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山風景區崇古冠山書院的歷史淵源

崇古冠山書院位於山西省平定縣城西南冠山之上,是平定縣境內的名勝遊覽之地,崇古冠山書院,創建年代不詳,清嘉慶十一年(1806),奉直大夫孫裕重建。書院坐西朝東靠山臨谷建於冠山腹部,隨地勢分上、下兩院,佔地面積為737平方米。內院正面月臺上有西窯五眼,居中一明兩暗稱崇古洞。月臺下南窯三眼,中窯壁嵌集柳公權玄秘塔,五言詩石刻十六塊,窯門額書“廣業”。北窯三眼額書“新德”也為一明兩暗。外院有窯洞一孔為書院僕役居室,外形為瓦房,內部為窯洞,冬暖夏涼。裡院月臺下立有明代嘉靖年間,喬尚書(喬宇)的《雪中訪左丞呂公書院舊址》詩碑曰:“峻嶺崇罔冒雪來,冠山遙在白雲隈。松盤厚地蜿蜒出,花散諸天縹緲開。傍險欲尋歸隱洞,凌高還上讀書檯。平生仰止鄉賢意,莫遺遺蹤悶草萊。”筆者幼年時,經常聽老人們叨咕,喬尚書在冠山上讀書時,夜遇狐仙伴讀,星空淡月下,孤燈苦讀的喬尚書,每當夜深人靜,飢渴難忍時,青青松濤中,總有一仙女飄然而至,到身邊伴讀,適時送上明珠一顆為他解飢止渴,喬尚書為獲取功名,怕墜入愛河,與狐仙女情斷意決後,狐仙女在一棵歪脖子古松上吊死。這些美麗的傳說,在兒時記憶中留下許許多多神秘的想象。

冠山風景區崇古冠山書院的歷史淵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