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子嚴重過剩”局面已出現?未來房價如何走真相大白了

看到一個專家說,過去買房因為有政策支持的確可以發財致富,但

如果現在還在高點去傾盡所有付首付貸款買房,機會的同時也的確意味著風險,尤其是工薪階層家庭,因為下單的那一刻,就等於接過了房地產的槓桿風險。

“房子嚴重過剩”局面已出現?未來房價如何走真相大白了

自“房住不炒”提出之後,其實中國很多房子就頃刻失去了部分的投資價值,包括一二線的一些房產,看似很搶手實際上沒有價值可言,因為是炒作把價格推高的,所以還做著買房坐等升值暴富的春秋大夢是不切實際的。

過去這十年,中國房地產迎來了井噴發展,這期間國家也動用過各種手段鼓勵大家買房,比如信貸優惠、首付降低、無購房門檻等,但是再看眼下,無論是信貸還是調控都在拼命收緊,釋放的信號就非常明確了,房子的投資屬性要壓下來,還老百姓一個良性的商品房交易市場。最主要的是房地產吸納了太多資金,對實體制造業形成了嚴重的擠壓。

一直都認為,中長期看,中國99%的房子還會漲價,一方面是對中國經濟的自信,另一方面從過往看確實如此,過去三十年,有二十五個年頭房價是上漲的,即便中間有幾次小幅下跌,但最後都被更大的漲幅覆蓋掉了。

但有一句話應該能打醒很多人,那就是“我更加確信未來95%的房子是沒有投資價值的”,頂多跑得贏通脹,這些房子根本沒有必要費盡心機去搶去爭,因為買回來也是鋼筋混泥土的空殼,它不會像過去那樣快速增值讓你暴賺讓你爽了。而且真的會像曹德旺所說,這些房子出賣無人接手,靠租至少要幾十上百年才能收回成本。

“房子嚴重過剩”局面已出現?未來房價如何走真相大白了

因為中國已經開始進入“人少房多”的局面了。過去房子快速升值漲價,大家都必須要擁有,因為它是稀缺商品,但如果我告訴你中國“房子比人多”的時候,你還會認為房價會一直暴漲嗎?所有的房子還有價值嗎?

之前盧俊分享了一個數據:從2018年開始,平均每一個新出生嬰兒家裡都會增添一張房產證。而這個孩子長大後至少可以繼承2-3張房產證。

再看一個數據:這20年來,中國一共賣了138億平米的商品房,總存量居住面積突破了261.2億平米,轉化成家庭套數,戶均房產1.13套。但是我告訴你,這還不包括一些無產權、其它產權的房子。有專家認為,如果中國所有的房子加在一起,能夠滿足至少40億人居住。這是什麼概念?也就是說中國建造的房子可以解決世界上2/3人口的居住。中國還缺房子嗎?

如果搬出空置率等數據,相信更會顛覆你的世界觀。

“房子嚴重過剩”局面已出現?未來房價如何走真相大白了

中國既然不缺房子,那麼為什麼還有那麼多人在搶在爭呢?其實說來說去,還是人的慾望在作祟,人們買房的目的,並不是“要有房住”,而是“要有房”,而且是要有能快速增值的房。在中國不管剛需投資,買房就是佔有和升值賺錢的需求。

但是我們再來看國家調控,實際上就是在慢慢扭轉大家的預期,過去所有人公認買房等於賺錢,說白了是國家創造的條件,那時候要率先把經濟發展上去,但是現在的國情不允許繼續這樣下去了,因為資金都進了樓市,實體還要不要發展了?

現在國家的意志很明確,就是要逐步擺脫對房地產的過度依賴,把資金合理引導到實體經濟中去。

“房子嚴重過剩”局面已出現?未來房價如何走真相大白了

現在調控樓市為什麼強調“穩”而不是“降”呢?一是房地產對經濟有推動作用,這個支點這個動力不能一下子撤掉,否則會全盤皆輸;二是以空間換時間,給長效機制出臺創造條件;三是尋找新的增長點。

房地產一家獨大的確可以拉動經濟快跑,過去就真真做到了,但是我們也看到了這樣發展的結果是“一身肥肉”,而且所有發達國家都驗證的結果是,國家真正強大崛起還是要靠實體制造業,要靠高科技產業。

這裡需要強調一句,雖然調控的目的不是為了降房價,但是不代表房價不能降,過去兩年我們看到四個一線城市價格回調過,也看到環京燕郊、廊坊、固安等一瀉千里過,更看到了泡沫很大的廈門被強擠了一波水分。

“房子嚴重過剩”局面已出現?未來房價如何走真相大白了

明白了調控的真實用意之後,我們再來看未來的房價走勢,可能就會豁然開朗了。

整體來看,未來兩年中央還是不希望看到房價有太大波動。畢竟過去三年房價從一二線到三四線已經完成了輪動上漲,有些城市被透支殆盡了,最後雖然換來了經濟穩增長,但是房價卻和居民的工資收入拉開了巨大鴻溝。

最主要的是,資金脫實向虛太超乎想象,加上投資炒作氛圍太濃,房地產已經嚴重偏離軌道。正如我前面說到的,未來就是慢慢扭轉民眾預期,逐步擺脫對房地產的依賴,給長效機制出臺爭取時間。

今年以來樓市回暖之勢強烈,但我們也看到了,中央隨即就收緊了調控,政治局會議重提“房住不炒”,昨天召開的中財委第四次會議也提到,“要強化宏觀政策逆週期調控”,“加大對實體經濟的金融支持,避免寬鬆政策吹起資產價格泡沫”,簡而言之就是不允許房價反彈,更不允許房價大漲。

“房子嚴重過剩”局面已出現?未來房價如何走真相大白了

而且中國太大了,根本做不到全局發展,所以中央肯定是重點發展一些區域,政策和戰略支持的區域就是我說的未來有價值的區域,概括來說就是二十幾個人口淨流入的一二線城市。

從統計的數據看,實際上過去一年漲幅較大的城市也是人口淨流入較多的城市。當然也不是這些城市的房子都值得買,還是分區域分地段。但是作為買房需要湊首付的普通人說白了這些都和你沒有關係,連居住的房子都難以承擔,怎麼還敢覬覦被無數虎狼撕搶的極少數房產呢?

很多人諮詢三四線走勢,我認為未來除環一線的三四線城市還有發展潛力之外,其餘靠棚改拉動後發補漲起來的欠發達城市都沒有多少好日子了,但凡在這些城市投資押注的投資炒房客,不及時撤離都會被懲罰教訓。

社科院報告給出的短期預測是三四線城市接下來“小陽春”消退,房價今年穩中有跌。而我認為,未來隨著棚改的全面終結(2020年),人口的不斷流失,需求會枯竭殆盡,大多數三四線城市會進入無量市場,房價也會逐漸理性回調,這是必然。

更何況中國有幾百個城市已經表現為“收縮型”,這類城市即便不會重蹈黑龍江鶴崗的覆轍,也會朝著那個結局發展,這種房子最後只能迴歸居住屬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