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前兩個親戚手上有點錢,一個買房一個買車,5年後結局天差地別

5年前,我一個表弟和跟堂弟兩人手上各自都有點錢,但是表弟更穩一點,用手上的錢,去買了一套80萬左右的房子,當然是付的首付,也就二十來萬。

5年前兩個親戚手上有點錢,一個買房一個買車,5年後結局天差地別

堂弟是在廣西做事,平時工作用車機會多,而且過年節的時候回老家也方便,就拿手上的錢買來了一輛車差不多二十來萬。

5年前兩個親戚手上有點錢,一個買房一個買車,5年後結局天差地別


5年前兩個親戚手上有點錢,一個買房一個買車,5年後結局天差地別


五年後,現在我表弟的房子已經市值120萬左右,前兩年結婚,裝修好作為婚房,現在生了一胎,辛福快樂的生活在自己家裡。

而堂弟的車子價值降為10萬左右了,廣西的工作辭職了,去了廣東。目前過得也差不多,但是還在飄著,另外沒有享受到房產增值的福利。


5年前兩個親戚手上有點錢,一個買房一個買車,5年後結局天差地別


我們平時身邊也有很多親朋,都是在糾結手上的錢買車還是買房?在這裡我們首選要會區分投資和消費的區別,表弟花錢買房是投資行為,也就是說二十來萬轉移到了房子上,而堂弟花錢買車是屬於消費行為,這就啟示我們要會區別,別把消費看成投資,最後貶值了就認為是投資失敗。

你們身邊有這樣的親戚嗎?歡迎留言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