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期引航守國門,築起嚴防境外疫情輸入堅固防線

目前,國內新冠肺炎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然而境外疫情形勢卻日趨嚴峻。港口、海船成為防範疫情從境外輸入的“重隘”。在南通港沿海港區引航站,有這麼一支特殊的抗疫突擊隊,作為水上國門形象第一人,他們白衣為袍,堅守國門,為境外船舶進出港提供引航服務,以最美的逆行為嚴防境外疫情輸入築起了一道堅固防線。

“疫”期引航守国门,筑起严防境外疫情输入坚固防线

為了抗疫,他們拼了

穿上防護服,帶上護目鏡、口罩和橡膠手套,這是醫護人員的標配。而疫情期間的引航員,也必須這樣全副武裝地出現在外輪上。

南通沿海多進出超大型船舶,從登上外輪到引航結束,引航員至少需要連續工作五六個小時,這期間運動量很大,需要通過攀爬10多米高的懸梯登上外輪,常常是引航結束衣服溼透。為了節約極為緊張的防護服,他們穿上紙尿褲,只能吃點乾糧,不敢喝水。

條件如此惡劣,但引航員為國守門的初心依然如故。疫情期間,累計完成120多艘次的超大型船舶引航任務。

3月16日,長333米的巴哈馬籍30萬噸級超大型油輪“獵鷹”從北支航道靠泊中遠海工碼頭,此行目的是通過改造升級成為世界上最大型浮式生產儲卸油平臺,改造合同總價約1.74億美元,是南通船企今年以來最大的訂單。

為了引領這艘進入北支航道的最大船舶,站長王海翔多次踏勘碼頭航道,組織研究制定方案,帶領2名高級引航員和1名一級引航員將船舶成功靠上中遠海工碼頭,為復工復產作出了巨大貢獻。

“疫”期引航守国门,筑起严防境外疫情输入坚固防线

2月22日,統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部署會議召開前夕,全國疫情防控進入關鍵時期,馬紹爾群島籍“莉比莉婭”輪從卡塔爾裝載26萬方液化天然氣來港。

引航員曹宏飛、高建康登輪後,克羅地亞船長和船員表示了對中國疫情和自身安全的擔憂。“別擔心,中國人民舉全國之力,共同抗擊,已經取得了明顯的成效。”引航員將中國政府的抗疫措施和最新成果作了詳細介紹,並表示船舶靠港所在地南通疫情得到很好控制,正在逐步復工復產,船舶靠港後,船上所有人員只要遵守當地抗疫的相關規定,做好個人防護措施就可以了。

船長和船員聽了引航員的介紹後紛紛豎起大拇指,稱讚中國政府和人民在這次疫情中的出色表現。引航任務完成後,外籍船長船員主動和中國引航員一起錄製了“加油中國,加油武漢”的祝福視頻。

“疫”期引航守国门,筑起严防境外疫情输入坚固防线

海輪上,他們再敘中意友誼

疫情,讓中國和意大利兩個文明古國的友誼更加深厚。

3月20日,高級引航員王華和助理引航員吳康明引領新加坡籍液化氣船“普拉奇”輪進出港,該船長294米,裝載著16.5萬方液化天然氣。船上有5名意大利船員。

引航員登上“普拉奇”輪,迎接他們的是一位頭髮斑白的意大利老船長。在港期間,他得知中國政府不僅向意大利捐贈了大量的緊缺防疫物資,同時還選派了具有豐富防疫經驗的專家組趕赴意大利,協助意政府做好防控工作,老船長深為感動。

當引航員順利引領大船出港後,為了感謝中國人民和即將離船的引航員,老船長命令三副鳴放汽笛一長聲,悠長的笛聲響徹雲霄,傳向藍色的大洋深處。老船長依依不捨的對引航員說:“再見中國,他會永遠銘記這個處處充滿生機、充滿友誼的國度。”

引航是國家主權的象徵,引航員肩負著維護國家主權的職責。作為中國最早的高級引航員,退休返聘的陸元旦仍然奔波在引航一線,他說:“引航員要具有科學家的頭腦、外交家的風範、指揮家的果敢、運動員的矯健。在全球疫情迅速蔓延的新情況下,中國引航員更需要以這樣全能擔當為全球疫情防控貢獻強大力量。”(文 | 記者 彭軍君 通訊員 曹海榮 圖、視頻 | 通訊員 曹海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