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爸媽的除夕

文圖/ 戴翔

有爸媽的除夕

父母在的除夕,灶上熱氣騰騰,是媽媽的身影,素碳石在烈火中燒得通紅。八仙桌上的三碗齋飯和插上筷子的盤福,還有敬酒敬茶。堂屋裡,供桌前,父親虔誠地喊著堂上的列祖列宗名字和稱呼,一直喊到他的爸爸媽媽,從他的喊聲中,我知道我從何而來。

八仙桌抬到院子中央,父親跪在桌前敬天敬地,祈求老天保佑國泰民安,五穀豐登,六畜興旺。還要敬門神,敬灶神……。

素碳石燒得越紅,預示來年越順。鋁梆裡墊上了百枝和松毛,火鉗把通紅的素碳夾到鋁梆裡,青煙四起,香氣撲鼻,淨水澆上,走進所有的屋子和角落,念著訴求的咒語:“素碳石,大將軍,保清淨平安,保五穀豐登,好人相逢,惡人遠離,空手出門,抱財歸家。哭眼沫淚打到陰山背後,披頭散髮打到陰山背後,病魔疾苦打到陰山背後,一切小人打到陰山背後”。素碳倒在大門外乾淨而人跨不到的地方。

爸的指令:“放炮仗”,一院炮仗聲,一院青煙起,一院過年的味。每聞到炮仗的火藥味,腦海裡就泛起年味,就是童年的年。

爸爸方罷,媽媽登場,青松毛圍在供桌前形成一個半圓。媽媽從灶房裡一碗菜一碗菜地端出來,有序的頓在青松毛的中央。爸爸媽媽不自覺的打盤腳端坐在供桌前,這是上八位。哥哥姐姐分坐兩旁,我和妹妹坐爸媽對面,因為我們最小,一家八口就這樣落坐。

最難奈的是,看著過年才能吃到的肉和米飯,兄弟姐妹們咽口水的聲音都彼此能聽到,但爸媽就是不發話。待我們都端坐好了,爸媽再作細微調整,一家人坐成一個圓形時,吃飯才開始。首先,每人將碗端起,爸爸一人夾一筷子長白菜,並且說:“第一筷子拈長白菜,是長命百歲的意思”。並且長白菜裡同時有長蔥長蒜煮在裡面,吃蔥表示孩子聰明,吃蒜表示孩子會計算,學習好。第一筷子之後才是各取所需。

在我的記憶中,每年除夕夜的席間都是老調重彈的話題,並且越講越沉重,一直沉重到現在,也許還要沉重到將來。

爸爸喝幾口烈灑下肚,開始從“南京藉高石坎竹子巷講到宣威花椒園,講到陡紅,講到大河邊,講到長髮村,講到新店子。”聽似脈絡清楚,實則聽到的全是“老祖”二字,支脈和名字至今任在考古。接著便從我的老祖(他的爺爺)講起,這倒是有名有姓,有年月有依據。

爸爸咂口酒開講:“你們的老祖叫戴廉有,女氏老祖解氏,解開順的姑奶奶。大老祖戴廉昌,這邊有五個爺爺。老祖輩,爺爺輩都是者海的大木匠。但在萬惡的舊社會……”

憶苦思甜之後,爸爸還不忘賦上一句:“感謝毛主席,感謝共產黨。”

這時吃飯接近尾聲,進入發壓歲錢的環節了。早年間,家裡貧窮,爸爸立了個規定,讀書的,所給的壓歲錢留作上學時的報名費,我和妹妹每人5分錢,可在大年初一,上街買水果糖和酸羅卜吃。最怕的又是每發一份壓歲錢的嘮嘮叨叨,再加上酒精的作用,常常沒完沒了。錢在爸爸手上,講著話,就是不給你,拿到沒拿到的都心焦。現總結起來不外呼爸爸的幾句口頭禪:一,掙錢如針挑土,用錢的水推沙,要認得節約。二,錢在白巖,不苦不來,不要懶惰。三,人是父母生,要學會感恩,廊緣水點點滴。四,跟著好人學好人,跟著師孃跳假神,要和行正的交往。

日子越來越好,圓桌代替了松毛,菜品越來越豐富,人口越來越多,爸媽的控制力越來越弱。爸爸還想咂口酒說什麼,被一群孫男孫女要紅包,堵住了嘴。他還想說什麼,小孩早已看手機,玩遊戲去了。兒子兒媳,還會有女兒女婿、離席、麻將。留下爸媽一聲嘆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