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雨欲來風滿樓,黃巾之亂揭開三國序幕

自古以來農民起義都有一些農民式哲理的口號在裡面,可是唯獨有一次規模極大的起義,口號竟然聽起來基本上沒什麼正面意義,就像幾個跳大神的神漢杜撰出來的一樣。

“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這是東漢末年黃巾起義的總口號,不管從哪個方面理解,這個口號的水平都實在不敢讓人恭維,那麼以此口號起事之人的水平又如何呢?

山雨欲來風滿樓,黃巾之亂揭開三國序幕

黃巾起義無疑是一次典型的農民起義,原因和歷史上大部分農民一起一樣。

一群本來老老實實、本本分分的農民被地主老財和貴族階級逼的沒飯吃了,不得不放下手裡幹活的鋤頭和犁子拿起刀劍來討飯吃。

不過農民受教育程度畢竟有限,好的不過是認識字,差的基本上就是文盲,所以農民起義必須得有人來“蠱惑”。

山雨欲來風滿樓,黃巾之亂揭開三國序幕

這個人不一定多有文化,但是他說的話,講的道理得讓廣大的農民兄弟能輕鬆接受,他可能本身是個農民,如李自成這般;也可能本身是個秀才,如黃巢;還有可能本身是個要飯的,如朱元璋。

總之,他絕對得是個和農民有共鳴的人,黃巾起義的三位領袖本身是靠神佛迷信騙錢度日的神漢,特長也不過是“跳大神”一類的東西,不過沒飯吃,沒好日子過而且走投無路的農民們已經失去了一切信仰,這時候誰給他一根信仰稻草,他就抓著誰不放。

而張角三兄弟正是看透了這一點,才從廣大的窮苦人民中間迅速發展開自己的力量,正如當時民間曾流行一首歌謠

小民發如韭,剪復生;頭如雞,割復鳴。吏不必可畏,民不必可輕!

在日益嚴重的社會危機下,大量的窮苦民眾投身到張角所建立的太平道中,太平道可以算是道教的一支,以黃老之學為信仰,再加上張角本身是個江湖遊方郎中,在多年的傳教中,利用自己的醫術救治了不少窮人,所以他個人在民間的聲譽也是很高的。經過10年的傳播,太平道的教眾已經達到10萬,張角把這些教眾分為36方,每方設渠帥,36渠帥由他統一指揮。

公元184年,張角命令馬元義調動荊、揚等地徒眾數萬人向鄴集中,約定3月5日各地同時起義。但預定起事前一月,張角弟子唐週上書告密,馬元義被捕,慘遭車裂。洛陽百姓和太平道徒被殺的達千餘人。

山雨欲來風滿樓,黃巾之亂揭開三國序幕

靈帝隨即下令冀州官府搜捕張角等起義領袖。張角派人飛告各方提前起義。於是36方“一時俱起”,眾達數十萬人。張角自稱“天公將軍”,弟張寶稱“地公將軍”,張梁稱“人公將軍”。旬日之間,天下響應,京師震動。

起義之後的形勢也不是張角等人能料到的,但是張角畢竟不是軍事家和謀略家,他只是一個有心機的遊方郎中兼神漢,所以起義後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是由於缺乏統一的指揮和科學的調配,黃巾賊各自為戰,漸漸喪失了已經取得的優勢,弱點和問題也暴露的越來越多。

山雨欲來風滿樓,黃巾之亂揭開三國序幕

起義軍各自為戰,未能協調配合;人數雖多,卻缺乏戰鬥經驗,以致使東漢王朝能集中兵力各個擊破。各地豪強地主利用宗族關係,組織地主武裝與起義農民為敵,也增加了黃巾軍的許多困難。東漢王朝為了確保京城洛陽的安全,首先進攻潁川黃巾。波才領導的黃巾軍因缺乏作戰經驗,依草結營,被皇甫嵩乘夜縱火偷襲,曹操、朱儁又協同進攻,使數萬起義農民慘遭屠殺。

至此,轟轟烈烈的黃巾起義也成功的被漢廷壓制了下去,張角為首的黃巾軍主力被鎮壓之後,黃巾餘部和各地的農民武裝,仍然堅持鬥爭。中平5年,黃巾餘部郭大等在白波谷聚眾起義,攻打太原、河東等郡。直至後來青州黃巾被迫接受曹操的收編,整個黃巾起義才算是以失敗告終。

山雨欲來風滿樓,黃巾之亂揭開三國序幕

雖然這次由“神漢”領導的農民起義最終以失敗謝幕,但是轟轟烈烈的黃巾起義也成為了埋葬舊時代,開啟新篇章的引子。

自此以後,苟延殘喘的東漢王朝漸漸支離破碎,神州大地處處烽火燃燒,中國歷史上最富傳奇色彩的三國時期也此開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