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兴论坛:壮大“宅经济”还需补短板

疫情阻挡了外出的脚步,却意外火了“宅经济”。但突如其来的市场增长,也暴露了我省相关产业的短板,如产品类别不丰富、产业链条不顺畅等,亟待进一步练好“内功”。

如何把握好这个机遇,把“宅经济”从“一时热”变为“一直火”,值得深入思考。

“宅经济”多指足不出户的商务模式,是数字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包括人们熟知的电商、线上教育,还兼容了远程办公、智慧医疗、行业平台建设等新兴技术领域。

“宅”从本质而言是快捷、方便、高效的代名词。从“面对面”到“屏对屏”,场景变化的背后是整个供应链条的重新整合,是科技发展和消费升级的必然趋势。

想“宅”得精彩,光靠机遇不够,还要在提升服务、产品价值的基础上,围绕需求变化,搭建适应市场的生产、营销模式才行。

从产业链条看,辽宁优势大多集中在生产环节,服务意识、线上线下整合能力、终端维护等方面与发达地区相比存在差距。因此,要尽快优化业务流程、细化服务指标、强化品牌建设,进而逐步构建大后台、小前端、富生态的产业生态系统。

同时,扶持政策和行业监管也要跟得上。要将专项资金、优惠政策向此类有前景的企业倾斜,助其长大。相关部门还要尽快建立信息安全、质量“包保”等方面行业准则,让消费更省心安心、让维权有据可循,为市场成长提供优质环境。

疫情有尽头,追求不止步。培育新业态是一场马拉松,既需自身强健,也要多方加油。只有这样,“宅经济”才能不断成长壮大,进而成为辽宁振兴的新动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