夜3点40多钟,突然房子在晃动,铁道线路上的停留火车也在晃动,地震了!我赶忙向外跑……”

“当时眼观满目疮痍,其中最惨烈要数兰州道上的一个楼宇。站在兰州道上,面对振德里,左手是第六玻璃厂,右手是一个卖鱼的店铺,因此上面的四层楼,被叫做“鱼铺大楼”。

大楼里先是凄厉的呼救,后来变成垂死的哀嚎,紧接着一声巨响,整个鱼铺大楼轰然坍塌成一个土堆,就没有了任何声响。一个人被一根房椽插进后背的肉里,如一把钩子把他勾住,绝望中,他没有放弃,用超出想象的毅力从里面往外爬,最后,一家人只活了他一个。

“那一刻,我感到了末日...”——唐山大地震中的天津

兰州道附近

《唐山大地震》中的养父饰演者,陈道明,也是唐山大地震的亲历者。那时他家住在天津重庆道的一幢三层楼里,地震发生后,所有人都从楼里往外跑,“漆黑的楼道不停地摇晃,四处滚动的都是炉子翻倒后散落的通红的煤球。”当时,陈道明家里住的楼的整整一面墙都被震掉了,“房子看起来特像舞台上的布景,桌子、椅子、床……太恐怖了。”

“那一刻,我感到了末日...”——唐山大地震中的天津

天津著名作家肖克凡写道:“唐山大地震袭击天津。人睡在床上,先是被抛起摔下抛起摔下,反复十余次,之后才是剧烈摇晃,幅度接近90度,仿佛乘坐海轮遇到风浪。当时我22岁,大约只用10秒钟便抱着祖母冲出平房到了院儿里。天亮之后我去林西路住所看望父亲,一路哭嚎之声不断。也有呼喊声是从地下室里传出的,显然有人闷在里面。我还看见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太太站在二楼地板上,楼梯却没有了。地震当天上午10点多钟有一次强烈余震。我们站在大雨里望着大街两边跳动不止的建筑物,很是恐怖。我们动手搭建防雨棚子。人们开始传说有‘流震’,流到哪里,哪里就震。”

“那一刻,我感到了末日...”——唐山大地震中的天津

河西区马场道三幢三层宿舍

在一本叫做《格蕾丝——一个美国女人在中国》的书中,收录了一段关于1976年天津地震的现场记录。“那天是我终身难忘的一天。那天凌晨一点半,外面突然暴雨大作。大约3点3刻,我刚关上灯,便突然看到一道紫红色的闪光,我还以为是闪电呢。”

“那一刻,我感到了末日...”——唐山大地震中的天津

山西路崇仁里

“紧接着,传来了一声巨响,整个房子上下晃动了大概四下。这时,我又把灯打开。晃动刚一停下的那几秒钟的时间内,我听到了好像是下冰雹和石块的声音。后来我才知道是屋顶塌落的声音。然后,我们便又开始来回摇晃了起来……摇晃非但没停,反倒好像越来越厉害了,接着,我听到了木头窗框的破裂声,我下了床,伸手去开门,门却怎么也打不开,我使劲地拉了又拉,门还是紧闭不开,灯也全灭了。我听到弟弟在门外的喊声,听到了他踢门的声音,最后他终于把门踢开了。我们跑到楼道里时,所有的邻居都在楼道里面……”

“那一刻,我感到了末日...”——唐山大地震中的天津

天津一位公交车司机师傅回忆说,他对地震当时天空的颜色留下了深刻印象。“1976年7月28日我上早班,凌晨3:30一过,我就起床,到小后院接水洗漱,看到雨还在下,天色黑中透红,颜色怪怪的。当我回到小屋,刚迈进房门,还没来得及关门就感到地震了,人都站不稳,我赶紧抓住门框……”

“那一刻,我感到了末日...”——唐山大地震中的天津

《天津日报》办公楼

当时就读于天津市机床工具公司技校的一名男生回忆说:“我睡在宿舍双层床铺的上铺,被几声轰隆隆的巨响惊醒,睁开眼向窗外望去。忽然,一瞬间一片耀眼的白光照亮了夜空,窗外是一种幻觉般的不真实的那种惨白,只过了一秒,也许是几秒,窗外又变得一片漆黑,走廊的灯光也熄灭了,伸手不见五指。紧接着是一阵又一阵的颠簸,像筛糠一样,似乎要把人从床上抛起来;摇晃,剧烈的摇晃,不停的摇晃,对面的机械制图教室传出绘图板落地、绘图桌椅翻倒的剧烈而凌乱的响声。”

“那一刻,我感到了末日...”——唐山大地震中的天津

芷江路泰华里

地震毁坏建筑物的程度不同,但所有住在楼房里的人和大部分住在平房里的人都不敢回家睡觉,所有的开阔地带都搭设了临建棚,体育场、街心公园、学校操场、小广场全部成了临建区,马路两旁也见缝插针盖满了小房子,路中间留一条窄窄的通道。随后街道统一部署,对一些危险的房子进行了排险,消除了安全隐患。但是那时候,市民的家里早已经千疮百孔、遍地狼藉了。

“那一刻,我感到了末日...”——唐山大地震中的天津

街头临时建筑

而在道路方面,天津铁路分局管内多处路基下沉,钢轨弯曲,21座桥涵被毁。市政府确定和平区贵阳路、河西区大营门、南开区东南角、河北区黄纬路、河东区大直沽后台、红桥区大胡同6片为重建区。到1981年,仍有10万人住在临建棚里。

“那一刻,我感到了末日...”——唐山大地震中的天津

从地震惨痛中恢复过来的天津人民,开始了漫长的灾后重建运动。从1976年到1983年,天津市维修加固各类房屋210多万间,2883万平方米,新建住宅1692万平方米,人均居住面积从1976年的3.52平方米上升到了1983年的4.4平方米。

“那一刻,我感到了末日...”——唐山大地震中的天津

宝鸡道胡同

1986年7月28日,唐山大地震十周年纪念日这一天,南京路、成都道与河北路交汇的三角地带立起一座纪念碑——天津市抗震纪念碑。

直到这一年,天津的抗震救灾工作才终于圆满完成。

“那一刻,我感到了末日...”——唐山大地震中的天津

“那一刻,我感到了末日...”——唐山大地震中的天津

抗震英雄纪念碑今昔对比

而在这场地震中,天津也损失了很多珍贵的古迹,如始建于1890年的戈登堂和始建于1902年的四面钟,尽管后来二者都有修复和重建,但是终究没能恢复原貌。而我们熟悉的望海楼也受损严重,一直到1983年才修复成了现在的样子。

“那一刻,我感到了末日...”——唐山大地震中的天津

戈登堂原貌

“那一刻,我感到了末日...”——唐山大地震中的天津

四面钟原貌

而位于武清的无梁阁——这座天津最古老的道教建筑,也在地震中震毁,在1992年由居民集资修复。

“那一刻,我感到了末日...”——唐山大地震中的天津

无梁阁曾名玉皇阁

时间已经过去了这么久,但是看到那些亲历者的回忆,我们仍然会感觉脊背发凉,不敢想象那天夜晚究竟发生了什么,让24万多条生命一夜之间沉寂。

“那一刻,我感到了末日...”——唐山大地震中的天津

而43年后的今天,无论是天津,还是唐山,又重新回到了生机勃勃的样子,仿佛那山河破裂的景象从来不曾出现过。

但是我们绝不该遗忘,那一场20世纪最为严重的自然灾害,让整个中国蒙上了多么巨大的阴影。

时间尽管已经悄悄过去了43个年头,但是那些失去亲人朋友的人们,无时无刻不沉浸在悲痛当中。在前一阵的四川地震中,第一次给出了10秒左右的预警,虽然时间并不长,但是也是在地震预警方面的重大突破,并且据说天津也要在2020年左右形成地震的预警,随着技术的发展,也许我们以后再也不会重复43年前的悲剧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