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產200萬個口罩,國產神車霸氣:人民需要什麼,五菱就造什麼

沒想到,“國民神車”五菱有一天會因為做口罩火了。


日產200萬個口罩,國產神車霸氣:人民需要什麼,五菱就造什麼

眼下,口罩荒牽動人心,所幸各行各業正趕來支援口罩生產,其中車企隊伍佔了很大的分量。無疑,五菱汽車顯得格外矚目,因為這是第一個“吃螃蟹的人”——據上汽通用五菱官方證實,五菱是第一家獲得醫療器械經營許可的汽車企業,已具備口罩研發生產、經營的相關資質。


從2月6日官宣生產口罩到現在,上汽通用五菱已經有兩處生產基地,一處是自建生產線,另一處是聯合下游供應商搭建生產線,兩條線的最大單日生產量能達到370萬隻。按照發改委5日公佈的數據——口罩日產量達到1480萬隻來看,五菱口罩的產出已經佔到了全國總量的25%。


事實上,造口罩的想法從提出到下線,五菱僅僅用了3天。從2月6日到9日,上汽通用五菱聯合供應商生產的第一批20萬隻口罩就已順利下線。神速背後,與五菱供應商廣西德福特分不開關係,這家供應商改建了2000平方米的無塵車間,並按計劃設置14條口罩生產線,其中4條為N95口罩生產線、10條為一般醫用防護口罩生產線,日生產量預計達到170萬個。


2月14日,第一批正式下線的100萬隻“五菱牌口罩”正式交付。五菱汽車官方微博也在晚些時候宣佈了這批口罩去向:只贈不賣,“這批口罩將會一部分交給柳州市政府統一調配,用於支援防疫一線”。


值得一提的是,這些口罩都是按照GB19083醫用防護口罩級別的規格來生產的,屬於醫用口罩中的最高類別。2月14日,五菱汽車官微宣佈,已生產下線的前100萬隻“五菱口罩”正式交付,“五菱口罩將優先交給柳州市政府統一調配,用於支援防疫一線”。五菱汽車從提出到第一批口罩出貨僅用時三天,目前最高日產量可達200萬個,堪稱神速。

值得一提的是,五菱是國內第一家生產口罩的汽車企業,上汽通用五菱也是第一家獲得醫療器械經營許可的汽車企業。在醫用物資緊缺之際,五菱喊出了一句霸氣口號——“人民需要什麼,五菱就造什麼!”


更令人驚訝的是,繼口罩之後,五菱打造的救護車也要來了。工信部近日公佈的329批新車申報目錄顯示,五菱申報了一款救護車,從申報圖來看,這輛五菱救護車是基於“國產神車”五菱榮光加長版打造的。


五菱汽車這一波神操作,引發網友刷屏。靠生產拖拉機起家,如今五菱汽車給人大多是廉價麵包車的印象,但不是所有的麵包車都叫“五菱神車”。放眼中國三四五六線城市,以及廣袤鄉鎮農村,遍處可見五菱各種型號的麵包車,就連《福布斯》也曾驚歎,“樸實無華的五菱是迄今為止中國最好賣的車。”

緊隨五菱之後,比亞迪、廣汽集團等車企也紛紛加入這場抗疫大戰,緊急生存醫用物資供國家調配。


不會做消毒劑和口罩的工廠不是好汽車生產商。天眼查顯示,2月5日,比亞迪子公司汕尾比亞迪實業有限公司,在經營範圍中悄悄增加了一項“消毒液產品的研發、生產與銷售”。2月8日,比亞迪正式“官宣”,按照計劃,口罩和消毒液預計將在下週一前後量產出貨,預計本月底口罩產能可達500萬隻/天,消毒液產能5萬瓶/天。值得一提的是,承擔口罩任務的第九事業部本身就具備醫療器械體系認證,能夠快速展開口罩生產。


同樣投身口罩生產的還有廣汽集團,這家企業生動詮釋了什麼叫“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為了做口罩又是派工作人員外出學習,又是購買生產線以及開發相關設備。目前,第一臺口罩生產設備已於2月11日開始進行安裝和調試,預計2月22日完成12臺設備的自制,2月底完成30臺。


口罩和消毒劑外,護目鏡也是一線必不可少的物資,而這個任務則交給了東風股份。近日東風股份發佈公告,稱應貴州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的邀請,旗下控股子公司貴州千葉藥品包裝有限公司已開展護目鏡試生產,但尚需取得相關批覆文件,才可投入生產。


車企和口罩,聽上去風馬牛不相及,但它們的生產速度卻令人咋舌:一家車企為何能在一夜之間就轉做口罩?


事實上,車企轉產醫療物資具備得天獨厚的條件。比如,生產口罩對於環境要求很高,需要在無塵車間完成,而汽車製造本身就在無塵車間;此外,汽車隔音棉所需要的原材料與口罩相同,都是聚丙烯。


目前,口罩等醫療物資缺口仍然很大。就拿口罩來看,我國有14億人口,按照普通人佩戴口罩一至兩天換一次的頻率計算,每日需求量為7億—14億隻,即便日產能最大可達2000萬隻,也只佔到全國總人口數的三十五分之一或七十分之一。


開足馬力,車企們的產量不可小覷。按最大產量統計,不久之後,比亞迪與上海通用五菱的日產量便可達到870萬隻。或許再來幾家,我們的口罩就夠用了呢。

日產200萬個口罩,國產神車霸氣:人民需要什麼,五菱就造什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