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女孩包丽去世:养育女儿,父亲万不可“隐形”


包丽去世了,在这个春意盎然的四月。

前天中午,那个曾引起无数人关注的“北大女孩包丽”永远地离开了这个世界。自去年出事住院以来,包丽一直在ICU进行治疗,原以为上天会垂怜这个可爱女孩,哪怕醒来迟一点,我们也愿意去等待,可没想到现实就是这么残酷。

北大女孩包丽去世:养育女儿,父亲万不可“隐形”

一切的一切还要回到半年前,10月9日下午六点左右,包丽进入一家酒店。此后,她分别给妈妈打了一通电话,给男友牟某发了3条微信,更新了最后一条微博,之后,便义无反顾地服药自杀了。

为何青春靓丽的北大女大学生会选择自杀?包丽母亲在看了女儿与其男友的聊天记录后崩溃了!

他们的聊天记录里,包丽是一直被贬低、被指责、被折磨,原因是包丽非处女,而牟某又不愿分手。

包丽作为一名北大的学生,在学业上无疑是非常优秀的,可无奈在恋爱中遇人不淑,致使她渐渐失去心智和判断能力,进而自我存在感低,自我厌弃达到了顶点,最后以一种极端的方式毁了自己的一生。

包丽死亡后,所有人都在愤怒,这样好好的一个女孩,被精神控制直至死亡,真的是太可惜了!而逼死她的人渣,至今却连一句道歉都没有。

北大女孩包丽去世:养育女儿,父亲万不可“隐形”

其实,类似包丽这样的遭遇并不是个例,知乎上有个女孩的经历几乎与包丽如出一辙。

她也是一个高学历、高颜值、高人气的“三高”女生,原本一切都充满着阳光与芬芳,可在遇到前男友后,她一点点被洗脑,过着备受折磨暗无天日的日子。

幸运的是,她最终从魔窟中脱离了出来。后来这个女孩也反思了,说她的原生家庭不是很完美,所以她极度渴望父爱,因此她对什么都很迁就,不敢拒绝别人,不敢表达自己的需求。

包丽事件我们暂且不能肯定她的遭遇是否也与她的原生家庭有一定关系,但可以肯定的是她的父亲也是“隐形”的,从头到尾,都是包丽的母亲一个人在讨回公道,帮女儿伸冤追责。

想比包丽和这个知乎上女孩的遭遇,更让人痛心的是,父亲的缺位和隐形。

父亲在女儿的成长过程中占据着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某些地方,甚至在某些时候重要性还要超越母亲。

北大女孩包丽去世:养育女儿,父亲万不可“隐形”

父亲的行为,会影响女儿未来的择偶观父亲和女儿的相处模式。

《女儿背后的爸爸》一书中对于父亲影响女儿择偶观是这样分析的:

“父亲给予女儿的会影响生活中她对男人的期望;同样的,父亲没有给予女儿的也会影响着她对其他男人的期望。”

所以,现实中也有这样一群女孩,因为缺爱会对亲密关系充满过度渴望,进而对男性的要求就降低,她们极容易开启一段感情,但是她们大多数恋情都会无疾而终,成了典型的“渣男体质”。

其实,这也很好理解,所谓没见过好的亲密关系,又怎能分辨出好的男人呢?因为没有被好好爱过,所以,在这些女孩的潜意识里,对亲密关系的渴望程度往往又会阻碍他们去辨识男人。

要知道,只有见过好的男人,才能按图索骥找到类似品质的人;只有经历了和谐美满的关系,才有能力和底气去创造一段新的关系;只有被用心呵护过,才能更好地自爱与被爱。

不得不感叹,父亲真的会影响女儿一生的幸福!

北大女孩包丽去世:养育女儿,父亲万不可“隐形”

那么,在女儿的成长过程中父亲应该做些什么呢?

首先,给女儿满满的安全感。

美国密西根大学曾进行了一项父亲教育对于女儿的影响的调查,结果显示:

63%的女孩,因为在童年时得到父亲的关爱,长大后遇到挫折时心理自愈能力更强;69%的女孩,认为自己的自信心更多来自于父亲的赞扬与鼓励。

在女儿成长过程中,父亲给予满满的关爱,是温暖她一生的定海神针。

其次,让女儿有做自己的勇气。

钱钟书和杨绛的故事,被许多人奉为一段可遇不可求的爱情佳话。

但鲜少有人知道,钱钟书家其实是旧派人家,两人结婚后,钱钟书的父亲提出,希望杨绛能在家相夫教子。

对此,杨绛的父亲很是干脆:“钱家倒是很奢侈,我花这么多心血培养的女儿就给他当不要钱的老妈子!”

北大女孩包丽去世:养育女儿,父亲万不可“隐形”

杨绛回忆,在父亲心里男女都一样,都要培养,大事应该自己选择。

上大学时选专业,父亲告诉她:“喜欢什么就学什么。”

谈婚论嫁时,丈夫也是自己选的。

让女儿勇于做自己,是给予她们生活最大的底气。

最后,好好爱她的妈妈。

一个父亲能为他的孩子做的最好的事,就是好好爱她的妈妈,这也是一个家庭最好的风水。

就像心理学家武志红说的:

“爸爸、妈妈和孩子是情感的三角关系,父母相爱,家庭和谐,那么这个孩子就会继承非常健康的爱的模式,等他长大后,就会将这个爱的模式投射到自己的爱情和家庭中。”

文章的最后,愿每个女孩都能在父爱中“泡”大,勇敢做自己,拥有一个灿烂的人生。

北大女孩包丽去世:养育女儿,父亲万不可“隐形”


本头条号拥有27位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传播学背景的专家学者,将与活动号(微信公众号:育儿交接棒)一起,致力于通过线上线下课程和活动,推动有品质的亲子沟通,微信公众号的“问答”功能已经开启,欢迎提问,专家一对一解答育儿疑问。欢迎关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