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经》中怪兽众多,可你知道书中描述的这些人物形象吗

首发头条,禁止搬运、抄袭


《山海经》中怪兽众多,可你知道书中描述的这些人物形象吗


《山海经》这部奇书记载了许多山川、祭祀、巫医、妖兽的传说,也记录了一些神话中的人物形象,虽然不多,但是个个精彩,下面小编带大家领略一下这些远古神话中的人物风采。


夸父

夸父是古代神话中的人物,他之所以有名,与一个成语有关:“夸父逐日”。夸父逐日,常常被比喻人胸怀大志,坚持不懈的精神,但也有比喻人的不自量力,不切实际的说法。不管怎么样,小时候读到这则典故时,夸父的高大形象,一直留在我们印象中。

夸父记载在《山海经·大荒北经》中:“大荒之中,有山名成都载天。有人珥两黄蛇,把两黄蛇,名曰夸父。”意思是说,在茫茫大荒当中,有一座山,名叫成都载天山。有一个人,双耳上挂着两条黄蛇,手上还握着两条黄蛇,他的名字叫夸父。


《山海经》中怪兽众多,可你知道书中描述的这些人物形象吗

夸父


好端端的,夸父为什么逐日呢?

首先从夸父的性格说起。夸父出生在巨人族,身材魁梧,力大无穷,作为族长之子,是一个信心十足的人。在他词典里,就没有“不可能”三个字。因为在他看来,只要坚持,太阳也能被追到。

其次,环境所迫。在远古年代,生活环境极为恶劣,大地因为太阳炙烤,千里干旱,庄稼枯了,河流也干涸了,加上毒虫猛兽横行,别说是生活,连生存都极为困难。作为族人中最强壮的一员,不管是为了安抚人心,给族人希望,还是他坚信自己就能追到太阳,夸父在族人的担忧和寄予厚望中出发了。


《山海经》中怪兽众多,可你知道书中描述的这些人物形象吗

夸父逐日


《山海经》中怪兽众多,可你知道书中描述的这些人物形象吗


《山海经》中怪兽众多,可你知道书中描述的这些人物形象吗


夸父的结局,我们当然都知道了,他没有追到太阳,反而在追逐的过程中,因为口渴而亡。在《山海经·海外北经》记载道:“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大概意思是:夸父从早晨开始追着太阳跑,追了九天九夜不停歇,在追到西边太阳落山的地方,他顿时感到无比的口渴,想要喝水,发现眼前有黄河、渭河流过,于是走到这两条河边喝水,没想到他竟一口气把黄河、渭河的水全喝光了,还觉得口渴难耐,只好又跑北方大湖去喝。可是在他还没赶到大湖,就半路渴死了。夸父死后,丢弃的手杖,化成了桃林,他的身躯化成了夸父山。


大禹

禹是三皇五帝时期的人物,相传是夏朝的创立者,他的帝位,是由舜禅让的。在禹那个年代,贤能者上位,禹因为治水有功,所以被推选为首领。禹之后,传位给自己儿子启,从此,家天下取代了众天下。


《山海经》中怪兽众多,可你知道书中描述的这些人物形象吗


《山海经》中怪兽众多,可你知道书中描述的这些人物形象吗


在神话故事里,禹是鲧(gǔn)的儿子,鲧治水都是采取围堵的方式,每当发大洪水,就会决堤,鲧没办法,只好盗取了天帝的息壤来堵塞洪水。天帝知道后,非常震怒,遂命祝融在羽山近郊杀死了鲧。《山海经·海内经》:“洪水滔天,鲧窃帝之息壤以堙洪水,不待帝命。帝令祝融杀鲧于羽郊。”


《山海经》中怪兽众多,可你知道书中描述的这些人物形象吗

大禹治水


《山海经》中怪兽众多,可你知道书中描述的这些人物形象吗


鲧死后,禹出生了,禹继承了父亲的治水能力。面对滔天洪水,禹并没有采取与父亲相同的做法,而是把“堵”改为“疏”,转眼间,十三年过去,禹带领民众奋战在抗洪一线,终于平定了九州的水患。禹是一个大公无私的人,为了早日治理好洪水,让天下百姓免受水患灾害,十三年间,没有回过一次家,曾经有三次经过家门,也没有时间进门跟家人问候一句。这就是著名的"三过家门而不入"典故。

《史记》中记载:“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


女娲

历史中,女娲是三皇五帝之一,与伏羲被尊奉为华夏始祖,是华夏儿女的祖先。不过在上古神话里,女娲是创造万物的创世神,神格极高。《说文解字》道:“娲,古之神圣女,化育万物者也。”关于女娲的神话故事有很多,其中有两个最广为流传。一个是“攒土造人”,另外一个是“炼石补天”。


《山海经》中怪兽众多,可你知道书中描述的这些人物形象吗


相传,自开天辟地起,女娲创造了许多事物,比如山川大河,大海江湖,飞禽走兽,花草树木等等,但是她总感觉缺点什么,一天,她经过黄河的河畔,突然看到河水中的倒影,顿时恍然大悟,原来她创造了这么多东西,唯独少了跟自己相像的“人”,于是女娲就按照自己的模样,用黄土捏造了人。不过泥人造好了后,很快就化掉了,女娲就拔出自己几个肋骨重新再造,从此泥人不再融化,久而久之,泥人变成了人类。《太平御览》:“俗说天地开辟,未有人民,女娲抟黄土作人。”


《山海经》中怪兽众多,可你知道书中描述的这些人物形象吗


女娲补天发生在不周山断裂之后,因为共工用头去撞世界支柱不周山,导致天塌地陷,大地无法承载万物,大火蔓延不熄,洪水泛滥不止,人民遭受灾难,女娲挺身而出,冶炼五色石来修补苍天,补完天后,她又去大海里,砍断巨鳌的脚,用来撑起四方的天柱,还杀死黑龙拯救九州,用芦灰堆积起来堵塞住了洪水,从此大地上恢复了平静,人民安居乐业。


《山海经》中怪兽众多,可你知道书中描述的这些人物形象吗

女娲补天


这段典故记载在《列子·汤问》里:“天地亦物也,物有不足,故昔者女娲氏炼五色石以补其阙;断鳌之足以立四极。”在《淮南子·览冥篇》又记载:“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火炎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猛兽食颛民,鸷鸟攫老弱。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斩鳖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淫水。苍天补,四极正,淫水涸,冀州平,狡虫死,颛民生。”


后羿

后羿是神话中的人物,关于他的故事,最有名的是“后羿射日”和“嫦娥奔月”了。后羿虽然在山中长大,但是从小擅长射箭,因此还成为帝尧关于射箭方面的老师。传说,天上有十日,这十个太阳同时升起,烧死庄稼,烧焦森林,烘干大地,老百姓没了东西吃,民不聊生。

《淮南子·本经训》记载:“逮至尧之时,十日并出,焦禾稼,杀草木,而民无所食。”


《山海经》中怪兽众多,可你知道书中描述的这些人物形象吗

后羿射日


祸不单行,因为常年干旱,那些原本栖息在大泽中的怪兽,如猰貐、凿齿、九婴、大风、封豨、修蛇等,都出来作乱,百姓苦不堪言。于是帝尧就命后羿去射杀太阳,后羿不负众望,成功射杀了九个太阳,从此大地变得湿润暖和,恢复了生机。后羿一鼓作气,还把那些残害百姓的怪兽,逐一杀死。

《淮南子·本经训》记载:“羿诛凿齿于畴华之野,杀九婴于凶水之上,缴大风于青丘之泽,上射十日而下杀猰貐,断修蛇于洞庭,擒封豨于桑林。”


《山海经》中怪兽众多,可你知道书中描述的这些人物形象吗


因为后羿射日,拯救黎明百姓于水深火热之中,立下大功,不仅得到百姓拥戴,还得到天帝的褒奖,夫妻二人都成了神仙,但好景不长,因为受到嫉妒,天帝轻信谗言,就把后羿、嫦娥贬到了人间,后羿心疼妻子,向西王母讨得长生不老仙药,却不料嫦娥因过不惯人间的苦日子,私自盗走灵药,飞到了月宫,后羿知道后,不久就郁郁而终了。《淮南子·览冥训》记载:“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姮娥窃以奔月,怅然有丧,无以续之。”


刑天

刑天是上古神话中的人物,手持巨斧和盾牌,身形巨大,力大无比,曾与天帝争夺帝位,被天帝斩去头颅,埋葬在常羊山,失了首级后,刑天不甘心,进化成以双乳为眼,肚脐为口的怪物,继续与天帝作对。


《山海经》中怪兽众多,可你知道书中描述的这些人物形象吗

刑天


在《山海经·海外西经》是这样记载:“刑天与帝至此争神,帝断其首,葬之常羊之山,乃以乳为目,以脐为口,操干戚以舞。”


《山海经》中怪兽众多,可你知道书中描述的这些人物形象吗


就因为刑天这种永不妥协的精神,晋朝诗人陶渊明写诗对其大加赞颂,诗中云:“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虽然刑天在争斗中失败了,但是他的奋斗精神仍然激励着后世人,可谓是流传至今的一段佳话。


帝俊

帝俊这个人物形象,在《山海经》里出现过几次,是古代神话中的上古天帝,也有人说是诗经里描述的昊天上帝。不管哪种说法,帝俊都是一个非常伟大的人物。这从与他关联的人物来看就知道。

比如羲和,是神话中的太阳女神,她是帝俊的妃子。在《山海经·大荒西经》这样记载羲和:“东南海之外,甘水之间,有羲和之国,有女子名曰羲和,方日浴于甘渊。羲和者,帝俊之妻,生十日。”后羿射日典故中,所射杀的十颗太阳就是羲和所生的。


《山海经》中怪兽众多,可你知道书中描述的这些人物形象吗


除此之外,帝俊的妻子常羲,制定了十二月,也是一个非常厉害的人。在《山海经·大荒西经》记载:“有女子方浴月,帝俊妻常羲,生月十有二,此始浴之。”后羿是帝俊的臣子,上古邦国中,很多都是帝俊的子孙后代,因此也有人认为帝俊是上古时代东方民族的祖先神。


—END—

参考资料:《山海经》、《淮南子》、《列子·汤问》、《太平御览》、《说文解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