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六陂春水,白頭想見江南,尋找江南的情致


杏花。春雨。江南。江南是一個說不完的人文話題,也是一個地理話題,這裡,我大體上把它限定在環太湖流域及周邊地區。


三十六陂春水,白頭想見江南,尋找江南的情致


環太湖流域是一片水鄉澤國,河網密佈,水系連接長江太湖,為吳語地區之一。《史記》說大禹曾在這一帶治水,開出三江五湖。

這一帶基本是平原為主,為長江沖積平原,也有一些秀麗低矮的山丘,地理環境和自然條件非常優越,從唐朝中期以後,中國經濟重心南移,吳語地區逐步成為中國經濟最發達地區之一。


三十六陂春水,白頭想見江南,尋找江南的情致


因為是水鄉,所以地名的取用必然多與水相關聯。如“湖”、“涇”、“浜”、“蕩”、“瀆”、“滸”、“漕”、“浦”、“灣”、“港”等等。環太湖流域因為自然條件優越,所以農業生產非常進步,是世界上最早種植水稻的地區。

據資料說,春秋時代吳國人民根據地形高低開闢了大量的塘田、浦田。所謂的塘浦田,是在低溼的地方,開鑿陂池,築堤造田。縱向的叫“浦”,橫向的叫“塘”,類似今天的圩田。

“陂”的意思是池塘,在書面語裡,“陂塘“常常並用。如清代王士禎詩句,“山郡逢春復乍晴,陂塘分出幾泉清?”


三十六陂春水,白頭想見江南,尋找江南的情致



“塘”的本義是土壩、堤岸。那麼,與塘相關的地名就來了。相傳吳王曾經在吳都西郊親自監督開闢的土地,這地叫“吳王田”,也叫“鹿塘” ,亦稱“鹿陂”,是著名的塘田。

在中國古典文學裡,與水有關的地名,常是文人們喜歡採用的,大約是水波盪動流逝特別能引發文人騷客的情感思緒。著名的如“橫塘”、“南浦”、“瓜洲”、“桃葉渡”,這些地名一再地出現在詩詞文賦中,已經成為有審美意味的文學意象。


三十六陂春水,白頭想見江南,尋找江南的情致

南京桃葉渡


戰國屈原《楚辭 河伯》寫道:“子交手兮東行,送美人兮南浦。“這兩句的大意是黃河的河伯拉著愛戀的女子的手,他們向東方走,然後把她送到大河之南的水濱。自屈原之後,南浦提升為凝聚著離情別緒的審美意象的地名。

南朝江淹《別賦》寫著:“春草碧色,春水綠波,送君南浦,傷如之何!”在春草青青,春水泛著碧波的時候,在南浦送你遠行,這是怎樣的傷感啊!朋友間的離別,也是黯然銷魂的。

初唐詩人王勃寫滕王閣詩,“畫棟朝飛南浦雲,珠簾暮卷西山雨。”這裡南浦與西山相對,方位感非常突出。兩句是說,早晨南浦飛來的輕雲在雕樑畫棟邊上掠過,傍晚時分西山的雨吹打著樓閣的珠簾。王勃形容滕王閣氣象萬千,又寂寞冷清,而人世間的事情也一樣的盛衰無常。


三十六陂春水,白頭想見江南,尋找江南的情致


南宋大詞人辛棄疾《祝英臺令•晚春》:“寶釵分,桃葉渡,煙柳暗南浦。怕上層樓,十日九風雨。“南浦一帶,煙柳濃密,渲染了詞人的愁緒,詞人怕上高樓眺望,因為煙雨迷濛,十天裡有八九天使如此,更使人愁緒綿綿,心情抑鬱。

叫橫塘的地名,更是非常多。

唐朝崔顥《長干曲》:“君家住何處?妾住在橫塘。停船暫借問,或恐是同鄉。”這裡的橫塘在今天的南京。一對男女,在他鄉萍水相逢,女子大膽地攀談,我倆或許是橫塘同鄉呢。


三十六陂春水,白頭想見江南,尋找江南的情致


宋代賀鑄《青玉案》有名句“凌波不過橫塘路。但目送、芳塵去。錦瑟華年誰與度?月橋花院,瑣窗朱戶。只有春之處。”此處橫塘在蘇州,蘇州有橫塘鎮。詞中的橫塘路,是水邊的路。

宋代范成大詩,“南浦春來綠一川,石橋朱塔兩依然。年年送客橫塘路,細雨垂楊系畫船。”南浦、橫塘,齊活了!這裡的橫塘大概就一水塘吧!橫塘路,水邊的路。



南宋劉克莊《橫塘》:記取橫塘風景好,歸程摹入小詩來。橫塘其實就是江南意象的某一個代稱了。

明末詩人吳偉業的長詩《圓圓曲》,寫陳圓圓的出身和故鄉,“前身合是採蓮人,門前一片橫塘水。”陳圓圓是蘇州的女兒,出身平民人家,卻如橫塘春水,明眸善睞,天姿國色。


三十六陂春水,白頭想見江南,尋找江南的情致


對江南一往情深,歷代不乏其人,如宋代王安石的《題西太一宮壁二首》,其中有句子寫道:“柳葉鳴蜩綠暗,荷花落日紅酣。三十六陂春水,白頭想見江南。”詩中的“三十六陂春水”,意思是江南的三十六處池塘,三十六是個約數,不是具體確定的數目,但表現江南水塘處處,碧波粼粼,煙柳畫船。如韋莊所言的“春水碧於天,畫船聽雨眠”,江南之美,美在春水瀲灩,搖盪多情,所以能不憶江南啊?王安石這時候人在中原汴京,“白頭想見江南”,表達了王安石對江南的無限懷念,無限惆悵,其中蘊含著多少來自江南的情致。

三十六陂春水,橫塘、南浦等等,從地名入手,尋找江南文化與自然中的某些隱秘,也許是有意義的尋找吧。


三十六陂春水,白頭想見江南,尋找江南的情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