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需要儀式感,而那些真正打動學生的儀式總是“小而美”

教育需要儀式感,而那些真正打動學生的儀式總是“小而美”

儀式感,就是使某一天與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時刻與其他時刻不同。它足以讓平凡的日子也可以散發出光芒。

家庭要有儀式感,學校同樣需要儀式感。有人說,儀式感,不就是升旗儀式、開學典禮、畢業典禮這類儀式嗎?說得沒錯,不過很多學校總喜歡操辦大型儀式,往往忽略了小型儀式,那些基於個體的、富有創意、直擊人心的小型儀式。

一名高中生回憶說,小學盛大的開學典禮、畢業典禮忘得差不多了,校長們抑揚頓挫的講話也記不得了,倒是畢業那天,班主任老師讓全班同學寫“心願條”的事讓他銘刻終生:“老師將大家的心願條裝進一個玻璃瓶裡,埋藏在學校的一棵大樹下,囑託我們 20 年後再來挖開。每當有所懈怠,我就會想起心願條,想起玻璃瓶,希望未來打開的那一刻,我有足夠的勇敢去面對。”

德國的兒童心理專家梅蘭妮 • 格列瑟在《孩子需要家庭儀式感》一書中說:儀式能給予孩子安全感,安定感和信賴感,促進孩子獨立,賦予強健人格,給予秩序和方向。一土教育的一諾老師認為:“安全感是任何教育發生的基石。學校的安全感是什麼?是親密和真實,是安靜和平等。”

從這個角度看,越是高大上的儀式和場面,越容易給人帶來壓迫感,反而是那些小而美的儀式,能夠帶來親密、真實、安靜和平等,抵達人心,帶來更好的教育效果。


學校儀式急需轉向

目前學校的儀式普遍存在幾個問題:模式化、課程化、淺層化、成本高和週期長。

模式化。幾乎每個學校都有開學典禮、開學第一課、畢業典禮、成人禮、升旗儀式……如果廣泛閱讀這方面的報道,你會發現大多陷入成人化的套路,拋開五彩斑斕的佈景,缺乏足夠創意,反而更多有一種凝重感和壓迫感,孩子們在這類儀式中,容易淪為小分子,一個極其渺小的數據。

課程化。部分學校利用傳統節日來創設“儀式感”,比如中秋賞月、端午划船等。由於全國民眾都在參與,難有創新。同時,一些學校將課程和活動也當成“儀式”,如“一週讀書活動”“一週手工活動”等,這類活動具有迷惑性,會讓學校產生錯覺:我們的儀式很豐富。但,實際上它還是課程。

淺層化。大家喜歡拿來主義,發現哪個學校儀式或者哪個企業的新品發佈會很棒就興沖沖拿來用,缺少系統思考,難以站在學校文化底色上打散重裝,迭代升級,最終成了師生疲於應對的形式主義。

成本高和週期長。大型儀式,需要群策群力,從前期策劃、設計、佈局、主持、演講、道具、化妝,到中間控場,再到後期清場,勞民傷財不說,對於見慣宏大敘事的孩子們,不一定能留下念想,加上間隔太長,如開學典禮每年兩次,而成人禮一輩子就一次,難以形成“重複效應”。

學校儀式感,迫切需要從宏大轉向微觀,從集體轉向個體,從昂貴轉向低廉,從凝重轉向趣味,從低頻轉向高頻,創設出符合學生不同年齡段、不同精神需求、小而美的儀式。這裡給大家列舉一些精彩案例。


小學段

  • 儀式名稱:贈書

臺北市萬興小學,在開學當日,針對新生有一個“贈書儀式”。事先,校長會聯繫上家長,諮詢孩子平日的閱讀喜好,之後據此選定一本書送到每個孩子手裡,並告訴他:校長沒有什麼好的禮物,只有書,熱愛閱讀,就請堅持下去吧。一開學就拿到自己最喜歡的書,孩子們都高興得不得了,入學的恐懼感和不適感一掃光。每個早上,學校還專門安排了十分鐘的“自由閱讀時間”,雷打不動,全體師生安靜地在教室裡閱讀各自喜愛的書籍。

點評:不僅照顧了每個孩子的情緒,也給學校的“閱讀”文化加分不少。

  • 儀式名稱:穿越幸福之門
教育需要儀式感,而那些真正打動學生的儀式總是“小而美”

全國全課程教育研究院,創意了一個“穿越幸福之門”。每次開學典禮結束後,孩子們需要走過一個由老師和家長雙手搭起的人橋。孩子們魚貫而行,奔向新學年的新生活。有一次,一個孩子抱著一位老師大聲說:“快給我們上課吧”。老師的用心和熱忱,孩子們感受得到。

點評:成本低、易操作,象徵意義清晰,情感意義豐富。

  • 儀式名稱:文具購買清單
教育需要儀式感,而那些真正打動學生的儀式總是“小而美”

開學前,美國小學老師會為本年級的學生開出文具購買清單,為了避免攀比,清單上會註明文具的品牌和樣式,一些有個性的文具是不允許帶到學校的。拿著老師給出的文具清單,孩子們會在家長陪同下,前往超市選購文具,超市還是同樣的超市,貨架還是同樣的貨架,但是此時此刻的感覺完全不同了,孩子們都一副“這個給我包起來,那個給我包起來”的樣子。

點評:讓每個孩子主動參與開學過程中的環節,降低開學帶來的壓力,而且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在這裡融合了。

  • 儀式名稱:給新生洗澡

上海西外外國語學校校長林敏,堅持做一件平常事。每年新學年開學第一夜,所有西外的校長及中層幹部,都要與小學一年級的中外班主任一起去宿舍,幫著生活老師,替第一次離家在學校住宿的新生洗澡。一次,林敏剛替一個小男孩洗完澡,男孩就一把扯住他的胸牌問: “原來你是校長,校長是不是專門替我們洗澡的?”小男孩一下就把一所寄宿制學校校長老師的核心工作挑明瞭。

點評:校長沒辦法天天給孩子們洗澡,但在孩子們離家住校的第一夜,學校用這種“陪伴”的方式,可以讓他們儘快進入夢鄉,適應學校寄宿環境。教育的初心與核心的價值是什麼?不僅是幫孩子們洗澡,也是教育人自身心靈的洗滌與淨化。

  • 儀式名稱:每週一歌

廈門雙十中學海滄附屬學校,創設了“每週一歌”,在每週一的大課間半小時年段集會時間,學校音樂教師會面向全體師生唱一首教材外的歌曲,歌曲以兒童歌曲和校園歌曲為主。那一刻,整個校園都回蕩著老師動聽悅耳的歌聲,將孩子們的思緒拓向無邊的海洋、遼闊的星空。

點評:大課間是體育專屬,每週一歌是音樂屬性。體育和音樂在這裡融會貫通,老師以另一種姿態出現,整個校園生動起來,心靈的窗戶在狹窄的高牆內打開,滿滿《肖申克救贖》感。

  • 儀式名稱:博雅樹

山東五蓮實驗小學的劉樹森校長,在教學樓的牆上畫了一棵博雅樹,樹幹上寫著“尋找最美的你”。這棵大樹一開始是光禿禿的,有枝無葉。樹葉從哪裡來呢,每個孩子都可以把讚美老師、同學的優點事蹟,寫在便籤紙上,貼成博雅樹的葉片。現在,這棵樹已經蔥蔥郁郁。

點評:發現身邊的美,點亮別人的美,學會溝通與協作,這也是 21 世紀核心素養 5C 的內容。

  • 儀式名稱:情感賬戶

張家港實驗小學集團的某個班級,開通了“情感賬戶”。一個個彩色的紙杯上面,貼著孩子們的名字,每當大家發現了誰的優點或是他做了好事,就寫在小紙條上,在他的賬戶中存款。在班會課上,師生一起制定“存款細則”,除了做好事,及時承認錯誤並向他人道歉、使用禮貌的語言、學會原諒別人等等,也能獲得存款。每週五中午,師生一起抽取情感賬戶的存款進行分享。孩子們還將“情感賬戶”複製回家,讓小家庭愛意滿滿。

點評:老師的誇獎,會造成被誇獎學生的審美疲勞,也給其他孩子造成壓力。將誇獎的權利交給學生,每個孩子的成長和進步都被同齡人真實看見,真實點贊。

  • 儀式名稱:時間膠囊
教育需要儀式感,而那些真正打動學生的儀式總是“小而美”

2019 年 9 月,廣寧縣的錢學森學校,封存了一顆時間膠囊,宣告學校的正式落成開校;北京十一學校龍樾分校的畢業典禮,加入“時間膠囊”元素,孩子們將自己的心願放入瓶中密封,集體保存深埋在校園的某個角落,若干年後再來挖掘。

點評:“時間膠囊”讓孩子們在未來人生道路上,有一個精神的座標,對自己的行為和方向做無形的指引和丈量。


初中段

  • 儀式名稱:兒童節最後一顆糖

初一孩子們過的是人生中最後一個兒童節,意義重大。劉老師決定給孩子們買一些糖果,並把這一顆簡單的糖變成一個儀式——“最後一顆糖”。孩子們一個接一個上臺,恭恭敬敬地從劉老師手裡接糖。之後,是拆開包裝紙儀式。孩子們一邊拆解,一邊回味童年,跟童年告別,告別幼稚,告別任性,變得有擔當、懂感恩、成熟……(素材來源:“老劉的文”新浪博客)

點評:小型儀式的創意不難,隨時隨地都可以發生,只要創意者對孩子們的一點愛。

  • 儀式名稱:擊掌
教育需要儀式感,而那些真正打動學生的儀式總是“小而美”

華東師範大學附屬杭州學校的校長馬驫,有一個“擊掌”儀式。每天早上 7 點,他會站在學校門口跟每一位學生擊掌,歡迎他們到來。用他自己的話說已經“擊掌成癮”,一開始是一種禮儀,後來就成為了他和學生的情感交流,甚至心理上有了依賴感。每天上學就能跟校長擊個掌,是不是一次很愉快的體驗?

點評:看似低成本,實則高成本,時間成本。對於日理萬機的校長來說,要保持同時段不間斷地跟學生互動是很難的,但是校長難道不就是應該跟學生打成一片嗎?

  • 儀式名稱:“給自己的一封信”

開學第一天,劉老師讓班上學生結合上學期的表現給自己重新定位,制定計劃,再把所有的計劃信都貼在教室牆上。後來,劉老師又把“給自己的一封信”改成了“給對手的挑戰書”,內容一樣,對象變了,還添加了一個“宣戰儀式”,讓同學們把目標對手請出來,在講臺上,當著全班的面,鄭重發起挑戰。最後大家依舊把這些信貼在教室牆上。(素材來源:“老劉的文”新浪博客)

點評:“舊瓶裝新酒”,圍繞著“一封信”,還可以做大量延展。

  • 儀式名稱:“校長給學生們寫一封信”

上海市民辦尚德實驗學校校長姜曉勇,從上個世紀 80 年代做老師的時候,就開始給學生寫信,通過這種傳統方式,和學生交流溝通。有一年,姜曉勇甚至給尚德初三的 298 位學生每人寫了一封信,每封信因人而異。這 298 封信,他寫了 20 多天,到最後連手也抬不起來了。

後來,因為時間不足,他又想出新辦法——給全校學生寫公開信,打印出來分發給全校學生,學生還可以帶回家和家長一起讀。從 2011 年至今,他親筆給學生寫了 40 多封公開信,內容包括閱讀、學習方法、為人修養等方面。

點評:給每一位學生寫信的難度在於,校長需要做足功課,對學生有足夠清晰的瞭解和預判,這樣寫出來的信才可能觸及收件人的靈魂,具有指導意義。對於情感含蓄的中國人來說,無論寫信還是閱信,都極具儀式感。

  • 儀式名稱:送你一個火紅的小辣椒

中考前一晚,江蘇省太倉市沙溪第一中學的陳玲老師,尋思著給孩子們一個鼓勵性小掛件,忽然看到廚房一大串火紅的小辣椒……第二天,學生們看到每個人桌上都放著陳老師帶來的小辣椒,歡呼雀躍。他們有的把它藏在鉛筆盒裡,有的掛在腰間,有的直接塞在口袋裡。他們說這是護身符,會保佑他們中考及未來的人生都能夠順順利利,紅紅火火。

點評:在一些人生節點,老師給孩子們送點什麼好呢?其實,萬物都可以成為孩子們的禮物,只要裡面潛藏著師者之心。


高中段

到了高中段,學生們有獨立的判斷和價值觀,需要一些內涵更豐富、更自主的儀式來表達思想情感。學校除了利用特殊空間,也可以截取一些時間來創設儀式。

  • 儀式名稱:感恩日
教育需要儀式感,而那些真正打動學生的儀式總是“小而美”

每月第三週的週四,是艾瑞德國際學校的素食日。這一天,全校師生在食堂都只能吃素食,低碳環保,可持續發展,推動世界走向美好。學生們還將吃不完的素食帶回家給父母品嚐,告訴他們吃素食的社會意義。又因為學生們喜歡吃學校食堂的漢堡,學校開闢了每月第四周的週五,作為全校的“漢堡日”。

點評:抓住師生的物質情感需求,就可能創設耳目一新的儀式。名師周益民說:“儀式,並不只誕生在舞臺上,也不只存在於計劃的重要活動中。只要我們真心熱愛生活,熱愛生命,就會發現一個又一個小小的契機,從而創造一個又一個動人的儀式。”

  • 儀式名稱:道歉日

重慶蒲公英泉源學校,設定每月第一個週一為“道歉日”,每個月最後一個週一為“感恩日”。在當日的師生早會上,所有人都可以站在臺上自由表達,向同學、老師、家長、朋友、同事表達感恩或者歉意,少年的意氣和成人的傲嬌,都在這裡平和安定下來。泉源學校的師生關係更加融洽,大家處理情緒的能力提升了。

點評:“道歉日”和“感恩日”給師生們提供了一個平臺,一個臺階,潛移默化著學生們溝通與合作的能力。

  • 儀式名稱:走廊上的情書

北京四中房山校區原黃春校長分享過一個儀式,他們學校教室外有很多桌子。一天,一位高三學生走出教室,發現桌上擺了幾盒巧克力,下面壓著幾張紙。他讀完痛哭流涕,喊所有人來看。原來,臨近高考,有幾個高一高二同學給學長學姐寫了高考加油信。黃春校長自己也很有儀式感,他將辦公室搬到走廊,每天在走廊講課,不管有沒有聽眾,這也是一種有趣而執著的儀式。

點評:看似神來之筆,其實謀劃已久,令人震撼的儀式,常常不在計劃中。一位老師講述令他終身難忘的一次畢業典禮,校長給大家上“最後一課”,一共 14 秒:臺上老師們齊聲喊,同學們好,同學們,再見!臺下的孩子們淚水紛飛,齊聲回應:老師好,老師,再見!於無聲處聽驚雷,這一刻必將注入學生靈魂,攜持一生。

  • 儀式名稱:自由著裝日

程紅兵校長在《安安靜靜辦學》一書中提到,安徽省的馬鞍山二中,校紀森嚴。在校期間,學生必須統一著校服。後來,在師生推動下,學校將每個星期五設為學生的“自由著裝日”。這天,學生們身著自己最愛的服飾來上學,特別隆重,如參加米蘭時裝週。那些平日不注重衣著的學生,這一天也都光彩照人。2012年,“自由著裝日”被學生們評為學校年度十大事件之首。

點評:當學校站在人性角度思考的時候,“反儀式”也能成為具有教育意義的儀式。“自由著裝日”告訴孩子們:約束與自由並不對立,約束創造了自由。

  • 還有一些儀式適合全學段,比如“追思系列”。

1.在蘇澳小學的校園裡,一棵百年苦楝樹枯死了。“大樹爺爺去天堂了”,師生非常不捨。學校特意放置了一棵紙製的追思樹,讓學生繫上感念苦楝樹的祈福小卡,並且在校慶時舉辦老樹追思活動,感謝老樹百年來對幾代師生的陪伴。這,很有儀式感。

2.中國教育後勤協會的錢昌炎,在參觀蘇州中學時,發現一塊清朝年間皇帝御筆的石碑,在文革中被人打碎,橫臥塵土之上,周圍豎木,用紅繩串護。參觀者紛紛問校領導為何不修復御碑?校領導答:教育孩子,愛護文物;汲取教訓,警示後人。這,很有儀式感。

3.張家港實驗小學集團總校長劉慧提到,學校的一棵樹枯死了,學校將它做成“生命之樹”木雕,供師生觀瞻,感受生命和自然教育。這,很有儀式感。

……

這些小而美的儀式,有其共通之處,一是低成本、高收益,二是更著眼於個體的精神心靈需求,提升安全感,緩解焦慮感,具備了直擊人心的力量,讓學校教育不經意地發生

因此,學校可能需要忍痛削減一些“大而全”的儀式,站在學校文化基石上和師生真正的心靈需求上,不斷累積“小而美”的儀式。少些宏大敘事,多些個體敘事,通過無處不在的小美儀式,將學校變成美好的場域,讓校園處處彰顯藝術,處處充滿溫暖,處處具有意義,處處流淌文化,處處富有美感。

教育需要儀式感,而那些真正打動學生的儀式總是“小而美”

創設“小而美儀式”的幾點建議

1.要明晰學校的文化基石,所有儀式圍繞學校的文化思考。

2.先做減法,再做加法。全校師生對當下的全部儀式進行投票決定,寧缺毋濫。(每學年做一輪投票表決)

3.新創設的儀式,可以在班級公測,效果良好再全校推廣。

4.逐漸形成學校專屬“儀式圖譜”,有節奏有頻次,不斷迭代更新。

5.如果你靈感缺失,可以想一下學校、師生當下的痛點。創意對了,痛點也可以轉化為儀式。

6.從空間到時間到參與對象上進行拓寬,比如從學校四堵牆突破到社區、小區等。


作者 | 陶小瑋(蒲公英教育智庫編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