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建筑景观将编制“美颜”导则 分级管控突显老城风韵和新城特色

合肥建筑景观将编制“美颜”导则 分级管控突显老城风韵和新城特色

4月12日,记者从合肥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获悉,《合肥市建筑景观导则》编制工作即将开展。通过新规划,让街头建筑高低错落兼具美感,布局上更加科学合理,同时打造更多有本土韵味的特色风貌,进一步提升城市形象与文化品位。

布局:

从“三叶风扇形”到对标沪宁杭

合肥市有2000余年的建城史,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城市与山水自然禀赋和谐共生的城市传统,三叶风扇形城市格局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建筑景观相得益彰的典范。近年来,合肥城市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对建筑景观的协调性、建筑风貌的精细化提出了新的要求。

为进一步突出合肥市整体风貌特征,今后建设规划部门将加强对重点片区建筑风貌的引导,在建设档次和设计品质方面积极对标上海、南京、杭州等先发地区。

因此,亟须在全市层面开展《合肥市建筑景观导则》编制工作,构筑可实践可操作的建筑设计质量标尺。

思路:

对城市风貌谋划分级分区管控

本次规划研究范围为市域范围,面积11433平方公里;规划范围为主城区范围,面积2661平方公里,并与国土空间规划最终确定的重点范围相协调。

规划将深入研究合肥市建筑景观现状,对近年来城市风貌、建筑设计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评估。通过与《合肥市总体城市设计》等相关上位规划的衔接,明确城市重点风貌区、重要景观视廊、重要眺望点等管控要求,其中对重点风貌区内项目和普通风貌区内项目提出分级管控细则,对分区风貌提出概念性指引。

从城市设计角度,提出建设项目与相邻建筑空间尺度、色彩、天际线相协调的具体引导措施;从建筑设计角度,分住宅建筑、商业建筑等不同类型,从材质、建筑手法等角度提出提升立面品质的引导措施。

此外,规划将针对合肥市新区、老城区建筑风貌的差异化进行研究。引入国内外先进经验,针对老城区丰富多元的特色和新城区科技创新为主的新型风貌,分别提出突显老城风韵和新城特色的可行性建议。

作用:

引导各类建筑景观健康发展

随着大建设的推进,高楼大厦、桥梁道路越修越多,合肥不断发展扩张的背后,也面临着一些挑战。比如,有的传统建筑和名胜古迹周边建设量过大、建筑密度过高,直接影响整体景观效果;在不同的城市功能区,对楼宇高度和体量要求的科学合理性也有待提升。

面对城市发展中遇到的问题,结合新规划,未来合肥建筑景观将更加关注城市街道空间,注重以人为本,突出道路、市政设施、景观小品、沿街立面一体化设计的理念,从功能复合、空间宜人、设施舒适、环境丰富等角度,引导各类建筑景观健康发展,促进街道活力,提升城市品质。

记者 吴奇


分享到:


相關文章: