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健康 有你有我”——使用公筷,从下一顿饭做起

随着餐饮行业恢复营业,经过疫情大考的人们开始重视使用公筷,筷子一头连着嘴巴,另一头连着的可能不是珍馐美味,而是病毒和疾病。我们和文明饮食的距离,也许就差一双公筷。

用公筷不是“瞎讲究”

“文明健康 有你有我”——使用公筷,从下一顿饭做起

多人聚餐时不使用公筷的最大弊端,是传播病原微生物。就餐者的唾液由私筷直接接触饭菜,这些饭菜就很可能沾染上病原微生物,再经由其他人的私筷被送入口中,引起交叉感染,增加疾病感染风险。

数据显示,中国属于胃癌高发国家,成人幽门螺旋杆菌的感染率高达60%,能诱发胃癌的幽门螺旋杆菌就存在于感染者的牙菌斑和唾液中,在不分餐的情况下,筷子很可能成为病菌的传播媒介。

“文明健康 有你有我”——使用公筷,从下一顿饭做起

除了幽门螺旋杆菌,感冒病毒、乙肝病毒等也会因此传播。世卫组织统计数据表明,唾液是疾病传播的主要途径之一,很多疾病都是在互相夹菜、公私筷不分中悄悄传播蔓延的。

使用公筷,从下一顿饭做起

“文明健康 有你有我”——使用公筷,从下一顿饭做起

使用筷子吃饭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长久以来,给客人夹菜,体现的是待客的热情,但客观上,确实增加了病毒传染的可能性。疫情当前,我们的健康意识应被唤醒,使用公筷不是矫情、不是失礼、不是生分,而是保护你我,相互尊重与关爱的体现,也是时代进步的标志。

“文明健康 有你有我”——使用公筷,从下一顿饭做起

让我们从自己做起,养成使用公筷、公勺,文明就餐习惯,让我们共同倡导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以公筷、公勺添加亲情、减少传染、幸福乘倍、祛除病菌。


发布:嵩明县融媒体中心

供稿:县文明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