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市“圍城”,你選擇逃出去還是衝進來?

樓市“圍城”,你選擇逃出去還是衝進來?

電視劇《圍城》劇照

法國諺語:城裡的人想逃出來,城外的人想衝進去。這就圍城。

楊絳女士說:圍城對婚姻也罷,職業也罷,人生的願望大都如此。

鴻幫主說:對樓市而言,也難以逃脫圍城的命運。

何以見得?現在樓市種種怪異、撕裂、異化現象,說明了“圍城現象”已然出現。

最近後臺,甲粉絲問:現在買房是否最佳時期?乙粉絲問:現在是不是要趕緊把房子賣掉?

一邊想進去,一邊想出來,背後隱藏的真相,耐人尋味。揭示其內在邏輯,或將讓我們認清現實,冷靜面對。


樓市“圍城”,你選擇逃出去還是衝進來?

深圳需求趨於飽和了嗎?

的確,房地產與“圍城”有一個天然的特點十分相似,這就是房地產的目的在於“造城”。從1980年建市及1993年首次房改以來,深圳“造城”業績十分驚人。

數據顯示,截止2019年底,深圳商品房套數已達181萬套,所有住房加起來超過1000萬套。

樓市“圍城”,你選擇逃出去還是衝進來?

可以看出,這個城有多麼龐大。一千多萬套住房,還不包括商業、寫字樓、公共社會用房。一線城市、示範區、灣區核心城市、全國海洋中心城市,等等名號,都戴在這座年齡才40歲的城市頭上。

簡直不堪重負!那麼,1000多萬套住房,這麼龐大的數據說明了什麼?深圳住房飽和了嗎?

或許,從另一個角度看,相對深圳逾2000萬人口的數值,應該說,商品房181萬套還是不足以滿足所有人“居者有其屋”這個訴求的。

但問題是,不是每個人都需要買房,就像不是每個人都一定要買車一樣,坐公共交通工具不是更好嗎?

關鍵在於,深圳整體住房已經高達上千萬套,幾乎等同於兩人一套,這個真的說明,深圳的需求基本處於飽和了,未來就是一個存量盤活的問題。

鴻幫主認為,現在深圳住房存量與需求量之間,正在慢慢接近一個平衡點。這一平衡點意味著:供不應求的結構矛盾正在緩解或即將結束。未來的房地產市場,買賣雙方可以平起平坐了。

而在平起平坐之前,勢必會出現一些反常的現象。就彷彿分娩時,必然會經歷痛苦一樣。


樓市“圍城”,你選擇逃出去還是衝進來?

“圍城現象”初露端倪!

於是乎,樓市出現了一些看上去怪異、撕裂、分化的現象。這些現象的出現,不僅是局部,而且有蔓延趨勢。值得玩味。

比如,一邊廂,數千萬一套的豪宅分分鐘秒光,一邊廂,降價一千萬的二手豪宅無人問津;

一邊來自北方的某土豪懷揣2億現金,叫嚷著要買深圳兩層樓;另一邊某老牌投資人手頭的蛇口別墅,降價50%忍痛放血離場。

甚至還有,從香港來的土豪一家甩手就拿下深圳灣某豪宅兩套;而一企業主宣告企業關門大吉,手頭3套房產紛紛8折甩賣。

這冷熱不均、神經分裂的樓市現狀,的確令人費解。鴻幫主從業20多年,都未曾看到過這樣嚴重的分化現象。

許多業內人士也在探討其中的原因是什麼?但終究沒有找到問題的本質所在。鴻幫主給出的答案是:這就是樓市“圍城”現象。

也就是說,買了房的人想逃出來,沒買房的人想衝進去。

樓市“圍城”,你選擇逃出去還是衝進來?


樓市“圍城”,你選擇逃出去還是衝進來?

什麼原因導致了“圍城現象”?

那麼,是什麼原因導致這種圍城現象呢?說起來十分複雜,鴻幫主認為,應該無外乎三個方面的原因。

一是樓市的確開始飽和了。導致樓市飽和而增長空間遭遇天花板,除了房子現有存量1000萬套的原因外,還有人口每年增速放緩、經濟預期下滑、工薪收入減少、可支配能力下降,以及2020疫情黑天鵝等原因。

二是房子的贏利能力下降。也就是說,過去動輒每年20%以上漲幅的贏利空間已經不復存在。現在房子最大功能,或許就是保值。這已經相當不錯了,但尋找暴利的炒家,胃口太大,顯然無法得到滿足,只能出手離場。

三是信息不對稱導致的。買房之前,對房地產有著超越預期的預判,以為買到就是賺到,但事實上並非如此。買房之外,不僅沒怎麼賺到,而且還因巨大的按揭還款壓力,導致對房子由愛生恨,只能選擇“離”了。

當然,導致圍城現象的原因還有許多,客觀地說,一定程度上反應了市場的一種趨勢和方向。

但各位不用驚,深圳樓市總是這樣,分裂很正常,意外和奇蹟比明天來得還快。

坊間的說法是,全國有兩個樓市,一個是深圳樓市,另一個是非深圳樓市,其特殊性就體現在它強大的容納力和消化力上。

也就是說,即使再有多大的撕裂、分化現象,深圳樓市都有著強大的自愈和彌合能力。因為在深圳年輕的身體裡,擁有著強大的免疫力。

樓市“圍城”,你選擇逃出去還是衝進來?

“圍城現象”其實也正常

其實,樓市出現“圍城現象”也算是正常,就像婚姻的分分合合,有結有離見怪不怪。如果放在一個更大的範疇來看,這也是一個社會心理學問題。

一方是樂觀派,不僅視房子為一見鍾情的老婆,而且還用心呵護,把婚姻經營得就像春天的花兒一樣,自然幸福感爆棚,娶了就愛上。

一方是悲觀派,一有風吹草動,就彷彿驚弓之鳥,之前對房子的期待預期過高,妄圖通過房子賺大錢,就像希望老婆內外兼修一樣,最後希望越高失望也越大。

從這個角度理解,樓市所謂的圍城現象,也再正常不過。另外,拋開其它,市場經濟最大的意義是,有賣有買,當然也會有漲有跌。

一個正常的市場,不可能只有一個現象,一個正常的樓市,也不可能只有單邊的上漲,更不會只有買進沒有賣出。

唯一需要警惕的是,買賣雙方之間需要一個平衡,就像婚姻一樣,離婚比結婚多,說明這個圍城真的出問題了。

而且,圍城現象最好不要蔓延到整個城市,當深圳這座城市也出現“圍城現象”時,那麼我們真的就該靜靜了。

突然想起,圍城的諺語誕生於法國,這個並不偶然,因為那是一個過於浪漫的國度,對婚姻的態度,就像對待一杯紅酒一樣。

這個,我們不一樣,我們重婚姻猶如重房子一樣。

最後,問題來了:面對樓市圍城,你是選擇逃出去還是衝進來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