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越反擊戰越軍打輸了還不服氣,出動精銳部隊上老山再次較量

在1979年對越自衛反擊戰中,解放軍廣州軍區、昆明軍區出動野戰部隊及配屬部隊50餘萬人,在千餘公里戰線上猛烈進攻,28天橫掃越北,殲滅和重創了越軍8個步兵師及地方部隊十餘個團,共計殲敵57000餘人,繳獲大批武器裝備和軍用物資,沉重打擊了敵人,打出了我軍軍威。

戰爭結束後,我軍遵照上級部署全線撤回邊境,恢復正常守備。越方在戰爭中吃了大虧,不但損兵折將,北部邊境地區到處還殘破不堪,實在是無法甘心。仗著蘇聯每年給的約10億美元軍事、經濟支援,越方決心繼續與我對抗,1979年戰爭之後將其軍力部署的重心北移,從南方戰場抽回大量兵力部署到了北部邊境及縱深地區,約佔其總兵力的60%。僅在雲南中越邊境,就新組建了第6軍,歸第二軍區指揮,在邊境一線部署了7個步兵師。

對越反擊戰越軍打輸了還不服氣,出動精銳部隊上老山再次較量

在1979年的戰爭中,越軍在邊境地區主要組織地方部隊、邊防哨所、民軍進行聯合防禦,組織堅固支撐點扼守交通要道,實施節節抵抗,成為了一線作戰的基本形式。這些部隊雖然不是主力,配備的重型武器較少,但熟悉邊境地形,作戰意志頑強,善於遊擊周旋,也很不容易對付。

而越軍在一線部署的主力步兵師較少,主要執行機動作戰任務,且在戰鬥中表現不佳。如1979年時越軍在西線河口正面戰場只部署了步兵345師,在我昆明軍區陸軍第13軍、第14軍的重拳打擊之下無甚抵抗能力,很快崩潰敗逃,棄城失地,其潰兵還沿路搶掠,鬧出了不少笑話。

對越反擊戰越軍打輸了還不服氣,出動精銳部隊上老山再次較量

當時駐萊州省平盧地區的步兵316A師是第二軍區的作戰值班部隊,奉命東援老街,卻被我第13軍39師給截在代乃,反覆攻擊未能通過,傷亡慘重,沒能在主戰場使上什麼勁。後來316A師又遭到我第50軍149師的長途奔襲攻擊,損兵折將,不敢頑抗,很快向西退過黃連山埡口轉入守勢。

結果就是在1979年的戰爭中,越軍比較出風頭的部隊主要是地方軍、邊防軍和民軍,給我製造了較大的困難和麻煩。如在高平戰場,廣州軍區第41軍121師、123師,第42軍125師,成都軍區第50軍150師,都在越軍非主力部隊手下吃了一些虧,出現了不少教訓。

對越反擊戰越軍打輸了還不服氣,出動精銳部隊上老山再次較量

如此就造成了兩個正反相對的效應:作戰過程中我軍遭到了越軍地方部隊和民軍的百般糾纏,卻沒能與精銳的越軍主力步兵師好好交手幾次,打得既吃力,又不痛快;而越軍則認為僅用地方部隊和民軍就擋住了對方進攻,要是調主力部隊回來,那還在話下嗎!在這種情緒的感染下,越軍百般不服,毫無收斂,而是先後調回精銳主力到北方邊境繼續挑釁。

忍無可忍之下,我軍再次進行自衛反擊,雙方在老山、者陰山地區再一次激烈碰撞,一較高下。這回,越軍出動了大量精銳主力部隊,卻又一次碰得頭破血流,終於再無話可說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