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聚焦新兴市场、公司债和银行系统

虽然新冠肺炎疫情引发的全球公共健康危机很可能已经导致多国经济衰退,但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触发金融危机。

金融机构比十多年前的金融海啸时期更具韧性,得益于各国纾困政策,市场恐慌情绪在明显缓解。

野村证券认为,各国央行和各国政府采取的措施可能无助于遏制病毒,而且病毒有自身的变化规律。但是,“迄今为止我们所看到的空前规模的全球政策措施,将确保金融体系不会崩溃”。

金融危机通常发生在资产价格高企(例如经历了长达10年牛市后的股市)之后的大幅下跌时,又或者金融系统中的债务过多时(例如多年来企业和国家利用低利率大举借贷之后)。有时严重的经济衰退本身就可能危及金融稳定,因为失业率上升和经济产出下降会引发违约潮,给银行的健康状况带来损害。但好在这一次,决策者吸取了2008年的教训,更早更积极地采取了行动。

《巴伦周刊》认为,世界大部分地区的经济活动已陷入停滞,目前还不清楚有多少公司和国家会被迫违约。虽然还没有明显迹象说明产生了金融危机,但这样的危机一旦产生可能会更具破坏性,因为金融危机会威胁到经济中的资金流动,进而蔓延到整个金融系统。需要密切监控新兴市场、美国公司债、银行系统本身这三个关键领域。

——新兴市场

国际金融协会(IIF)的数据显示,1月21日开始的70天里,非居民持有的约925亿美元的证券投资从新兴市场流出,资金流出速度比金融危机等类似事件期间都快。

独立研究机构凯投宏观(Capital Economics)警告称,新兴市场可能会出现一轮主权债务违约。随着借贷成本飙升,像厄瓜多尔、阿根廷和赞比亚这样的国家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其他国家也可能遇到麻烦。国际金融研究所首席经济学家罗宾·布鲁克斯(Robin Brooks)称,举例来说,南非的货币被严重高估,国际收支严重失衡,长期存在经常项目赤字,经济增长也为负。同样脆弱的还有许多国有企业,包括墨西哥石油巨头墨西哥国家石油公司(Pemex)和巴西国家石油公司(Petrobras)。

IMF官员表示,目前有80多个国家已要求IMF提供紧急零利率或低利率贷款约200亿美元,其中多数是新兴市场。IMF有总额1兆美元的贷款额度,目前有充分资源满足相应需求。

凯投宏观认为,IMF有足够的资源为规模较小的新兴市场纾困,但如果规模大的经济体(如土耳其和南非)需要援助,那么该组织可能难以应对,

但新兴市场的动荡可能不会引发波及全球的系统性危机,因为巴西、印度、俄罗斯、中国和韩国等规模较大的新兴市场拥有庞大的外汇储备,外国投资者持有的债务较少,国内债券市场庞大,这意味着,即便形势恶化,这些国家也不太可能需要纾困。

中国外汇管理局4月7日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3月末,中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0606.3亿美元,较年初下降473亿美元。外汇管理局新闻发言人王春英说,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发展趋势不会改变,将继续为外汇储备规模总体稳定提供支撑。

——美国公司债

美国公司债市场是另一个需要担忧的领域。近年来,大量美国公司趁借贷成本低廉大肆举借债,市场担忧在经济受影响已经停滞不前的情况下,违约潮即将到来。仅3月一个月,已经就有920亿美元的债券评级从投资级被降至垃圾级。高收益公司债(又名“垃圾债”)与美国国债的利差,在3月23日已攀升至1100个基点,为全球金融危机以来最高水平。1990年-1991年、2000年-2001年、2007年-2009年的三次危机中,垃圾债都遭遇大规模抛售且收益率大幅走高,违约率也随之大幅飙升。

全球金融系统能否保持稳定面临的一个问题是:当企业无法偿还债务时,哪些企业的资产负债表会受到更严重的影响?《巴伦周刊》的看法是,与2008年不良资产出现在杠杆率较高的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上不同的是,这一次,许多可能出问题的资产出现在非银行金融机构的资产负债表上。

国际信评机构标普(S&P)3月21日表示,企业债务违约潮可能会席卷美国及欧洲,“未来12个月,美国非金融企业违约率可能升至10%以上,欧洲则逼近10%”。

为维持信用流动,美联储4月9日宣布把公司债收购的范围扩大至纳入截至3月22日前仍为投资等级、但稍后被降评至BB-级(垃圾债第三级)以上的公司债,这实际上将其资产负债表涵盖范围扩大至未来数月预计将因疫情冲击而被降级至投机级、规模可能达数千亿美元的公司债。此举令高收益率债券于4月9日创下自1998年以来最大单日涨幅,利差缩窄,也导致美联储自身的资产负债表规模扩大至创纪录的6.08兆美元。

——银行系统

作为全球金融系统的神经,银行业正面临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的第一次真正大考。

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美联储每年都会对银行业进行压力测试,评估美国银行业是否有充足的资金来抵御严重的经济冲击。在2019年的压力测试中,美联储设置了严峻的经济条件——假设失业率上升至10%,以及国内生产总值收缩8.5%。要成功通过评估,银行必须在两年内维持足够的资本和目前的派息水平,并在经济下行期间继续回购股份。在美联储多年的监管努力下,美国金融机构经营较危机前的粗放型扩张有明显收敛,金融体系复杂衍生品的规模与产品创新均明显下降,商业银行流动性保持充足。

2008年-2009年的金融危机期间,银行被视为是危机的一部分,而现在,受益于规模空前的刺激方案,正在加速向企业发放贷款的银行普遍被分析师视为解决方案的一部分。3月中,美国总统特朗普曾召集全美大型银行高官前往白宫,讨论如何应对疫情对小型企业及市场的影响。

富国证券的银行业分析师迈克尔·梅奥(Michael Mayo)说:“它们花了十年时间为现在这一刻做准备,它们有能力成为经济的力量之源。”

但是IMF的官员发出了与这种乐观情绪不同的警告。3月31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金融顾问兼货币和资本市场部主任托比亚斯·阿德里安(Tobias Adrian)表示,债务违约事件增多迫在眉睫,银行系统的压力越来越大,不排除在更严峻的情况下,个别银行体系可能需要注资,甚至进行重组。

英国央行前副行长、系统性风险委员会现任主席保罗·塔克爵士(Sir Paul Tucker)对《巴伦周刊》说,当局必须对金融系统如何应对信贷需求激增现象进行评估,还要对在这种情况下因无所作为而造成的亏损进行评估。应该使用可能出现的两种最坏情景进行压力测试。“一个是某个主要疫情国在今年夏天重启经济,结果暴发了第二波疫情;另一个是直到疫苗投入使用后各国才解封经济。这两种情况都有可能发生。”

4月3日晚间,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宣布,接管位于西弗吉尼亚州的小型银行The First State Bank of Barboursville(以下简称First Bank)。西弗吉尼亚州的金融监管部门已关闭该银行。这是疫情发生以来,美国第一家倒闭的银行。

美国在1990年至1991年,2008年至2010年的两次经济金融危机中出现大量银行倒闭和被接管的现象。FOX Business统计的数据显示,2008年至2012年期间,美国有465家银行倒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