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 龍港“東山周”

解讀 龍港“東山周”

解讀 龍港“東山周”

龍港“東山周”

溫州市柒零叄網金牌寫手


前言:“清光門外一渠水,秋色牆頭數點山。”,走進龍港舥艚社區“東山周”,感同唐代詩人劉禹錫這一詩句之意境:田野裡金黃稻穗,河水邊瓜果飄香,一派豐收美景,盡收眼底。東山周,周氏族人聚居地,細數歷史上周姓名人,皆謂耳熟能詳,在此例舉一二:漢末名將周瑜;宋代文學家、理學鼻祖,謂之“周子”的周敦頤,寫有《愛蓮說》“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傳誦至今;近現代時期,則有“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之魯迅先生,原名周樹人;還有“人民的好總理”周恩來。

解讀 龍港“東山周”

一、“東山周”概要

東山周村,是龍港城區至舥艚的公交車終點站,村有環海路與環龍路,與方城底、老陡門、潘處相鄰,集周、方、林、陳、黃、王、項、張等姓氏族人聚居,團結和睦,共建家園。全村約260戶、1100人,其中周姓約180戶、800餘人,佔比全村80%左右。先前以打漁為生,改革開放之後,村民紛紛在村裡或外地興辦企業,涉及塑業包裝、食品、泡沫加工等產業,如今很多也已成了企業家。東山周村不大,近些年卻出了不少大學生、研究生,人才輩出。

解讀 龍港“東山周”

解讀 龍港“東山周”

二、“東山周”周氏肇基祖

東山奇峰,碧水秀麗,松竹蒼翠,河流交叉,環境優美,人傑地靈。周氏族人聚居於此,源於玉沙周門樓(今龍港白沙方良)周族,系松、竹、梅、柳四房其中三房梅派太祖少海二世善太公,為東山週週氏開基肇始祖。


三、“東山周”地名來源

明萬曆年間(1573~1620),唯見東山之麓,依山傍水,山前一馬平川,風土宜人,先祖以為可作萬世鴻基,於是毅然遷居東山,又以周族人為居,故名“東山周”。從此,立家譜,興宗祠,後裔繁衍。東山周之風景秀美,清代詩人繆文瀾(繆家橋人)曾作詩《東山石室》雲:步過長橋廿四間,東山泉石覺悠閒。不知斗室何年闢,人力天工共費艱。


四、宗祠重建

宗祠始建三間,後改建五間和忠烈廟,歷經風雨。宗譜有載,裔孫周慶圓見祠壯觀及其周邊盛象,題詩讚曰:東山一巒凝佳氣,縱縱降下白龍蟠。巖峰聳疊真龍樣,峰在山麓宗祠旁。西向照耀泓碧水,灣灣環流一大河。有一長橋美風水,龍水相至真可奇。


歲月滄桑,老祠宗也難經風雨,不再當年。因而村兩委、老人協會及族人決議重建。並於2011年動工,歷經四載,終在2015之春落成。新祠雕龍畫棟,色彩迷人,爪角凌翔,故宮模樣,棟宇生輝。



解讀 龍港“東山周”

解讀 龍港“東山周”

五、忠烈廟

東山周忠烈廟原來與周氏宗祠緊挨,是供奉林泗大帝之場所。這林泗大帝是何人,他是橫陽林氏林嵩的十六世孫,民間又稱“林泗爺”、“林泗大帝”、“協天大帝”,是民間頗有名氣的商業保護神。浙南閩東供奉林泗爺廟宇有500多座。


林泗爺傳說故事很多。比較有代表性的是林泗爺救公主的事,收錄於《平陽縣民間故事卷》。據說南宋有一年,公主生了痧氣,貼出榜文求醫問藥,而林泗當時在平陽水頭鎮開藥鋪,專門治痧氣,於是撕下榜文應召,一帖藥就把公主治好了。皇帝一高興,立刻召林泗上朝要封他做官。林泗說自己一不要做官,二不要錢,只是家鄉鬧饑荒,百姓連吃也顧不上,官府還要抽捐派稅,求皇上免稅三年,皇帝依他的意思,減免了平陽一縣三年的田糧。



解讀 龍港“東山周”

解讀 龍港“東山周”

解讀 龍港“東山周”

解讀 龍港“東山周”

解讀 龍港“東山周”

解讀 龍港“東山周”

六、小學與戲臺

東山周小學,創辦於1936年。解放前借用村廟前座三間,解放後擴為五間,教室四個。1980年重建,1994年又重建於陡門頭,名為“興港小學”,2002年被併入“舥艚二小”。


忠烈廟前原是故宮,1999年改建成戲臺。山水煙波浩瀚裡,那一座戲臺就成了一道風景,隨著時代變遷,東山周人對於村裡的老戲臺依舊情深。遙想村上邀請戲班子唱戲的那段年月,已然成了人生揮之不去的童年時光……


(注:文中部分村史資料,來自當地)

解讀 龍港“東山周”

解讀 龍港“東山周”

解讀 龍港“東山周”

解讀 龍港“東山周”

解讀 龍港“東山周”

解讀 龍港“東山周”

解讀 龍港“東山周”

解讀 龍港“東山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